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丙万 作品数:68 被引量:315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太阳能警示灯对野猪危害农田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018年 近年来,野猪(Sus scrofa)数量增加,与人冲突不断加剧。2016年8至10月,在吉林省珲春市春化镇开展了太阳能警示灯防控野猪危害农田效果的研究。本研究将首次防控有效期和首次防控范围作为衡量防控措施是否有效的首要依据。首次防控有效期定义为从实验开始到野猪首次进入样地的时间。首次防控范围定义为野猪首次危害农田处与防控设施安放点的直线距离,并将其转化为范围指数。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首次防控有效期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首次防控有效期为(2.7±0.5)d,1 000 m A红色警示灯的首次防控有效期为(36.0±1.4)d,效果最佳;1 000 m A白色警示灯的首次防控有效期为(7.3±0.5)d,防控效果最差。(2)除1 000 m A白色和蓝色警示灯的所有实验组以外,与对照组相比首次范围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3)光质不同的实验组间首次防控有效期及首次范围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红色警示灯的防控效果依次强于绿色、黄色、蓝色、白色;1 000 m A、800 m A、600 m A的不同光强实验组间防控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4)警示灯是否闪烁不能对野猪危害防控效果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太阳能警示灯能够有效控制野猪的活动范围,从而降低野猪对农田的危害。 宋琪 刘丙万关键词:野猪 社群丰容对圈养小熊猫区域分配的影响 2019年 为探索社群丰容对重庆动物园圈养小熊猫行为区域分配的影响,2014年1月—2015年2月,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比观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社群丰容前后圈养小熊猫区域分配。结果表明:社群丰容增加了小熊猫对栖架、树上的利用,减少了内室和裸露地面和近游客区域的利用。树上利用的最大占比值在夏季,丰容增加了11.1%;栖架的利用最大占比值在春季,丰容增加了2.8%;冬季对内室的利用占比值最高,丰容后,其利用占比减少了8.4%,从而相应增加了小熊猫户外停留时间;丰容后,小熊猫对裸露地面的最大利用占比值减少了3.7%,近游客区域最大占比值减少了5.6%。小熊猫对六大区域的最高利用占比,丰容前后没有变化,最高为树上,最少为裸露地面。 钟灵 尹彦强 刘丙万 殷毓中 廖辉 杨怡 田小芳 田秀华关键词:小熊猫 圈养 啮齿动物捕食和搬运蒙古栎种子对种群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7 2014年 2010-2011年,在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基地研究了啮齿动物对蒙古栎种子的捕食和搬运。结果表明,蒙古栎种子捕食率在年际间无显著差异,但2010年的蒙古栎种子搬运率显著高于2011年,存留率显著低于2011年。啮齿动物在胡桃楸林、樟子松林、水曲柳林和白桦林内对蒙古栎种子的总捕食率和总搬运率分别达到(5.7±13.5)%和(27.1±37.1)%。蒙古栎种子在樟子松林内的捕食率和搬运率均最高,胡桃楸林内蒙古栎种子存留率最高;2010年蒙古栎种子在与蒙古栎林边缘距离0,10,20,30,40,50m组间的捕食率无显著差异,搬运率和存留率有显著差异,但2011年蒙古栎种子在不同距离组间的捕食率呈显著差异,搬运率和存留率无显著差异。与蒙古栎林边缘距离20m处蒙古栎种子的捕食率最高。2010年和2011年,分别有(37.8±49.7)%和(27.7±49.8)%的蒙古栎种子被啮齿动物利用,这表明啮齿动物是林业示范基地内蒙古栎地表种子的主要捕食者。冬季食物匮乏秋季贮藏种子是造成啮齿动物对蒙古栎种子有较大捕食、扩散压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啮齿动物对蒙古栎种子的捕食和搬运影响了蒙古栎林的种群更新。 张晶虹 刘丙万关键词:啮齿动物 蒙古栎 捕食 种群更新 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数量化分析 被引量:44 2002年 1998年 8月至 1 999年 8月 ,在湖东种羊场地区开展了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研究。在湖东—克图沙丘和草原交界处沿约 3 0km的样线开展种群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 ,共发现 5 82只普氏原羚。在研究中选择了 8类与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相关的生态因子 :植被类型、食物丰富度、草原围栏、隐蔽条件、人为干扰、距公路距离、距沙丘距离和距农业用地距离 ,研究了普氏原羚的生境选择。