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光

作品数:50 被引量:150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会议论文
  • 1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血小板
  • 13篇富血小板
  • 13篇创面
  • 12篇血浆
  • 12篇富血小板血浆
  • 11篇压疮
  • 11篇负压
  • 8篇皮瓣
  • 8篇疗效
  • 7篇烧伤
  • 5篇引流
  • 5篇愈合
  • 5篇术后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糖尿病足
  • 5篇皮瓣修复
  • 5篇疗效观察
  • 5篇难愈性
  • 5篇溃疡

机构

  • 49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50篇冯光
  • 40篇郝岱峰
  • 35篇柴家科
  • 30篇李涛
  • 28篇李善友
  • 12篇张新健
  • 11篇褚万立
  • 7篇张海军
  • 7篇赵帆
  • 7篇陈泽群
  • 5篇赵景峰
  • 3篇贾晓明
  • 3篇李东杰
  • 3篇杨红明
  • 3篇梁黎明
  • 3篇宋慧锋
  • 3篇盛志勇
  • 3篇曹卫红
  • 3篇段红杰
  • 3篇迟云飞

传媒

  • 19篇2013年全...
  • 10篇中华损伤与修...
  • 2篇中华医学会烧...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第八届全国烧...
  • 1篇第四届全国烧...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2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双侧乳房再造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双侧乳房再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对湖南省肿瘤医院4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同期或二期,应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行双侧乳房再造.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36.2±5.9)岁,范围31~53岁.结果 4例患者共切取8块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皮瓣长(15.1±0.4)cm、宽(12.6±0.3)cm、厚(4.3±0.5)cm,血管蒂长度为(12.6±0.3)cm,动脉管径为(1.8±0.2)mm,静脉管径为(2.1±0.4)mm.皮瓣平均重量为235 g(195~335 g).1例皮瓣出现脂肪液化,1例出现皮瓣供区脂肪液化,都经换药后顺利愈合,未见其他并发症,再造乳房外形可,弹性好,无皮瓣挛缩变形;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患者自觉腹壁肌肉功能无影响.随访14~33个月,平均21.7个月,效果均较满意,未出现乳腺癌复发病例.结论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是乳腺癌术后双侧乳房再造的理想方法之一.
宋达疆刘德权李赞周晓章一新冯光彭小伟周波吕春柳伍鹏唐园园
关键词:乳腺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深部胸骨切口感染一例并文献回顾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开胸术后胸骨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报道1例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成功治疗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诊疗经过,并以"胸骨切口感染、胸骨感染、纵隔炎、胸骨切开术、胸外科手术和富血小板血浆"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相关文献并分析。结果患者女,60岁,开胸术后切口不愈3周,诊断为深部胸骨切口感染,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6周后胸骨窦道封闭,创面愈合。检索到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胸骨切口感染的相关文献5篇,研究结果提示富血小板血浆可能是预防和治疗胸骨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结论富血小板血浆是防治胸骨切口感染的方法之一,也有待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褚万立郝岱峰赵景峰冯光李涛张海军李善友张新健陈泽群赵帆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胸骨骨髓炎
富血小板血浆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大面积压疮创面的疗效观察
李涛郝岱峰柴家科冯光李善友
关键词:压疮富血小板血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富血小板血浆促进供皮区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促进供皮区愈合的效果,并观察术后瘢痕增生情况,为临床植皮手术供皮区处理提供新方案及治疗建议. 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共26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三病区...
冯光郝岱峰柴家科张新健李涛
关键词:创面愈合富血小板血浆供皮区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不同分离方法的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常用方法 的效果,筛选比较高效的分离方法 。方法 采集足月剖腹产手术胎儿的脐带组织(n=15),充分洗涤后去除3条脐血管及脐带外膜,将其剪碎至1mm3的组织块,洗涤离心确定...
刘玲英柴家科段红杰侯玉森尹会男郁永辉胡泉郝岱峰冯光李涛杜俊东
重度烧伤休克期末大鼠骨骼肌微小RNA-190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索微小RNA-190b在大鼠重度烧伤末期骨骼肌代谢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8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只(致假伤)和烧伤组4只[背部造成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两组分别于伤后经腹腔注射复方氯化钠溶液,创面外涂1%碘酊。于休克期末(伤后72 h)留取同侧胫骨前肌标本;应用Trizol法提取胫骨前肌中总RNA,采用丹麦锁核苷酸技术Exiqon miRCURY^(TM) LNA microRNA芯片,分别检测烧伤组与对照组胫骨前肌标本中微小RNA-190b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以检验芯片数据的可靠性。组间数据差异比较使用t检验。结果芯片数据结果表明,微小RNA-190b在烧伤组的相对表达量为0.223,在对照组相对表达量为1.244,烧伤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5,P<0.05)。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验证芯片数据,结果显示,微小RNA-190b相对表达水平在烧伤组中相对表达量为1.230,在对照组中相对表达量为3.4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9,P<0.05)。结果表明,芯片数据与定量PCR数据中微小RNA-190b的表达水平趋势一致。结论微小RNA-190b在大鼠重度烧伤后早期骨骼肌代谢过程中表达明显下调,其参与骨骼肌降解的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张海军柴家科郝岱峰褚万立冯光郁永辉
关键词:微RNAS烧伤休克
腹壁浅动脉蒂岛状皮瓣在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整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壁浅动脉蒂岛状皮瓣在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整复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以来,针对13例烧创伤后会阴部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病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2岁。将瘢痕挛缩松解后,采用腹壁浅血管蒂的岛状皮瓣...
宋慧锋柴家科梁黎明高全文赵京玉王祎蓉迟云飞冯光李东杰
关键词:瘢痕挛缩畸形岛状皮瓣会阴部
文献传递
“VAU”组织缺损分类法在骶尾部藏毛窦的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VAU"组织缺损分类法在骶尾部藏毛窦的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7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经临床和病理检查诊断为骶尾部藏毛窦患者22例,采用组织缺损分类法,按照清创后组织缺损的立体形态将藏毛窦分为"V""A""U"3型,分别采取直接缝合、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填充直接缝合和皮瓣修复的手术方式,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22例患者术后均无皮肤组织坏死及创面裂开,切口愈合时间为(15.1±3.2)d。术后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未见复发。结论按照"VAU"组织缺损分类法对清创后骶尾部局部组织立体形态不同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实行个体化及科学化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张海军郝岱峰陈泽群冯光褚万立李涛李善友赵景峰张新建赵帆
关键词:骶尾部藏毛窦组织缺损
危重烧伤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应激性溃疡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Hp)与应激性溃疡的关系。方法根据95例危重烧伤患者烧伤早期(<9d)尿素[13C]呼气试验检查得出的Δf值,分为感染阳性组与感染阴性组,再行纤维胃镜检查明确是否有应激性溃疡,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危重烧伤患者Hp感染阳性组与阴性组溃疡发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87.1%vs.17.8%,P<0.05),且阳性组的溃疡程度(充血水肿、糜烂、出血)也较阴性组严重。结论感染Hp组的危重烧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无Hp感染组,且溃疡程度也较无Hp感染组严重。
冯光柴家科
关键词:溃疡螺杆菌烧伤
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营养状态监测指标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营养状态监测的合适指标,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以1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烧伤总面积为55%-99%TBSA,观察入院后1d、7d、 14d、21d、28d、35d、42d、49d,...
曹卫红柴家科冯光孙天骏沈小鹏蔡建华赵京玉迟云飞贾赤宇杨红明贾晓明盛志勇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