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海宁

作品数:25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心肌
  • 4篇综合征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慢性
  • 3篇凋亡
  • 3篇心肺
  • 3篇心肺复苏
  • 3篇心肌梗死
  • 3篇中毒
  • 3篇综合征患者
  • 3篇细胞凋亡
  • 3篇慢性肺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3篇核细胞
  • 2篇单个核细胞
  • 2篇单个核细胞凋...
  • 2篇心病

机构

  • 17篇中山大学附属...
  • 7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井冈山学院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5篇叶海宁
  • 19篇马中富
  • 16篇詹红
  • 15篇梁艳冰
  • 10篇熊艳
  • 9篇唐皓
  • 7篇荆小莉
  • 6篇廖晓星
  • 5篇关开泮
  • 5篇李玉杰
  • 4篇廖晓星
  • 4篇唐浩
  • 4篇曾春
  • 3篇唐皓
  • 3篇李欣
  • 2篇荆小丽
  • 2篇陈娟
  • 2篇何祥梁
  • 2篇熊艳
  • 2篇曾春

传媒

  • 7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临床医学
  • 2篇新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米力农治疗肺心病心衰106例临床观察
2000年
为了解米力农对肺心病心衰的临床效应 ,选择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病人 2 1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10 6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米力农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用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 ,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呼吸困难、肺部湿音、水肿、血压、心率及肝脏等变化 ,并注意可能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经米力农治疗后 ,心肺功能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达 94 34%。与同期对照组病人相比 ,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提示米力农治疗肺心病心衰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少 ,是一种疗效迅速、效果较好的理想的强心药物。
叶海宁宋小宁廖晓星马中富李玉杰荆小莉关开泮詹红李锦华阮慧芬
关键词:米力农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药物疗法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 O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C s)凋亡及其B cl 2和p53的mRNA表达。方法M ODS患者25例为M ODS组,18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患者确诊48 h内及正常对照组的PBM C s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PBM C s B cl 2和p53的mRNA表达。结果M ODS患者PBM C s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4±9.2)%比(15.9±6.8)%,P<0.01〕;M ODS组的PBM C s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40±0.096)个/高倍视野比(0.235±0.028)个/高倍视野,P<0.05〕。M ODS组PBM C s的B cl 2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11±0.09比0.19±0.06,P<0.05);p5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45±0.09比0.25±0.12,P<0.05)。结论M ODS患者PBM C s凋亡异常增高,B cl 2 mRNA表达下调,p53 mRNA表达上调。提示M ODS患者存在细胞凋亡异常,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异常。
梁艳冰陈娟马中富唐皓叶海宁熊艳詹红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凋亡BCL-2
国产与进口环丙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对比国产环丙沙星与进口环丙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6例,按使用国产环丙沙星(商品名悉复欢,广州产)还是进口环丙沙星(商品名西普乐,德国产)治疗分为国产组和进口组,各48例。比较2组的疗效、细菌清除率、未清除菌株组成、体外药敏试验的敏感菌百分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国产组和进口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体外药敏试验的敏感菌百分率分别为88%和90%、88%和88%、92%(37/40)和95%(40/4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组与进口组未清除菌株比较、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环丙沙星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未清除菌株组成、体外药敏试验的敏感菌百分率及不良反应与进口环丙沙星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且药物来源充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李德栋何祥梁叶海宁詹红熊艳荆小丽唐浩梁艳斌李玉杰
关键词:环丙沙星疗效观察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清除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分析急诊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或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infectiveatypicalpneumonia ,IAP)患者的临床资料 ,了解其特征。方法 统计SARS患者的年龄分布和总体发病趋势 ;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对照 ,分析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 6 4例SARS患者中 2 1~ 4 0岁年龄段占 4 3 75 %。在出现SARS疫情后 31~ 5 0d病例数达高峰 ,全过程约 4个月。SARS患者临床表现的前 3位为发热、咳嗽和咯稀白痰 ,约 2 /3患者无肺部体征。X线胸片病变进展较快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 ,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以及具有传染性为SARS的临床特点。结论 SARS患者在年龄分布、发病趋势、临床表现、X线胸片、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以及传染性等方面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有所不同 。
廖晓星关开泮马中富林贤寿詹红荆小莉梁艳冰唐皓叶海宁熊艳李欣曾春金小岩谭泽辉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AP
