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慧颖
- 作品数:76 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ivin、p53和Survivin在皮肤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 本研究利用组织芯片检测凋亡抑制基因Livin、抑癌基因p53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和Bowen病(BD)中的表达,探讨这三者在上述皮肤肿瘤表达的相互关系及临床...
- 万慧颖徐敏燕
- 甲活检技术及其在非真菌性甲病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介绍甲活检的取材方法,通过甲单位组织病理改变,为非真菌性甲病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66例无任何皮肤、黏膜损害的非真菌性甲病患者,通过纵行甲活检手术取得标本,进行甲单位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根据甲单位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甲银屑病16例、甲扁平苔藓22例、甲非特异性湿疹样变22例、连续性肢端皮炎6例。结论:甲单位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确定非真菌性甲病的发病原因非常重要。纵行甲活检手术较安全、损伤小、疼痛轻,不会引起甲部的严重畸形。
- 宋翔万慧颖应川蓬徐敏燕伍友成
- 关键词:甲病
- 外周血吲哚胺2,3-双加氧酶和梅毒血清固定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外周血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梅毒血清固定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用Ficoll-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血清固定患者与无血清固定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BMC中的IDO。结果梅毒患者的IDO蛋白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血清固定患者的IDO蛋白要显著高于无血清固定的患者,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梅毒患者外周血IDO水平升高与血清固定密切相关。结论 IDO可能参与了梅毒血清固定和免疫耐受。
- 韩莉谢震王有为刘杨英万慧颖周敏
- 关键词:梅毒血清固定外周血吲哚胺2,3-双加氧酶
- 皮肤混合瘤中生存素、转化生长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检测生存素(Survivin)、转化生长因子(TGF)-α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皮肤混合瘤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皮肤混合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2例皮肤混合瘤的石蜡包埋组织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Survivin、TGF-α和PCNA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α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NA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urvivin、TGF-α和PCNA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其与皮肤混合瘤的发生关系密切。
- 万慧颖徐敏燕
- 关键词:生存素转化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皮肤混合瘤
- 耳部斑块状粟丘疹1例
- 2010年
- 临床资料 患儿女,14岁。因双耳后出现红斑丘疹2年余,于2009年6月来我院就诊。2年前左侧耳后出现片状红斑,其上散在较多粟粒大白色丘疹,偶有轻微瘙痒感。1年前右侧耳后也出现类似皮损。发病后曾到数家医院诊治,曾诊断为“湿疹”,给予糖皮质激素软膏(具体不详)外涂,效果不佳。
- 万慧颖徐敏燕
- 关键词:粟丘疹斑块状耳部红斑丘疹白色丘疹激素软膏
-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并发鲍温样丘疹病
- 报告1例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并发鲍温样丘疹病。患者女,39岁。面部、四肢出现褐色斑片状扁平丘疹26年,确诊为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大小阴唇及肛周出现深褐色丘疹、斑块2年,确诊为鲍温样丘疹病。
- 付柏林骆玉辉应川蓬万慧颖王尚兰
- 文献传递
- 小汗腺血管瘤样错构瘤2例
- 报告2例小汗腺血管瘤样错构瘤。小汗腺血管瘤样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为缓慢增大的结节、斑块和丘疹,多呈暗红色或蓝紫色,部分局部明显多汗,好发于四肢。主要病理表现为真皮深层至皮下层内可见大量的小汗腺结构和大...
- 万慧颖徐敏燕
- 精乌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 斑秃是一种头部的常见皮肤病,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无炎症局限性斑状脱发,我们采用精乌胶囊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斑秃。将84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予口服精乌胶囊3次/d,每次6粒(2.7 g)及复方甘草酸...
- 周敏万慧颖刘杨英
- 文献传递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对血清TNF-α、IL-12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某些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60例玫瑰糠疹患者给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2(IL-12)水平。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76.7%。治疗前TNF-α及IL-12水平均较正常人对照者增高,治疗后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TNF-α及IL-12增高可能为玫瑰糠疹致病因素之一。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可降低血清TNF-α及IL-12水平。
- 周敏万慧颖陈金陈琦
- 关键词:玫瑰糠疹复方甘草酸苷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2
- CO2激光联合浅层X光治愈1例男性鲍温样丘疹病合并增殖性红斑
- 宋翔郭三凌袁涛雷华万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