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禧杰

作品数:9 被引量:152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耐药
  • 8篇肺炎
  • 8篇肺炎支原体
  • 5篇大环内酯
  • 5篇大环内酯类
  • 4篇耐药机制
  • 3篇突变
  • 3篇抗生素
  • 2篇点突变
  • 2篇支原体肺炎
  • 2篇微生物敏感性...
  • 2篇敏感性
  • 2篇耐药机制研究
  • 2篇耐药性
  • 2篇类抗生素
  • 2篇核糖
  • 2篇核糖体
  • 2篇儿童
  • 2篇儿童肺炎
  • 2篇儿童肺炎支原...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无锡市克隆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刘禧杰
  • 9篇辛德莉
  • 6篇李靖
  • 4篇崔菲菲
  • 4篇侯安存
  • 3篇史大伟
  • 3篇李贵
  • 2篇秦玲
  • 2篇付晓燕
  • 2篇王斯
  • 2篇马红秋
  • 2篇糜祖煌
  • 2篇韩旭
  • 1篇陈小庚
  • 1篇韩旭
  • 1篇魏田力
  • 1篇张忠浩
  • 1篇秦选光
  • 1篇马少杰
  • 1篇董晓培

传媒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011年北京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耐药情况及其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背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儿童和青少年肺炎支原体(MP)相关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近年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MP逐渐增多.目的 了解2011年北京地区儿童MP耐药情况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 采集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儿科收治的205例MP感染患儿呼吸道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与药敏试验,采用巢式PCR扩增法鉴定MP耐药位点.结果 采集的205株MP中,MP培养阳性59株,阳性率为28.8%;23S rRNA巢式PCR扩增阳性122株,阳性率为59.5%,其中敏感株19例,耐药株103例,耐药率为84.4%,均为23S rRNA结构域Ⅴ区A2063G点突变.59株培养阳性的MP共在实验室储存了26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中2株为敏感株,红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0.01 mg/L;剩余24株为耐药株,红霉素MIC为32.00~256.00 mg/L,红霉素耐药率为92.3%.26株临床分离株均无23S rRNA结构域Ⅱ区基因改变,均存在23S rRNA结构域Ⅴ区A2063G点突变.1株敏感株和MP标准株FH发现核糖体蛋白L4的162位点C-A和430位点A-G点突变,1株敏感株发现209位点A-T点突变;26株临床分离株均出现核糖体蛋白L22的508位点T-C点突变.结论 2011年北京地区儿童MP感染率较高,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其耐药机制主要为23S rRNA结构域Ⅴ区点突变,而核糖体蛋白L4、L22点突变及其引起的部分氨基酸变化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姜越刘禧杰秦选光董艳青董晓培辛德莉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分子机制被引量:32
2008年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分子机制。方法对370例咽拭子标本进行MP分离培养,应用巢式PCR扩增MP种特异16S rRNA基因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通过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测定MP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并筛选出耐药株;除23S rRNA结构域Ⅴ区外,通过PCR扩增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有关的23S rRNA结构域Ⅱ区及核糖体蛋白L4、L22的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全自动DNA测序,测得序列与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已登录的MP标准株M129的相应基因序列作比对。结果370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MP50株。其中敏感株4株,耐药株46株。耐药株的红霉素MIC显著升高。50株临床分离株和标准株FH均未出现23S rRNA结构域Ⅱ区的基因突变。在核糖体蛋白L4中,其中6株临床分离株和标准株FH分别出现了58位C→A、66位T→G、81位G→T、162位C→A和(或)430位A→G点突变。在核糖体蛋白L22中,50株临床分离株和标准株FH均出现了508位T→C点突变,且其中11株和标准株FH还分别出现了62位C→A、65位T→A和(或)279位T→C点突变。结论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23S rRNA结构域Ⅴ区中心环的药物作用靶位基因突变是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在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有体内诱导出耐药株的可能性。
刘禧杰辛德莉李靖王斯史大伟崔菲菲付小燕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大环内酯类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点突变
肺炎支原体耐药机制和控制策略
辛德莉侯安存阴赪宏徐婉珍马红秋刘禧杰史大伟李靖韩旭崔菲菲
该项目属于医学科学技术领域。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MPP易复发或迁延不愈,多伴有肺外组织病变,耐药及重症病例有逐年增多趋势。了解其发病规律、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关键词: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
耐红霉素肺炎支原体肺炎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现状,提高对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病房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110例患儿,从其咽部或鼻咽部获取标本,利用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技术分离培养肺炎支原体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耐药株;对24例确诊为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耐药株产生,110例标本中,分离肺炎支原体阳性株26例,耐药株24例,耐药率占92.31%,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6~14岁占83.34%。持续发热5d伴刺激性咳嗽的患儿占100.00%,肺部无明显阳性体征。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占83.33%),但发热期血沉(83.33%)及C反应蛋白(91.67%)都升高。胸片以一侧大片絮状阴影为多见,右侧12例(50.00%)多于左侧6例(25.00%),双侧6例(25.00%)。19例(79.17%)有肺外合并症,伴有渗出性胸膜炎者3例(12.5%)。阿奇霉素平均疗程9.4d。