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洋

作品数:10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关节
  • 5篇关节镜
  • 4篇骨折
  • 3篇韧带
  • 3篇韧带重建
  • 3篇韧带重建术
  • 3篇术后
  • 3篇前交叉韧带
  • 3篇前交叉韧带重...
  • 3篇重建术
  • 3篇交叉韧带
  • 3篇交叉韧带重建
  • 3篇股骨
  • 2篇止点
  • 2篇置换术
  • 2篇前交叉韧带重...
  • 2篇疗效
  • 2篇老年
  • 2篇交叉韧带重建...
  • 2篇股骨止点

机构

  • 10篇解放军第25...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作者

  • 10篇于洋
  • 6篇王振虎
  • 5篇李天旺
  • 4篇赵力
  • 3篇侯利军
  • 3篇龚龙
  • 2篇廖伟雄
  • 2篇范红旗
  • 2篇傅仰木
  • 2篇白晓伟
  • 2篇高成杰
  • 2篇郭晓东
  • 2篇田鹏
  • 2篇赵岩
  • 1篇吴羽
  • 1篇陈超

传媒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Harris评分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1
2017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Harris评分和预后的临床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近三年临床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26例,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13例。分别给予患者内固定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前术后疼痛评分、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1)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不大,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周和3个月的疼痛评分组间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研究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的优良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能够显著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Harris评分提高患者临床预后,是临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
于洋王振虎赵力龚龙姚会欣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股骨粗隆间骨折HARRIS评分预后
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内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行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5,P=0.044);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伤口化脓、骨折畸形、膝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以及伤口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感染,治疗组发生率16.67%,对照组4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在膝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疾病负担,且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于洋侯利军高成杰李天旺王振虎
关键词:膝关节镜微创手术老年人
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定期关节腔注射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效果,并探讨了影响疗效的原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28例(38膝)髌骨软骨软化症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9例,年龄21岁-42岁...
郭连江王振虎侯利军赵力于洋龚龙
关键词:关节镜玻璃酸钠髌骨软骨软化症
股骨止点两种不同定位方法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前瞻性对比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止点解剖重建和传统重建的术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解放军第252医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ACL断裂患者62例予以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治疗。其中,男50例,女12例;年龄19~51岁,平均(30.90±9.18)岁。根据拟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的股骨隧道定位点不同分为解剖重建组和对照组,术前随机抽取,采用解剖重建定位方式建立股骨隧道者32例,采取传统的单束重建定位方式建立股骨隧道的对照组3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获6~15个月,平均(9.50±2.63)个月的随访,最后随访时,解剖重建组:全部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正常,Lysholm膝关节评分从术前的17~73分,平均(50.18±15.60)分提高至随访结束时的82~100分,平均(95.83±4.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部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正常,Lysholm膝关节评分从术前的15~74分,平均(49.93±18.16)分,提高至随访结束时的74~100分,平均(88.00±8.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重建组与对照组术前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结束时的Lysholm评分前者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ACL股骨止点的解剖重建近期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重建。
郭艳宇王振虎吴羽于洋李天旺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关节镜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比较复位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2月-2017年4月于医院骨科诊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有30例患者采用外固定器治疗;研究组32例患者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掌倾角度、尺偏角度、及关节面恢复情况,在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屈曲度、背伸度、侥偏活动度及腕关节功能Robbins评分。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掌倾角度、尺偏角度、桡偏角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研究组患者的腕关节屈曲度、背伸度、侥偏活动度及腕关节功能Robbin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明显比外固定器治疗有效缩短骨性愈合时间,利于早期恢复患者腕关节的活动能力,是一种具有安全性较高、治愈效果理想的骨折治疗方式。
田鹏于洋李天旺李雪峰范红旗
关键词: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外固定器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骨止点定位的治疗原则与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骨止点定位的治疗原则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月在我院开展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3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术后治愈情况及不同临床结果下股骨止点定位的差异。结果:38例患者未出现重建失败病例,无翻修手术。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Lysholm评分与Tegner运动评级,发现术后患者Lysholm与Tegner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临床疗效的不同,分为治疗满意组27例,不满意者11例,观察两种手术结果的股骨止点定位情况发现满意组股骨止点位置为(67.32%±6.53%),不满意组为(61.39%±5.86%),两组数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止点定位对术后患者膝关节能力的恢复有重要作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保证股骨止点定位的有效性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显著效果。
于洋李众利白晓伟傅仰木廖伟雄郭晓东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骨止点
关节镜下带螺纹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螺纹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10月在关节镜下使用带螺纹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限制性支具伸直位固定膝关节3周后,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术后半年行内固定物取出。[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防,随访时间6-17个月,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症状基本消失,lachman试验阴性,术后12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93.65±3.8)分。[结论]使用关节镜下带螺纹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具有复位方便、固定可靠、克氏针稳定的优点,术后疗效满意。
于洋王振虎龚龙侯利军高成杰李天旺王庆秒赵力赵岩
关键词:胫骨髁间嵴骨折关节镜张力带钢丝带螺纹克氏针
成人DDH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坐骨神经痛心理干预治疗
目的探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坐骨神经痛心理干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成人DDH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坐骨神经痛患者1例,患者常规基础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然后对患者...
赵力赵岩王振虎郭连江陈超于洋姚会欣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心理干预治疗
文献传递
可吸收棒与微型钛板在桡骨小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与微型钛板在桡骨小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骨科诊治的桡骨小头骨折患者5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微型钛板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采取可吸收棒治疗,患者术后均以石膏固定4周后,采用X射线复查恢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肘关节HH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2年内骨折均愈合,研究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13.86±2.05)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15.54±2.71)周(P<0.05);(2)治疗后4周,研究组患者的肘关节HHS评分为(95.32±4.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48±5.27)分(P均<0.05);(3)研究组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骨延迟愈合,对照组患者中2例肘关节活动范围缺失、2例骨折位移、1例肘关节骨关节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7.85%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桡骨小头骨折患者肘关节损伤严重,采用可吸收棒治疗能取得与微型钛板相似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短、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快,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田鹏于洋李天旺李雪峰范红旗
关键词:桡骨小头骨折可吸收棒微型钛板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翻修的临床研究(附14例报告)
2014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翻修手术的开展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共收治ACL重建后失稳需翻修的患者14例,均给予关节镜下检查以及翻修手术,术后对患者的治疗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KT-2000及IKDC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患者的KT-2000检查中术前屈曲30°为5.2mm,屈曲90°为3.3mm,术后屈曲30°为3.0mm,屈曲90°为1.6mm;IKDC评分术前为(50±5)分,术后为(72±8)分;Lysholm评分术前为(51±15)分,术后为(77±19)分;Tegner评分术前为(2.6±0.6)分,术后为(4.8±1.2)分。手术前后对比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明显增强。结论:对ACL重建术失败患者给予术后的翻修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于洋李众利白晓伟傅仰木廖伟雄郭晓东
关键词:关节镜翻修综合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