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博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信访
  • 2篇信访案
  • 2篇信访案件
  • 2篇宅基
  • 2篇宅基地
  • 2篇宅基地流转
  • 2篇政法
  • 2篇政法传统
  • 2篇法人类学
  • 2篇法社会学
  • 1篇地方法
  • 1篇地方法院
  • 1篇人类学
  • 1篇上访
  • 1篇上访者
  • 1篇司法
  • 1篇诉讼
  • 1篇能动司法
  • 1篇左传
  • 1篇逻辑

机构

  • 4篇西南政法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何博
  • 1篇夏立安

传媒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政法论坛
  • 1篇江苏警官学院...
  • 1篇社会中的法理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地方法院“造法”的逻辑——以温州等地宅基地流转试验为切入点被引量:7
2012年
目前地方政府和法院对现行法律中"宅基地不得抵押"的规定有所突破,这类实质性的"造法"行为被人为地纳入了"能动司法"的范畴。对"造法"过程的考察表明,在"政法传统"的逻辑下,我国地方法院的"造法"行为体现出的与其说是司法的"能动性",不如说是司法与政治的"联动性"。改革开放以来,"条块"政制关系中强调"以块为主"的倾向强化了既有的"政法传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法院"造法"腾挪出了空间。地方法院的"造法"呈现出三个基本特点:一是"造法"过程镶嵌在政法结构中;二是"造法"基础来自于实质合理性的要求;三是"造法"行为将被长期容忍甚至鼓励。
何博夏立安
关键词:宅基地流转能动司法政法传统
从政法传统看中国的地方变通——以宅基地流转试验为切入点被引量:9
2012年
宅基地制度的关键在于政府垄断一级土地市场收取"暗税",在不挑战这一实质立法目的的情况下,地方的变通行为是可以被容忍的。维持这种垄断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与基层政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并不相符,基层政府因此有制度改进的动力。在政法传统中,法律主要并不是社会力量博弈的结果,而是国家自上而下贯彻其理念与治理技术的工具,因而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又不得不对现实做出妥协与变通。"政法传统"中存在着另一种脉络,对中央而言,鼓励地方探索新模式、甚至突破中央立法是主动应对社会变迁的一种治理方式,在功能上能够替代法治传统中的立法博弈,取代立法过程中民众的自主性参与。这正是政法治理传统在"分散烧锅炉"式的中央地方分权模式下的本能反应。
何博
关键词:政法传统宅基地流转
《左传》中的“刑”和“法”被引量:1
2009年
《左传》中,"刑"字主要在广义的"刑罚"意义上使用,"法"字主要在"法度"的意义上使用,二者无直接联系,"法"即"刑"之说不能成立。"法"与"刑"相通的基础是都与"法度"、"礼则"之意相关。《左传》中"法"字和"刑"字的使用情况反映出:"法"不是"刑",至少在战国初期以前,"法"是内含"正"义的,这种"正"指的是合于先王之道。
何博
关键词:《左传》
法律不能承受之重——对一个信访案件的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解读
本文想要“说清楚”的故事是:一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如何发生,又如何解决的。这是一个看起来很“荒谬”的故事,本来是私人的纠纷,但是最终却由国家来“买单”,本文在描述了故事的来龙去脉之后,试图解释这种“荒谬”从何而来。  李...
何博
关键词:信访案件法社会学法人类学
文献传递
法律不能承受之重——对一个信访案件的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解读
2010年
主要人物:〔1〕李保东:坚持8年的上访者;狄叶文:李保东的妻子;李卫东:李保东的弟弟;张玉蝉:李保东、李卫东的母亲;李保红:李保东的哥哥,在李保东和李卫东诉讼时支持李保东;李育英:李保东的姐姐,在李保东和李卫东诉讼时支持李保东;朱禹时:1997年李卫东与张玉蝉诉讼时的书记员;2000年李卫东与李保东诉讼时的审判长;宋逸飞:古城区法院立案庭的庭长,负责具体处理李保东的信访案件;王天河:古城区法院信访接待室的工作人员.
何博
关键词:人类学上访者诉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