SIRS与MOD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环氧化酶与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环氧化酶(COX)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8例符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提出的SIRS和MODS诊断标准患者,其中SIRS组13例,MODS组15例,另以与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BMCs中COX2含量与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 AH)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法检测PBMCs中COX2与PAF AH的mRNA表达。结果MODS组患者PBMCs中COX2含量、PAF AH活性及两者的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IRS组(P均<0.05),正常对照组与SIRS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死亡患者高于存活患者(P均<0.05);3组PBMCs中COX2含量与PAF AH活性间呈正相关关系(r=0.329,P<0.05)。死亡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氧合指数与存活患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血糖、血肌酐则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5和P<0.01),CO2总含量(TCO2)、动脉血pH值均明显低于存活患者(P均<0.01)。结论COX2与PAF AH参与了MODS的发病过程,而且可作为判断SIRS与MODS预后的参考指标;血糖、肌酐、TCO2、pH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其他参考指标。
唐皓熊艳李玉杰詹红彭延文荆小莉梁艳冰叶海宁马中富
关键词:环氧化酶-2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分析
2000年
叶海宁廖晓星马中富邓应宏
关键词:纳洛酮乙醇中毒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TB_4与PAF-AH改变的意义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白三烯B4(LTB4)与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55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LTB4含量与PAF-AH活性,与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并比较它们与患者空腹血糖、HbAlc和空腹胰岛素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LTB4含量(864.69±202.67)ng/L与健康对照组(353.31±120.93)n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AF-AH活性(9.36±3.14)!mol/min·L与健康对照组(6.11±1.23)!mol/min·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FBG(12.54±4.94)mmol/L、HbAlc(10.23±3.13)%和空腹胰岛素FINS(10.9±11.1)mU/L与外周血LTB4含量和PAF-AH活性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均<0.01),患者外周血LTB4含量与PAF-AH活性之间也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炎症反应,血清LTB4与PAF-AH活性明显升高,提示它们可能共同参与了初发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之一。
夏碧文唐皓梁艳冰叶海宁马中富熊仕秋
关键词:2型糖尿病白三烯B4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东菱克栓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及预后的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DF-521)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24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给以常规抗感染、祛痰、解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低流量吸氧抗心衰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再加用东菱克栓酶,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并随后观察治疗后12周内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再次入院次数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大于对照组(75%),(P<0.05);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常规组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明显好转(P<0.05)。常规组并发脑梗塞(7/124)明显高于治疗组(1/124)(P<0.05)。结论东菱克栓酶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血气分析改善均有良好的效果,可作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詹红马中富关开泮梁艳冰叶海宁唐浩荆小莉李玉杰廖晓星
关键词:肺心病东菱克栓酶
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心肌细胞βAR密度关系及在CPR过程中的演变规律
2003年
【目的】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心肌细胞膜上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密度的相关性,及βAR 在心跳骤停(CPR)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电击致室颤的猪48头及18例进行心脏手术的病人,取心室肌组织及外周血,同时对10例冠心病心跳骤停病人在 CPR 过程中取外周血,用放射性配基法测定其心肌组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βAR 密度。【结果】①无论猪或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其心肌细胞膜βAR 密度之间的散点图呈直线状分布;②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845,P<0.001,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0.002527X+0.726(猪);r=0.641,P<0.01,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0.002535X-11.380(人);③心跳骤停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βAR 密度随复苏时间的延长呈依次递减的趋势。【结论】猪或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心肌细胞膜上βAR 密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及利用这一相关性原理所得出的心跳骤停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βAR 密度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于反映心肌细胞βAR 密度的变化规律,从而指导实验性及临床上的药物研究。
王彤黄子通叶海宁蒋龙元邓义军黄至斌
关键词:Β肾上腺素能受体淋巴细胞心肌细胞心肺复苏
急诊观察区338例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诊断探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急诊观察区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2001年4月~2005年5月338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由急诊内科医生详细记录患者入院后热型,伴发症状及用药情况,并按单一器官损害或与多器官损害(涉及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病变)分组。结果338例患者中317例(93.7%)最终明确诊断,21例(6.2%)诊断未明。诊断明确的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207例(61.2%);结缔组织病、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分别为47例(13.9%)、61例(18.0%);21例(6.2%)未明原因。发热伴多器官损害患者178例(52.6%),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脓毒症休克伴有100%的多器官损害,而红斑狼疮、淋巴瘤分别有16/18、18/21例伴有多器官损害。结论重视不同地区不明原因发热情况,仔细的病史采集、详细的体格检查,有效的实验室辅助检查,并结合患者的地区来源,对早期做出诊断及减少多个器官损害至关重要。
詹红马中富关开泮梁艳冰叶海宁熊艳唐浩李玉杰荆小莉李欣廖晓星
关键词:发热原因未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