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万天丰

万天丰

作品数:93 被引量:1,639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应力场
  • 20篇构造应力
  • 17篇构造应力场
  • 14篇岩石
  • 14篇岩石圈
  • 12篇地质
  • 12篇成矿
  • 11篇新生代
  • 9篇盆地
  • 8篇构造学
  • 7篇地质学
  • 7篇岩体
  • 7篇矿床
  • 6篇地震
  • 6篇油气
  • 5篇岩浆
  • 5篇中新生代
  • 5篇构造地质
  • 5篇古生代
  • 5篇板块构造学

机构

  • 80篇中国地质大学...
  • 12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青岛海洋地质...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有色金属矿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武汉地质学院
  • 1篇威斯康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北京地质学会

作者

  • 92篇万天丰
  • 7篇朱鸿
  • 6篇张明利
  • 6篇曾华霖
  • 5篇汤良杰
  • 4篇金之钧
  • 4篇周伟新
  • 3篇尹延鸿
  • 3篇李京昌
  • 2篇魏春光
  • 2篇冯明
  • 2篇张德会
  • 2篇林建平
  • 2篇赵庆乐
  • 2篇孙嘉诗
  • 2篇张守仁
  • 2篇接维强
  • 2篇王亚妹
  • 1篇卢海峰
  • 1篇姚长利

