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陆三明

陆三明

作品数:72 被引量:838H指数:19
供职机构: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7篇成矿
  • 23篇矿床
  • 19篇地质
  • 16篇地球化
  • 16篇地球化学
  • 12篇金属矿
  • 11篇找矿
  • 9篇流体
  • 8篇地球化学特征
  • 8篇岩浆
  • 8篇矿集区
  • 8篇化学特征
  • 7篇盆地
  • 7篇矿田
  • 6篇多金属
  • 6篇多金属矿
  • 6篇多金属矿床
  • 6篇岩浆岩
  • 6篇勘查
  • 6篇成矿流体

机构

  • 45篇安徽省公益性...
  • 37篇合肥工业大学
  • 21篇安徽省地质矿...
  • 10篇安徽省地质调...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5篇安徽省勘查技...
  • 4篇安徽省国土资...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皖西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安徽省地质实...
  • 1篇安徽省地球物...

作者

  • 72篇陆三明
  • 22篇徐晓春
  • 18篇李建设
  • 17篇谢巧勤
  • 13篇赵丽丽
  • 8篇袁峰
  • 8篇金敏
  • 7篇楼金伟
  • 7篇周宇章
  • 7篇陈天虎
  • 5篇王波华
  • 5篇韦导忠
  • 5篇钱存超
  • 5篇李晓晖
  • 4篇岳书仓
  • 4篇储国正
  • 4篇张怀东
  • 4篇阮林森
  • 4篇周涛发
  • 3篇吴文涛

