金莉蓉
- 作品数:42 被引量:264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骨髓基质细胞对离体Parkinson鼠脑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2006年
- 为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对离体Parkinson鼠脑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建立新生大鼠离体“Parkinson鼠病”模型,取成年大鼠骨髓,培养、分离、纯化骨髓基质细胞,将骨髓基质细胞(MSCs)与离体脑片联合培养,应用高效液相法观察了脑片和培养液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经MPTP代谢产物mpp+损伤的脑片多巴胺含量与正常组、联合培养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而mpp+组培养液内DOPAC和HVA含量也减少(P<0.05)。但联合培养组与正常组相比DA,DOPAC和HVA的变化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提示,联合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对mpp+毒性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该模型也为在脑片上测量单胺类神经递质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 金莉蓉洪震钟春玖汪洋沈馨亚
-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PARKINSON病脑片
- 神经黑色素成像对特发性震颤和初诊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
- 金莉蓉王剑李远方黄振叶芳王昌鹏张泳
- 自发性双侧颈内动脉夹层伴脑梗死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17年
-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诊治的1例自发性双侧颈内动脉夹层(ICAD)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PubMed、万方及中国知网2000-2015年文献报道的44例自发性双侧ICAD患者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自发性双侧ICAD好发于中青年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脑卒中(71.1%)、头颈部疼痛(62.2%)、Homer综合征(15.6%)及颅神经麻痹(11.1%),除全脑血管造影外,颈椎MRI T1W抑脂序列显示高信号的壁内血肿可明确诊断,抗栓治疗有效,总体预后良好。自发性ICAD是中青年人群卒中的重要原因,颈椎MRI T1WI抑脂序列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临床干预。
- 叶凡龙王子高潘晓黎陈婕谢瑞满钟春玖金莉蓉
- 关键词:颈内动脉夹层脑梗死
- 肝豆状核变性的非典型头颅MRI表现: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非典型头颅MRI表现特点。方法:本文分析了2例经临床生化及基因诊断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头颅MRI表现及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就已报道病例做回顾分析。结果: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典型头颅MRI表现为双侧豆状核、丘脑、中脑等部位损害。本文中2例患者头颅MRI均提示皮质下白质低T1 WI、高T2 WI及高Flair异常信号,较为少见。结合既往文献报道,共1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头颅MRI均提示皮质下白质异常信号,其中9例患者病灶累及大脑皮层(额叶9例、顶叶4例、颞叶2例)。13例患者中,11例有运动迟缓、活动障碍等锥体外系表现,6例智力减退或痴呆,9例有癫痫发作。此类患者癫痫发作比例较高可能与病灶累及皮质及皮质下白质相关,暂未提示特异的ATP7B基因突变位点。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头颅MRI表现多变,且和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 喻哲明郑小敏马昱金莉蓉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磁共振成像基因
- 蚓激酶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探讨蚓激酶对中风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 ,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与对照组15例 ,口服蚓激酶 (或安慰剂 )400mg,每日3次 ,分别于给药前、给药3个月及6个月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服药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降低 ,以6个月时最为显著 ,对照组无变化。结论蚓激酶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 崔志杰金莉蓉汪昕金惠铭范薇张国平
- 关键词:蚓激酶血液流变学中风
- 蚓激酶治疗脑梗塞时抗凝溶栓机制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金莉蓉
- 关键词:蚓激酶脑梗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 2001年
- 钟春玖金莉蓉朱文炳秦震
- 关键词:胸椎后纵韧带骨化脊髓缺血脊髓压迫症
- 迟发型女性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附1例报告)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迟发型女性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临床特点。方法本文分析1例学龄期起病女性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病例临床特点及转归,并结合文献复习就我国已报道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病例临床罕见,女性多见,缺乏家族史,临床表现多以智能损害、发作性意识障碍和惊厥为主,急性期血氨增高,尿有机酸质谱分析示乳清酸明显增高,部分患者血浆氨基酸和酯酰肉碱串联质谱分析示瓜氨酸降低、谷氨酸增高和鸟氨酸增高。结论对原因不明的急、慢性脑病患者应进行血氨测定,并行血尿质谱分析明确诊断,排除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 金莉蓉吴旭青汪昕卢家红范薇
- 关键词:高氨血症质谱分析
- 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的诊断与MRI特征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 研究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MRI特点。方法: 对9例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MRI特征及其病因诊断等资料进行分析: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26~80岁。首发表现为嗜睡2例,呼之不应、少言寡语1例,头晕、视物旋转2例,记忆力减退4 例。临床诊断为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时昏迷5 例,嗜睡1 例,木僵样状态1例,记忆力下降2例。伴发异常眼征的4例,发热及脑膜刺激征1例。9例均在拟诊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时2d内行颅脑MRI检查,包括T1W、T2W与Flair成像,检查距首发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时间为3h^15d。结果: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 例,可逆性缺氧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综合征1例,不典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 例,单纯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梗死3 例,韦尼克脑病2例。MRI检查显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伴发枕叶、颞叶及小脑半球、中脑损害;韦尼克脑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伴有尾状核头部、第Ⅳ脑室底、第Ⅲ脑室与中脑导水管周围脑组织对称性损害,其余病例仅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随访结果显示:2例死亡,1例意识程度严重低下,2例神经系统缺损症候部分好转,另4 例分别在治疗2 周~1年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颅脑MRI随访显示2例韦尼克脑病和1 例可逆性缺氧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综合?
- 钟春玖陈财栋费国强金莉蓉洪震
- 关键词:MRI特征急性颅脑MRI检查单纯疱疹病毒性周围脑组织可逆性损害
-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治疗不宁腿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不宁腿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及难以控制的肢体活动,多在休息、睡眠时加重而在活动后缓解,患者还常伴有失眠等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生与多巴胺能系统异常密切相关,使用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有效。其中,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一线用药,治疗中、重度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较好,患者的耐受性也佳,但长期使用时需注意患者症状加重、反跳等不良反应。
- 喻哲明金莉蓉
- 关键词:不宁腿综合征多巴胺受体激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