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魏钢强

魏钢强

作品数:11 被引量:105H指数:4
供职机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汉语
  • 3篇方言
  • 2篇读音
  • 2篇语言
  • 2篇遇摄
  • 2篇轻声
  • 2篇客赣方言
  • 2篇赣方言
  • 1篇调类
  • 1篇调值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表现
  • 1篇语文
  • 1篇语文规范
  • 1篇语言规范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语言文字规范
  • 1篇语言文字规范...
  • 1篇中古
  • 1篇中古音

机构

  • 10篇二十一世纪出...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魏钢强
  • 1篇周晓波
  • 1篇彭学军
  • 1篇韦苇
  • 1篇方卫平
  • 1篇陈香

传媒

  • 4篇中国语文
  • 2篇方言
  • 1篇儿童文学选刊
  • 1篇中国方言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鱼蚣、鹅蚣、牛蚣和农蚣:客赣方言遇摄白读音的层次和分布被引量:2
2017年
口语和文字失去联系,最能真实地保留语言演变的痕迹。'蜈'字读音的纷杂,显现了客赣方言遇摄字丰富的白读:[e]类白读是赣语和赣南、闽西客家话共有的;[o]类白读仅见于闽西和赣南的客家话地区;[-η]类白读的产生本是一种跨方言的语音变异,但在于都方言里却曾经是一种严格的历史语音构造。本文还考证了其他一些方言'蜈蚣'的音,并讨论了自成音节的[m][n][η]的来历。
魏钢强
关键词:客赣方言遇摄
《汉语大字典》反切注音存在的问题被引量:1
2001年
《汉语大字典》兼注中古音和现代音,但两者的对应关系却被时常弄错,原因是没有注意到《广韵》一类的书里头许多字都有意义相同的多个反切。字典所附的《中古音字表》甚至把反映同一个字不同读音的反切说成是"类隔切"和"音和切"。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广韵》和《集韵》不同反切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讨论中古反切和现代音的对应关系。
魏钢强
关键词:反切《汉语大字典》中古音《广韵》《集韵》字表
崇明方言的[h]声母
从历史语音构造分析,崇明方言的声母[h]和[]本来是互补的:[h]拼开口呼,[]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不合规律的今读合口呼的[h]声母字全部来自开口呼。研究证明,吴语的"浊流"是一种声调的形容性,崇明方言的声母[]其...
魏钢强
关键词:匣母
文献传递
鱼蚣、鹅蚣、牛蚣和农蚣:客赣方言遇摄白读音的层次和分布
口语和文字失去联系,最能真实地保留语言演变的痕迹。"蜈"字读音的纷杂,显现了客赣方言遇摄字丰富的白读:[e]类白读是赣语和赣南、闽西客家话共有的;[o]类白读仅见于闽西和赣南的客家话地区;[-?]类白读的产生本是一种跨方...
魏钢强
关键词:客赣方言遇摄
文献传递
也谈竖钩的笔形归类
2003年
苏培成先生撰文说:'在笔形归类方面,竖钩应该归入折而不应该归入竖。这个问题我在《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这本书的第296至300页里作了分析……我希望国家语委采纳这个意见。'(《中国语文》2003年第1期85页)
魏钢强
关键词:语言规范笔画竖钩
语文规范文献的自身规范被引量:4
2002年
本文讨论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各类国家标准、文件法规及相关的手册、汇编等的自身规范问题。共分五节:一、国家标准;二、简化字总表;三、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四、手册与汇编;五、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语文规范。
魏钢强
关键词:语文规范语言文字规范化简化字范文
童年经验·文学幻想·艺术表现——彭学军长篇小说《腰门》研讨会纪实被引量:1
2009年
时间:2008年10月30日主持人:方卫平参加者:韦苇、周晓波、魏钢强、彭学军、陈香、钱淑英、胡丽娜、赵霞、徐静静等40余位教授、编辑、作家和浙师大师生。主办方: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教授):可能是有感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研讨氛围的走样,大约四五年前,我曾经跟几个朋友交流,想利用我们浙师大这样一个偏僻的、相对远离话语中心的、相对超脱的环境与平台,尝试去建立一种学院的学术研讨体制。所谓学院研讨体制,从表面上看。
方卫平韦苇周晓波魏钢强彭学军陈香钱淑英胡丽娜赵霞徐静静齐童巍孙昱丁晨曦陈聪夏珍珍
关键词:儿童文学创作童年经验长篇小说中国儿童文学儿童文化
北京话的轻声和轻音及普通话汉语拼音的注音被引量:13
2005年
北京话的轻声和轻音是两种不同的语音现象。例如:指老聃的"‘老子"后字读轻音,跟"′哪里"、"′打手"、"′想法"的声调模式和重音模式完全一样;但它跟后字读轻声的指父亲的"老·子"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汉语拼音注音不加区分,容易造成不便和误会。
魏钢强
关键词:北京话轻声轻音普通话汉语拼音注音
"荸荠"考被引量:8
2004年
"荸荠"之名来自本指肚脐的"脖脐",这或许因荸荠的球茎形似脐突,或许因其匍匐茎象脐带之形。"脖脐"的派生义转指植物,形旁变成草字头,"荸荠"遂成为该义项的专用字。"荸荠"的"荠"读音与中古反切不合,读的其实是"脐"字的音;直到明代其正规写法也还是肉月旁的"臍"。
魏钢强
关键词:词汇本字
调值的轻声和调类的轻声被引量:80
2000年
就调值而言的轻声本不同于就调类而言的轻声,只是在北京话里,调类属轻声的字通常调值轻短,使得二者的差别容易被忽略。但观察更多的方言即可发现:有些方言只有调值的轻声;有些方言只有调类的轻声;还有些方言两种轻声并存,且呈现出或包含、或交叉的复杂关系。认识的办法只有分清调值的轻声和调类的轻声。
魏钢强
关键词:汉语方言轻声调类调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