结论临床应认识到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存在;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张忠浩辛德莉刘禧杰王斯李靖侯安存李贵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耐药性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检测肺炎支原体23S rRNA中点突变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rna pneumoniae,MP)耐药性的实验方法并应用于临床以了解MP耐药现状。方法应用巢式PCR直接检测咽拭子标本MP-23S rRNA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或DNA测序分析;通过MP培养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临床分离株的红霉素最小抑菌浓度,以验证23S rRNA基因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200例临床标本经MP-IgM抗体、咽拭子MP种特异性16S rRNA基因巢式PCR扩增和MP分离培养测定证实为MP64例。应用巢式PCR技术扩增MP-23S rRNA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基因序列与基因库中MP标准株基因序列进行比较,与标准株序列相同的共计26例,其余38例存在23S rRNA点突变:35例在2063位点发生了A到G的点突变,1例在2063位点有A到C的点突变,2例在2064位点有A到G的点突变;耐药率为59.4%。MP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灵敏度达10^2ccu/ml,MP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证实23S rRNA基因检测结果可靠。结论建立的MP耐药基因检测方法能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MP耐药基因。59%的受检标本23S rRNA基因发生点突变。
辛德莉糜祖煌韩旭秦玲李靖刘禧杰马少杰侯安存李贵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肺炎支原体对阿奇霉素的体外诱导反应及其耐药机制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体外阿奇霉素诱导肺炎支原体(MP)耐药的发生机制。方法在含亚抑菌质量浓度阿奇霉素的MP培养基中,诱导培养MP国际标准株FH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株;应用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检测诱导株对红霉素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并筛选出耐药株;测定耐药株对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的MIC值;通过PCR扩增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有关的23SrRNA结构域V区及核糖体蛋白L4、L22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全自动DNA测序,测得序列与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已登录的MP标准株M129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体外诱导得到FH体外诱导株8代(YD1-YD8),其中YD1-YD4为敏感株,YD5-YD8为耐药株。耐药株对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的MIC值均显著升高。在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相关的23S rRNA结构域V区中YD1-YD6诱导株和FH株均未出现点突变,YD7、YD8诱导株均出现了2067位A→G的点突变;在核糖体蛋白L4中,诱导株和FH株均出现了162位C→A和430位A→G的点突变;在核糖体蛋白L22中,诱导株和FH株均出现了279位T→C和508位T→C的点突变。结论 23S rRNA结构域V区中心环的药物作用靶位基因突变是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在使用阿奇霉素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有体内诱导出耐药株的可能。
史大伟辛德莉李靖刘禧杰崔菲菲付晓燕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耐药阿奇霉素基因突变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61
2008年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对370份咽拭子标本进行MP分离培养,应用套式PCR扩增MP种特异16S核蛋白体RNA(16SrRNA)基因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通过药物敏感实验测定MP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MIC并筛选出耐药株;设计套式PCR扩增红霉素作用靶位23S核蛋白体RNA(23SrRNA)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全自动DNA测序,测得序列与NCBI已登录的MP标准株M129(登录号)(68422)23SrRNA基因作比对。结果370份临床标本中分离MP50株,分离阳性率为13.5%。50株中敏感株4株,耐药株46株(占92%)。耐药菌株的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MIC值均升高。4株敏感株和肺炎支原体国际标准株FH的23SrRNA基因序列与基因库的MP基因序列相同,46株耐药株的23SrRNA基因发生点突变,41株突变位点在23SrRNAV区中心环的2063位,其中40株发生了A—G的点突变,1株发生了A—c的点突变;另5株突变位点在2064位,A→G。结论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耐药性的分子基础是23SrRNA基因的点突变,其中2063位点突变占主导地位。23SrRNA基因发生点突变的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及交沙霉素的MIC值均升高。
辛德莉韩旭糜祖煌李靖秦玲魏田力陈小庚刘禧杰侯安存李贵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核糖体点突变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与耐药的关系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e,MPP)肺外并发症的发生与耐药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MPP儿童64例,对热程和肺外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MP分离培养,分子药敏方法检测MP的耐药性。结果耐药组更易出现肺外并发症,有肺外并发症的临床发热时间更长(P<0.05)。结论 MP的耐药可能会导致肺外并发症的增加,持续发热可能是肺外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之一。
马红秋付晓燕刘禧杰崔菲菲辛德莉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外并发症耐药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现状被引量:5
2009年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黏附于呼吸道黏膜表面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较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目前治疗儿童MP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近年来,儿童MP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所导致的MP肺炎(MPP)和肺外并发症对其健康危害严重,并发现了耐药株。本文就MP的耐药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刘禧杰辛德莉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肺炎支原体耐药现状肺外并发症MP感染呼吸道黏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