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虹
- 作品数:31 被引量:223H指数:7
-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大学班级心理氛围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被引量:9
- 2010年
- 大学班级心理环境对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32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20名大学生的访谈,明确了当前大学班级文化氛围、人际氛围、民主氛围、学习与竞争氛围、团结与协作氛围的现状。构建大学班级和谐心理环境,要求建立完善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恰当地处理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干部队伍素质、建立有效的校园心理疏导机制等。
- 陈虹余香莲
- 关键词:大学班级
- 高校心理教育在“五育”中的独特价值及其实践路径转向
- 2024年
- 新时代高校心理教育在“五育”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具有为“五育”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奠定心理基础以及提供动力支持的独特价值。当前,高校中存在心理教育对“五育”的价值发挥不力、内容深度融合不足以及融合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因此,在“五育并举”的背景下,高校应加强心理教育在价值引领、内容融合、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发挥其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价值。
- 陈虹康其丰
- 关键词:高校心理教育
-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及对策被引量:44
- 2010年
- 本调查就1711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及践行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及践行存在性别、专业、政治面貌差异。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确立有针对性地开展价值教育、创新价值教育途径、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以及加强对大学生价值冲突的引导和调控等。
- 朱志明陈虹朱百里
-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
- 论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心理育人的社会心态疏导价值被引量:20
- 2020年
- 高校心理育人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社会心态疏导价值。现阶段,把握大学生社会心态样貌,发挥高校心理育人的积极社会心态引领价值、负面社会心态疏导价值和心理危机干预价值对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意义重大。应通过适时调整心理育人工作内容、搭建社会心态疏导平台、构建社会心态疏导运行机制、运用系统性思维,形成协同心理育人合力,促进高校心理育人的社会心态疏导价值实现。
- 陈虹
- 关键词:社会心态
- 防护穿戴设备(室内火灾自救型)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防护穿戴设备(室内火灾自救型)。;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室内火灾自救。;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陈虹张杨
- 论中国精神在培育良好社会心态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4年
- 运用中国精神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中国精神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资源,是一种心理正能量,在建设良好社会心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价值导向、精神激励、认知主导、情绪疏导、人格塑造、行为规范等发挥作用推动良好的社会心态的形成。
- 陈虹
- 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5
- 2012年
- 以构建和谐校园和营造健康校园文化氛围为目的,对600名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和心理健康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在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和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且对心理健康水平中各个因子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郭梅华陈虹黄伟东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 贫困代际传递的心理机制及教育阻断策略被引量:1
- 2021年
- 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是20世纪以来教育扶贫领域研究热点话题.贫困代际传递心理机制主要包括贫困代际传递的认知神经机制、贫困的稀缺理论、贫困自我加剧传导机制、贫困代际传递的归因理论以及年龄———能力机制.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加强认知干预,把握贫困人口的心理特征,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增加积极心理资本建设,培育健康积极心态.
- 黄伟东陈虹
- 关键词:贫困代际传递心理机制
- 大学生宿舍和谐心理环境的特征及其建构被引量:2
- 2014年
- 宿舍和谐心理环境的建构是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基础。大学生宿舍和谐心理环境的特征包括个体具有强烈的宿舍集体意识、宿舍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宿舍成员积极互动与沟通、宿舍成员之间相互情感支持、宿舍成员积极应对,以及宿舍内部形成具有一定约束力的秩序规范等。文章提出,应从个体、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积极寻求构建大学生宿舍和谐心理环境的路径。
- 陈虹
-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社会心理路径探析
- 2017年
- 通过分析社会潜意识、社会情感认同与情绪渲染、社会从众与汇聚效应、社会行为强化等影响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要社会心理规律,提出准确把握民众社会心理特点,创新核心价值观传播途径,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培育深厚社会情感,优化社会心态,创设和谐社会心理氛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
- 陈虹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