传媒

  • 18篇安徽地质
  • 13篇岩石学报
  • 3篇矿床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2篇《国际有机裹...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中国非金属矿...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8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庐枞矿集区龙桥式铁矿床含矿层位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被引量:16
2010年
龙桥铁矿床是庐枞地区大型的铁矿床,矿床中含矿地层的归属长期存在争议。本文系统地调查了该矿床含矿层位的空间展布,分析了平面和剖面上矿体的构造样式,认为区内含矿地层为中侏罗世的罗岭组。同时,系统地研究了区内含矿地层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硼元素含量与陆相沉积物接近。含矿地层中的碳酸盐岩具低∑REE、富集LREE的特征,且具弱Ce和弱Eu负异常,Y/Ho比值为34.8,与海相沉积物特征有一定差别,而与陆相湖泊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相似。含矿地层中矿化蚀变砂岩与中侏罗世的罗岭组砂岩也具有相似稀土元素特征。这也从地球化学上支持了野外调查得出的观点,即区内含矿地层为中侏罗世的罗岭组,为陆相沉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庐枞地区的勘查成果,指出庐枞南部是寻找沉积-叠加改造型矿床的有利地区。
陆三明李建设赵丽丽韦导忠
关键词:含矿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安徽庐枞火山岩盆地与邻区基底构造变形、形成演化及其对矿床分布的控制被引量:34
2010年
本文简略分析了庐枞火山岩盆地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及火山岩盆地内两个重要不整合界面,两类不同性质断裂的特征。文中详细论述了庐枞及邻区印支期褶皱基底中两期叠加褶皱变形特征及其对地层序列与空间展布的控制。介绍了区内印支期金子运动与南象运动的存在表现及争议。根据近期在巢湖、和县一带普遍发现东马鞍山组与南陵湖组间不整合接触关系,进一步肯定了金子运动的存在,从而探讨了印支期两期褶皱变形形成的运动学基础及可能形成的动力学条件。在对上述成矿背景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内三类矿床的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与火山岩有关的铁矿、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及铅锌矿、接触交代型与层控型铁铜矿)。强调了燕山期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对岩浆侵入、火山活动及与其相关成矿作用的控制,并对区内典型矿床的控岩控矿构造条件作了论述。
汤家富陆三明李建设韦导忠
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绿色和谐理念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认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应从绿色和谐的理念出发,加强矿产资源的绿色管理,严格法规和标准。在技术创新上引进绿色科技,建立矿产资源合理的价值体系,使矿业经济发展和矿山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相统一,从而达到矿业的绿色经营。
彭智陆三明
关键词: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
庐枞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的起源、演化及形成背景被引量:114
2008年
庐枞中生代火山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陷带内,地处扬子板块的北缘。庐枞盆地内火山岩分布广泛,为一套包括粗玄岩—玄武粗安岩—粗面岩的富碱橄榄安粗岩系,划分为龙门院、砖桥、双庙和浮山等四个喷溢堆积旋回。盆地内火山岩浆活动起止时间约为136~124Ma,均为早白垩世火山活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庐枞盆地4个旋回火山岩岩浆具有同源关系,源于性质接近于 EMI 型富集地幔的交代地幔;各旋回火山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结晶分异作用,同时还受到了一定的地壳物质混染;火山岩由早到晚(龙门院旋回→砖桥旋回→双庙旋回→浮山旋回)具有向高钾、负 Eu 异常增强、结晶分异作用增强、岩浆分异程度增高方向的演化规律;庐枞盆地早白垩世存在由挤压—拉张过渡背景转为典型张性背景的构造转换,转换时间约为130.5Ma 左右,龙门院、砖桥旋回火山岩形成于挤压—拉张过渡的构造背景,双庙、浮山旋回火山岩形成于典型的拉张构造背景。
袁峰周涛发范裕陆三明钱存超张乐骏段超唐敏慧
关键词:火山岩地球化学白垩纪富集地幔庐枞盆地
安徽省大中型矿产地勘查发现经验及启示被引量:2
2020年
近十年来,安徽省地质找矿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累计新增大中型矿床93处。作者参与了这些大中型矿床的勘查和发现。本文从选项、科学设计、区域对比及成矿理论对比,扎实的野外地质工作及有效的方法手段、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以及高效监管团队等六个方面总结了安徽省大中型矿床的勘查发现经验和启示。
陆三明李建设钱存超李文庆赵丽丽余良范刘春韦导忠
关键词:经验及启示
安徽省霍邱铁矿的资源经济意义及生态保护被引量:8
2005年
安徽省霍邱铁矿是储量大、物质组分简单、硫和磷含量低的大型铁矿田,是安徽省重要的铁矿资源地,它的开发将巩固安徽省的铁矿资源供应能力,使皖西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但在开发中应注意生态化问题,加强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陆三明徐晓春彭智谢巧勤
关键词:资源经济生态化
河南桐柏老湾金矿带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
1.引言河南桐柏老湾金矿带经过几十年的探矿历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成为一个具有大型规模的成矿带(赵振家,1990),与围山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共同构成了桐柏山北坡金银矿化集中区。老湾金矿带也是桐柏山乃至大别构造区的重要金...
徐晓春谢巧勤陆三明任升莲陈天虎
文献传递
安徽庐江-枞阳矿集区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潜力
庐江-枞阳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重要的成矿区之一,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各类矿产资源丰富。本文分析了区域矿床类型及矿床系列,本次工作依据矿化与岩浆岩的关系划分出4个矿床系列。分别为:与高钾钙碱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金成...
陆三明李建设周宇章楼金伟王书远
关键词: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岩浆岩
文献传递
铜陵冬瓜山层控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成因机制:硫同位素制约被引量:24
2010年
冬瓜山铜金矿床是铜陵矿集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矿床。矿床上部受石炭系层位控制,发育层状、似层状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下部受岩体及其接触带控制,在岩体及其接触带围岩中发育脉状、细脉浸染状矿体。上部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中的矿石类型以含铜(金)石英硫化物为主,矿石硫化物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显示主要成矿阶段的硫同位素基本达到了平衡。矿石矿物中的硫化物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对比表明,冬瓜山矿床与斑岩型矿床相似,而与Sedex型和VHMS型矿床不同。结合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矿石矿物共生组合关系,根据硫同位素储库效应,认为冬瓜山矿床硫化物阶段成矿热液中的含硫物种以H2S为主(XH2S>0.99),硫化物的结晶沉淀对成矿热液的δ34S值影响不大。应用大本模式,高温岩浆来源的热液与熔体之间的硫同位素分馏Δ34S为0‰~+5‰,依据岩浆岩全岩硫同位素组成可以确定岩浆来源热液的硫同位素组成为+0.3‰~+12.0‰。在高温(600~350℃)硅酸盐阶段和氧化物阶段,硬石膏与成矿热液之间的硫同位素分馏Δ34S为+5.0‰~+19.0‰,而在高温(450~350℃)氧化物阶段后期及低温(350~200℃)硫化物阶段,黄铁矿与成矿热液之间的硫同位素分馏Δ34S分别为-1.0‰~0‰和0‰~+1.5‰。据此计算的含硫矿物硫同位素组成理论值与冬瓜山矿床实测值基本一致,显示成矿热液流体中的硫源为岩浆来源。综合前人对区域及冬瓜山矿床的研究,本文认为冬瓜山矿床为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的层控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岩浆及其平衡热液中较高的总硫同位素组成暗示岩浆混染了区域沉积地层中广泛发育的膏盐成分。虽然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区域沉积岩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海水沉积作用和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但冬瓜山矿床矿石没有保存海西期沉积成矿的�
徐晓春尹滔楼金伟陆三明谢巧勤褚平利
关键词:硫同位素物理化学条件矿床成因
安徽庐枞地区深部找矿理论与方法
李建设张千明陆三明董树文高昌生池月余袁峰蔡晓兵张冠华倪晋贵
开辟中国东部“第二找矿空间”,实现深部找矿突破是解决中国矿产资源紧缺和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发展的战略关键,该省沿江经济带深部“第二空间”找矿在中国东部更具代表性。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与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
关键词:
关键词:深部找矿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