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秀丽

作品数:16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6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文学
  • 3篇族群
  • 3篇写作
  • 3篇南岭走廊
  • 2篇将军
  • 2篇传说
  • 1篇心灵
  • 1篇信仰
  • 1篇性别视角
  • 1篇学科
  • 1篇阎连科小说
  • 1篇养育
  • 1篇业余爱好
  • 1篇异文化
  • 1篇人类生存状态
  • 1篇人心
  • 1篇散文
  • 1篇散文家
  • 1篇山地
  • 1篇社会

机构

  • 15篇中山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刘秀丽
  • 2篇杜芳琴
  • 1篇徐径
  • 1篇刘静爽
  • 1篇谢有顺

传媒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南方文坛
  • 1篇文艺评论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民族论坛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中华女子学院...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创作与评论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地对人心的养育——读关仁山的《麦河》被引量:10
2011年
小说是生活的镜像,也是灵魂的独语。只是作家对生活的理解,早已没有任何总体『生可言,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他们更多是以个人的眼光来打量世界,并试图在一种个人体验中提出他对生活的证言。因为读者对作家所书写的生活,总是抱着选择性的态度来阅读的,所以,这些年来,为迎合读者口味而勉力书写一种自己并不熟悉之生活的作家,也大有人在。所谓的个人写作,背后可能都隐匿着公共写作的面影。
谢有顺刘秀丽
关键词:养育人心个人写作作家
文化身份的建构——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民瑶”研究
本文以社会性别为视角,以位于今湖南省江永县的“民瑶”族群自明清以来围绕其既“民”又“瑶”的文化身份而展开的文化表述和生活实践为主线,探讨了一个非汉族群在与国家及周边族群的磋商较量、互动往来中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选择文化的...
刘秀丽
文献传递
妇女研究中“压迫—反抗”叙述模式的困境——以江永女书研究为例被引量:3
2008年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批儒学、反传统的姿态为中国现代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妇女这一群体也在此时被作为问题提了出来,并以"受压迫的""受害者"形象进入现代以后的历史叙事之中,建国前后共产党又以"解放者"的姿态对这一形象加以强调,从而开始了关于妇女问题论述上的"压迫-解放"模式并影响至今。本文根据笔者对江永县的田野调查和相关资料,从女性人类学角度对这种论述模式加以反思。
刘秀丽
关键词:妇女研究江永女书
从改良者到革命者——《安徽俗话报》与陈独秀革命思想的成型被引量:2
2011年
《安徽俗话报》在短短一年半的生命历程中呈现出一系列的矛盾性:被动与主动的矛盾,全面与片面的矛盾,激情与平和的矛盾,这些矛盾体现了主办者陈独秀在身份上从改良者向革命者的转变,在思想上从改良主义向民主主义的过渡。《安徽俗话报》折射出一代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求索道路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轨迹。
刘秀丽
关键词:启蒙革命者
在全球视野和区域比较中练就本土妇女/性别学学科的基本功——妇女/社会性别史系列课程秋季班综述被引量:1
2005年
为推动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学科在我国深入发展,解决理论方法、研究范畴和现实关注等问题,将全球视野和区域比较运用到本土妇女与社会性别学研究中来,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面向全国开设“学术女性主义基础”与“妇女与社会性别史导论:理论和方法”两门课程;同时注意介绍妇女学发展的学术史,包括西方、亚洲和中国本土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关注点,回顾了中国妇女史研究的百年历程,探讨和反思了妇女与社会性别史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等问题。
刘秀丽杜芳琴刘静爽
关键词:基本功
由“楚粤分界”说看族群边界认知中的国家在场被引量:1
2019年
康熙二年,围绕发生在南岭腹地即湘南桂北的一次冲突事件,官方与民间展开了有关"楚粤分界"的论争,这些论争体现出南岭所具有的政治文化意义,对南岭的政治文化阐释也影响并反映着当地人对族群边界的认知。这一案例显示出在中国本土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国家力量在族群边界认知中的在场,由此对巴斯的族群边界理论提出一点新的思考。
刘秀丽
关键词:族群边界
通道·边界·生存空间:略论南岭民族走廊的形成与演化被引量:6
2017年
南岭并非天然的"民族走廊"。今日我们所见的南岭民族走廊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而形成,这一进程既包括不同族群的迁徒与互动,也包括南岭作为地理空间的开发史、作为文化象征的意义建构史,南岭作为民族走廊的形成过程也即此三者的演化、整合与变动过程。概言之,本文将透过族群、地理空间与文化象征三者的历史进程来对"南岭民族走廊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作出简要回答。
刘秀丽
关键词:族群
从四大民瑶看明清以来“南岭走廊”的族群互动与文化共生被引量:13
2010年
作为南岭民族走廊上的一支特殊族群,明清时期湖南江永的四大民瑶承担着扼守湘桂边界的军事重任,与周边的汉族土人、广西境内的"远瑶"等族群形成持续的互动,在族群互动中不断吸纳和采借周边族群的文化元素并生成了自身的民瑶文化,各族群在互动中形成文化上的共生。
刘秀丽
关键词:族群互动文化共生
阎连科小说中的乡土特质——《受活》文本分析
2012年
从独特的叙述风格、迥异的乡土理念以及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批判和重置三个角度来探讨《受活》中的乡土特质,并由此阐发阎连科的乡土理念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和精神意趣。
刘秀丽徐径
关键词:受活乡土文学现实主义
在“逃离”与“加入”之间:从“吴将军”传说看山地族群的国家认同被引量:6
2018年
"吴将军"传说在位于南岭走廊的山地族群"民瑶"当中广泛流传,其以"生要护朝,死要护瑶"为主旨,故事情节则经历了由顺服到反抗、最终反抗失败而服膺于朝廷的曲折过程。这则传说与"民瑶"自身的历史叙事形成互文关系:"民瑶"等山地族群自宋代以来"叛服不常",明朝在南岭设立卫所之后,叛乱才逐渐平息;清朝时,"民瑶"建立起一套"叛乱—平叛"历史叙事以对应这段历史事实,而这正与吴将军传说的"顺服—反抗—顺服"叙事相呼应。吴将军传说与地方历史叙事显示出边缘山地族群对中央王朝的矛盾认知,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介于华南学派所称的"加入"与斯科特所称的"逃离"之间的一种充满矛盾和张力的策略性共存关系。
刘秀丽
关键词:国家认同南岭走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