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小于2倍正常上限(two times of upper limited of normal,<2ULN)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的表达水平,并与肝组织病理相比较,评价MCP-1在肝组织炎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14例2014-2016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慢性HBV感染者,包括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153例,ALT≥2UL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1例以及16例正常人。全部病例均行肝组织病理检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MCP-1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并在不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214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MCP-1表达水平为(144.66±97.57)pg/ml,高于正常人的MCP-1表达水平(43.74±15.77)pg/ml,P<0.05。MCP-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为(185.45±111.20)pg/ml,高于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表达水平(128.07±86.50)pg/ml,P<0.05。在ALT<2 ULN的慢性HBV感染者中,MCP-1在G≥2组中的表达水平为(173.66±98.40)pg/ml,明显高于G<2组中的表达水平(87.23±54.63)pg/ml,P<0.05。MCP-1评估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G≥2的曲线下面积为0.794。结论MCP-1与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相关,并且在ALT<2 ULN的慢性HBV感染者中,MCP-1可以作为反映肝组织炎症的指标。
由于机体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发生改变,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者妊娠后可以HBV再激活和肝炎发作,成为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若不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妊娠期可能出现肝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肝衰竭;同时胎儿可能早产甚至胎死宫内。妊娠期CHB发作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孕妇的肝功能,并完成妊娠过程,还能降低HBV母婴传播。文章对妊娠期CHB发作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和分娩后治疗策略进行了阐述。
目的比较2012年与2017年肝硬化患者病因构成、并发症占比、性别分布和年龄差异,探索其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2年及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肝硬化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肝硬化病因构成、并发症占比以及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的性别分布及平均年龄变化。结果比较2012年与2017年,肝硬化病因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占比有所降低,分别为56.31%和53.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1,P=0.107);酒精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占比升高,分别为12.96%和16.36%、9.92%和1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7,P=0.008;χ~2=7.398,P=0.007);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占比降低,分别为14.82%和1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7,P=0.004);肝硬化并发症2012年前3位依次为上消化道出血(15.64%)、原发性肝癌(15.30%)、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2.68%),2017年则依次为原发性肝癌(21.07%)、上消化道出血(13.38%)、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1.03%),原发性肝癌占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64,P<0.001);酒精、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患者以男性为主,其占比有所降低,分别为74.30%和73.32%、97.87%和96.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8,P=0.249;χ~2=0.645,P=0.422);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肝硬化患者女性为主,其占比有所升高,分别为84.72%和89.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2,P=0.224);HBV及HCV感染所致肝硬化住院患者的年龄增大,分别为(50.08±11.11)岁和(52.39±11.56)岁、(57.22±10.52)岁和(61.13±10.2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3,P=0.004;t=-3.732, P <0.001)。结论对比5年前后,HBV感染仍然是肝硬化的最主要病因,酒精及免疫疾病构成比上升,HCV感染所占比例则下降。原发性肝癌成为肝硬化的首要并发症。不同病因肝硬化住院患者的性别分布及平均住院年龄存在差异,同时HBV和(或)HCV感染相关肝硬化患者住院年龄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