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昌
- 作品数:74 被引量:28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同型半胱氨酸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disease,IBD),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研究表明,IBD患者结肠黏膜及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增加,可能在IBD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1].Hcy水平增加可诱发、加重IBD患者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肠黏膜的炎症反应[2-3].
- 刘晓昌梅俏黄健丁浩许建明何桂珍王佳佳
- 关键词:肠黏膜通透性溃疡性结肠炎同型半胱氨酸肠道炎症性疾病微血管内皮细胞慢性非特异性
- 关于建立结直肠癌立体防治系统的探讨被引量:10
- 2021年
-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结直肠癌防治工作存在早期确诊率低和防治工作系统性不强2个问题。多数患者发现时就是中晚期,治疗效果和后期生活质量不佳,造成家庭和社会严重的负担。结直肠癌防治的重点在预防,尤其关键在系统性防治。本文从Ⅰ级预防和Ⅱ级预防的角度综述建立结直肠癌的立体防治系统的相关要素,为日后建立结直肠癌的立体防治系统提供部分参考。
- 程龙刘晓昌梅俏
- 关键词:结直肠癌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诊治及其中国共识意见解读被引量:14
- 2018年
-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临床急症,尤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凶险危重,死亡率高,是最值得关注的急危重症。随着近代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分期治疗理念的发展,对AP的分级、严重度、并发症定义、预后评估、治疗又有了新的认识,但仍然存在内科、外科、急诊科以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等的救治理念不统一、相关学科介入时机不明确、并发症处理不完善等问题。为此,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多学科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订了国内首个急性胰腺炎多学科(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s, MDT)诊治共识意见(草案),从多学科诊治的角度阐述了AP的诊治过程。值此共识意见发表2周年之际,本文拟结合近2年的研究进展和认识,对此共识意见进行解读。
- 许建明刘晓昌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中西医结合专业并发症处理急危重症
- 成人多发胆管错构瘤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3年
- 胆管错构瘤是肝脏瘤样病变的一种,发病率1%~3%,临床上极为少见。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成人多发胆管错构瘤报道如下:
- 丁浩梅俏刘晓昌许建明
- 关键词:影像诊断病例报道
- 瑞巴派特对非甾体抗炎药损伤小肠黏膜通透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0年
-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可引起小肠黏膜屏障损伤,发生率高达71%,通过检测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可早期发现小肠黏膜损害,为NSAID所致肠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同时为应用肠黏膜保护剂防治NSAID肠病提供评估。
- 刁磊梅俏许建明刘晓昌金娟汪国生
- 关键词:肠黏膜通透性非甾体抗炎药瑞巴派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
- 双氯芬酸钠影响ERCP术后胰腺炎中NAG-1水平的临床研究
- 胡翠赵孝文鲍峻峻丁浩徐张巍刘晓昌梅俏许建明
- 抗TNF-α抗体对DSS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目的 用C57BL/6J小鼠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sulfatesodium,DSS)结肠炎模型,研究抗TNF-α抗体对DSS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一共18只,自由饮...
- 韩亮梅俏黄健刘晓昌刁磊陈茉莉许建明
- 消退素D1抑制NLRP3信号通路对DSS结肠炎小鼠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消退素D1(resolvin D1,RvD1)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4组,包括正常组、RvD1对照组、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 DSS)模型组、RvD1治疗组。实验结束后,分离小鼠小肠及结肠组织。测量疾病活动指数(DAI),病理学评分(HI),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水平,伊文思蓝检测肠黏膜通透性,电镜检测肠上皮细胞连接及细胞因子水平。分析NLRP3炎症小体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DAI评分、HI评分、MPO活性水平,以及结肠组织匀浆中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明显增加(P<0.05)。RvD1组小鼠上述实验指标明显减低(P<0.05)。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增加(P<0.05);RvD1处理1周,小鼠结肠组织NLRP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RvD1具有改善DSS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性体信号通路有关。
- 方晨梅咏玉王晶杨彬刘晓昌许建明梅俏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葡聚糖硫酸钠细胞因子NLRP3肠黏膜
- 胃泌素瘤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治措施
- 2022年
- 分析胃泌素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探讨胃泌素瘤的诊治策略。方法 搜集自1998年6月至2021年6月发表的与胃泌素瘤相关的中外文献共80篇,选取符合条件的43篇文献,累计报道诊断明确的184例胃泌素瘤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治疗以及预后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女比例为118:66,平均年龄为45.6岁,其中13.6%(25/184)为多发性内分泌肿瘤I型,临床表现主要为顽固性溃疡64.7%,腹泻40.2%,反流性食管炎30.9%,呕血黑便23.3%。其中46.7%(86/184)确诊时已出现肝转移,血清胃泌素值、胃液分析及嗜铬粒蛋白A的阳性率分别为72.8%、87.7%、100%。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MRI和超声(P<0.05),本组病人手术率为86.5%(123/151),总的5年生存率为82%。结论 胃泌素瘤多发生于45岁左右的男性,主要表现为顽固性消化性溃疡、腹泻、呕血、黑便等症状。血清胃泌素值,胃液分析及嗜铬粒蛋白A检测是该病主要的定性诊断方法。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定位诊断本病的敏感性较高。多数胃泌素瘤患者确诊时已合并肝转移。胃泌素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内科保守治疗为辅,如能全面掌握胃泌素瘤的临床特征,定性诊断结合定位诊断,有助于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为患者赢取根治性切除肿瘤机会,减少肝转移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有效生存期。
- 陈茜楠徐琰刘晓昌
- 关键词:胃泌素瘤顽固性消化性溃疡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 肝硬化患者肠道粘膜通透性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肠道粘膜通透性的改变并探讨其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6例肝硬化患者,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乳果糖/甘露醇(lactulose/mannitol,L/M)排泄率比来评价肠道粘膜通透性。结果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各组的血DAO、D-乳酸水平及尿L/M排泄率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血DAO水平与尿L/M排泄率比、血D-乳酸水平与尿L/M排泄率比均呈线性相关(r=0.518、r=0.527,均有P<0.05)。血DAO水平、血D-乳酸水平及尿L/M排泄率比与Child-Pugh评分均呈正相关(rs=0.705、rs=0.791、rs=0.851,均有P<0.05)。结论血DAO、D-乳酸水平及尿L/M排泄率比三种检测指标能准确反映肠粘膜通透性的变化。肝硬化患者的肠粘膜通透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与Child-Pugh评分呈正相关,肠粘膜通透性的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马维娟许建明胡静刘晓昌梅俏
- 关键词:肝硬化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