在研究中 ,将这些生态因子分别分成 3个等级 ,进行回归分析 ,建立普氏原羚在不同生境中出现的概率的预测性方程。通过对生态因子和普氏原羚在不同生境中出现的概率进行方差分析 ,判断影响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是人为干扰和围栏 ,其次为食物丰富度、距沙丘距离和农业用地距离 ,植被类型。 刘丙万 蒋志刚关键词:普氏原羚 生境选择 行人警戒行为影响因素 2022年 提出必须高度关注行人伤亡问题,基于文献研究,分析了行人安全警戒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同伴、手机、耳机和交通环境等因素。总结了警戒行为的特征:不同年龄段中,老年人的安全警戒行为较多;女性易出现从众行为,在行路过程中相对较易发生交通事故;同伴数量增加行人会更加谨慎;路上使用手机导致分心,减少了行人的安全警戒。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提高行人警觉性并减少行人交通伤亡的建议。 刘丙万 宋新然 崔美放 穆妮热·买买江关键词:行人 警戒行为 手机 耳机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保护区管理 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阐述了达赉湖自然保护区GIS建立以及在社会经济数据监测与管理、保护区规划、濒危物种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及... 刘丙万 于双英 金业雄关键词:达赉湖自然保护区 地理信息系统 自然保护区管理 生物多样性保护 濒危物种保护 文献传递 同性相吸,异性相斥?——麋鹿的同性聚群现象 被引量:4 1999年 近年来 ,动物同性聚群行为引起了动物学家的浓厚兴趣 .人们提出了解释这一现象的种种假说 .我们提出测度动物聚群强度和同性聚群强度的方法 ,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麋鹿散养种群的聚群与同性聚群研究 .量化分析了聚群与同性聚群行为 ,并对不同季节同性聚群强度进行了统计比较 ,同时检验了关于同性聚群的营养对策假说、社会因子假说和繁殖对策假说 .发现散养麋鹿在冬季聚群强度高 ,在夏季聚群强度低 .麋鹿同性聚群现象是由于不同性别的繁殖对策所造成的 。 蒋志刚 刘丙万 曾岩 韩更新 胡慧建关键词:麋鹿 野猪动态监测技术及危害防治对策 刘丙万 近年来,野猪的数量在中国部分地区得到迅速增长,许多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甘肃、四川等地)出现了野猪毁田伤人事件,野猪危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还没找到解决人与野猪冲突的行之有效的技术和手段,只能尽量降低...关键词: 长白山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鸟兽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 被引量:12 2014年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1°41′49″–42°25′18″N,127°42′55″–128°16′48″E)位于吉林省东部,面积为196,465 ha,设立于1960年,并于1980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植被垂直带明显,包括针阔混交林(1,100 m以下)、暗针叶林(1,100–1,800 m)、亚高山岳桦(Betula ermanii)林(1,800–2,000 m)和高山苔原(2,000–2,700m)等4个植被带,其中阔叶红松林为该区域的地带性植被(代力民等,2004)。 李欣海 朴正吉 武耀祥 周海成 张鹏 刘丙万 黄小群 肖治术关键词:动态监测 红外相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鸟兽 样地 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昼间行为时间分配 被引量:1 2011年 2007年11月~2008年9月,在内蒙古达赉湖地区采用扫描取样法共对404只次蒙原羚Procapra gutturosa成年个体进行了19 385 min(323.1 h)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观察,将蒙原羚的行为分为采食、站立、移动、卧息、繁殖和其他等6类。结果表明:蒙原羚晨昏各有一个采食高峰,在12∶00前后还会发生1~2次采食小高峰。卧息常发生在采食高峰后,在晨昏所占比例低。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蒙原羚春夏秋冬采食、站立、移动、卧息和其他行为的时间分配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蒙原羚的行为时间分配有较大弹性,从而适应变化的环境。 刘丙万 钱执强关键词:行为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