传媒

  • 17篇地学前缘
  • 8篇自然杂志
  • 7篇现代地质
  • 4篇矿床地质
  • 4篇地质通报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中国地质教育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大地构造及陆...
  • 2篇大地构造及陆...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0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9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侏罗纪地壳转动与中国东部岩石圈转型被引量:31
2004年
对中国东部侏罗纪时期地壳增厚和岩石圈显著变薄的现象,提出一个新的形成机制假说。基于古地磁和地质学的证据认为,鄂霍次克板块朝西和伊佐奈岐板块朝西北方向运移、俯冲和碰撞,造成西伯利亚东部边缘的强烈构造变形,使东亚大陆地壳产生20°~30°的逆时针转动,形成东亚大陆北部地壳朝西运移,而东亚大陆南部(中国东部)地壳相对向东运移。这种滑移作用使中国东部发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地壳增厚,同时也使中国大陆东部的上地壳从大陆型岩石圈地幔滑移到大洋型岩石圈地幔之上,出现岩石圈类型的转变和厚度显著变薄的现象。看来,中国东部岩石圈变薄并不是深部地幔羽或大陆伸展作用的结果。
万天丰
关键词:侏罗纪岩石圈转型地壳增厚
柴达木盆地中一新生代构造演化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沉积特征和构造特征的综合分析,提出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4个不同的阶段:早—中侏罗世裂陷阶段;晚作罗世—白垩纪挤压阶段;早第三纪—中新世走滑、逃逸阶段;上新世—第四纪挤压、推覆阶段.
金之均张明利汤良杰万天丰李京昌张兵山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
文献传递
铜井、金场矿田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万天丰郑子恒郑宽喜
1.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对铜井地区的岩体、构造及控岩、控矿作用和金、铜矿床行了深入地研究与探讨,以及成矿预测。2.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算机进行成矿期构造应力场的数学模拟,确定了区内北西、北北东、东的形成顺序,指出最大应力值...
关键词:
关键词:成矿规律成矿预测金矿床铜矿床
柴达木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板内缩短速度的估算及意义
张明利万天丰金之钧汤良杰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
怎么了,构造地质学被引量:3
2008年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近来显得不大景气。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此学科在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学术气氛和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笔者拟在构造变形的年代学、变形机制,大地构造演化问题,流变学与流体的作用问题,过多的术语创新问题,以及大力发展应用构造地质学推进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抛砖引玉,进行讨论。
万天丰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流变学
论中国大陆复杂和混杂的碰撞带构造被引量:24
2004年
中国大陆碰撞带是以结构复杂、形成过程复杂和物质成分趋于混杂为主要特征的。在构造特征上 ,表现为由构造岩片和混杂岩带所组成 ,形成扇状褶皱和对冲型逆掩断层。在剖面上常形成楔状(鳄鱼式 )构造 ,在平面上可构成嵌入构造 ,它们其实是两个板块在碰撞过程中互相挤压、缩短与穿插的、一个统一的三维共轭剪切断裂系统中的不同表现形式。绝大多数中国大陆碰撞带都不是一次形成的 ,而是经历了多期次、活动性质各不相同的、复杂的形成过程。为了进一步提高碰撞带的研究水平 ,应该把碰撞带及其两侧的板块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综合研究 ,应该大力加强碰撞带周邻板块的沉积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古地磁学、地球化学和构造变形、变位资料的系统研究。碰撞作用时期是元素、岩石和构造单元趋于混杂的时期 ,而不是有利于元素、物质的分异和富集。碰撞带的主碰撞期形成的矿床是十分有限的。笔者推测有 4种类型的矿床可能将成为西部古碰撞带地区找矿的主要目标。
万天丰
关键词:碰撞带成矿作用
郯庐断裂带的最大左行走滑断距及其形成时期被引量:168
1996年
作者采用断裂带两盘地壳变形速度的估算方法,求得郯庐断裂带最大左行走滑断距为390km;根据中朝地块南缘断裂被错断的现象来判断,最大左行走滑断距为430km;采用古地磁学方法求得最大左行走滑断距约为300~400km。最大左行走滑活动时期当在中晚三叠世。侏罗纪时期郯庐断裂带为逆断层,白垩纪时期的走滑活动量不大于100km,早第三纪的走滑断距不明显,晚第三纪一早更新世可能有50km左右的左行走滑断距,新构造期(0.73Ma以来)的有行走滑断距小于100m。
万天丰朱鸿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断层
玲珑花岗岩体的变形磁组构特征及其与金矿的关系被引量:12
2000年
本文利用磁组构的方法对玲珑花岗岩体的磁组构特征及其与金矿的关系进行研究。玲珑岩体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度 P的平均值为 1 .2 872 ,具有典型的构造变形成因特点 ;磁面理围绕其西北侧的北截花岗闪长岩展布 ,倾角平缓 ;磁线理呈 SW向近水平展布。玲珑岩体的变形磁组构的特征表明玲珑岩体的变形磁组构是由于后期侵入的北截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体侵入造成的。研究还发现除了断裂的控矿作用以外 ,位于玲珑岩体内部和边缘的金矿和磁化率各向异性间存在密切的空间对应关系。金矿往往位于磁化率各向异性度 P值高的区域 ,而磁化率各向异性度
周伟新万天丰
关键词:花岗岩体磁组构金矿
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构造滑脱、岩浆活动和地震被引量:12
2008年
在岩浆活动比较发育的中国东部地区,通过研究岩浆起源深度来大致判断岩石圈底部和内部是否存在局部构造滑脱面是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华北期(始新世—渐新世)的构造滑脱主要局限在岩石圈底面与先存的NW或E—W向与NNE向岩石圈断裂的交点附近。喜马拉雅期(中新世—早更新世)在先存的NNE和NE向3条岩石圈断裂(太行山断裂,郯庐断裂和东南沿海断裂)与岩石圈底面相交部位发生较强烈的滑脱。根据地震资料分析,新构造期(中更新世以来)的构造滑脱主要发生在莫霍面和中地壳附近,局部呈面状分布,但华南地区则不发育构造滑脱。现代的重力梯度带就是大陆岩石圈地幔与大洋岩石圈地幔的分界线,也是岩浆作用强烈与微弱区的分界,此界线从白垩纪到现代最大向东移动了大约200 km。作者认为,主干断层是造成岩石圈内构造滑脱的主导因素。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内部不同圈层之间的构造滑脱作用与断层控制了板内岩浆活动和地震的性质、强度及空间分布。研究结果不支持在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深部存在广泛的地幔羽和热地幔上隆作用,也不支持中国东部在新生代发生大规模的岩石圈拉张减薄作用的假说。
王亚妹万天丰
关键词:岩石圈岩浆活动地震作用
中朝与扬子板块的鉴别特征被引量:28
2001年
本文强调了要从地质演化历史过程中,综合运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的资料来对比及鉴别不同板块的特征。综合运用结晶基底的形成时间,某些元素的含量、某些元素的比值,铅同位素比值的变化,地幔包体中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的特征,中元古界是变质的还是沉积的,晋宁事件的存在与否,震旦纪冰碛层的特征,早寒武纪含磷岩系与黑色页岩系的存在与否,400Ma前后的沉积间断,晚古生代煤系地层的发育特征,板块运移距离的大小,岩石圈的厚度,平均P波速度与剪切波速度的差异、壳内低阻层的存在与否等特征就可鉴别中朝与扬子板块。认识这些特征,将有助于弄清东亚地区其他小地块(如朝鲜半岛南部地块,Hida地块,柴达木地块和塔里木地块等)的归属问题。
万天丰
关键词:构造-热事件古地磁地震波速扬子板块地幔包体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