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绍辉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房
  • 6篇房颤
  • 5篇导管消融
  • 5篇心房颤动
  • 5篇消融
  • 4篇导管
  • 3篇长程
  • 3篇持续性
  • 2篇持续性房颤
  • 1篇导管消融治疗
  • 1篇心房颤动导管...
  • 1篇心房纤维化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型心
  • 1篇血清
  • 1篇血清TGF-...
  • 1篇遗传学
  • 1篇右心
  • 1篇右心房

机构

  • 6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姜伟峰
  • 6篇吴绍辉
  • 5篇徐楷
  • 5篇刘旭
  • 4篇王远龙
  • 4篇周立
  • 3篇张晓栋
  • 3篇赵亮
  • 3篇张道良
  • 1篇刘玉岗
  • 1篇仇兴标
  • 1篇顾俊
  • 1篇马建伟

传媒

  • 3篇国际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孤立性心房颤动致病基因TBX20新突变的发现及功能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寻找孤立性心房颤动(房颤)致病基因TBX20新突变并研究其功能。方法:测序分析182例孤立性房颤患者和236名无房颤对照者的TBX20基因,以发现新的致房颤突变。克隆人TBX20基因,构建野生型TBX20表达质粒,通过定点诱变制备突变型TBX20表达质粒,借助脂质体将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研究突变体的功能特性。结果:在1例散发性孤立性房颤患者中发现TBX20基因新突变,即NM_001077653.2:c.706A>T;p(.Lys236*)突变。该突变不存在于其他孤立性房颤患者和对照者。功能研究显示突变型TBX20对靶基因KCNH2的转录激活作用丧失。结论:TBX20基因功能障碍可能是部分房颤患者的分子病因,这对房颤的精准防治有潜在临床意义。
张道良李宁姜伟峰吴绍辉仇兴标杨奕清
关键词: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转录因子
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策略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比较导管消融治疗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不同消融策略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入选240例于上海市胸科医院房颤诊治中心接受三维标测系统( Carto)指导下的导管消融治疗的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男138例,女102例。随机分为3组,A组:80例患者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 CPVA)及心房碎裂电位( CFAE)消融,B组:80例患者行CPVA+CFAE+左心房线性消融,C组:80例患者行CPVA+CFAE+左心房线性消融+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消融后未能转复窦性心律患者均行直流电复律。消融术后随访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评价疗效,比较3组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导管消融术,平均随访(36±7)个月,单次消融后成功率 A 组37.5%、B组52.5%、C组55.0%,多次消融后成功率A组60.0%、B组75.0%、C组76.3%( P〈0.05)。各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在CPVA+CFAE的基础上行左心房线性消融有助于提高成功率,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效果不确切。
徐楷刘旭王远龙周立赵亮姜伟峰张晓栋吴绍辉张道良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线性消融
长程持续性房颤与上腔静脉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与上腔静脉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10例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均行射频消融术。在术中通过标测导管评估与房颤维持相关的上腔静脉的情况。结果:仅2例(0.95%)患者长程持续性房颤被证实与上腔静脉有关。至术后12个月随访结束时,126例(60.00%)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其中112例患者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房颤复发组患者右心房扩大的比例较高(65.48%对48.41%,P=0.02),房颤持续时间更长[(75.12±46.42)个月对(44.30±34.82)个月,P<0.05],左心房内径更大[(49.20±5.97)mm对(45.04±5.31)mm,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房内径和房颤持续时间是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很少检测到房颤与上腔静脉有关,行射频消融术时没有必要行经验性的上腔静脉电隔离。
张道良徐楷王泽呈姜伟峰邹广琛吴绍辉刘旭
关键词:心房颤动上腔静脉导管消融
已达到消融终点的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已达到消融终点的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达到消融终点的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256例,消融终点定义为双侧肺静脉电隔离,二尖瓣峡部和左心房顶部线性消融双向阻断且碎裂电位消失。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房颤复发组(n=43)和无复发组(n=213)。通过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探讨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经过(19.5±3.6)个月随访,与无复发组相比,房颤复发组患者右心房内径较大,为(53.31±6.55)mm 对(48.74±5.87)mm;房颤持续时间较长,为(81.83±45.75)个月对(53.16±40.23)个月;左心房内径较大,为(49.85±6.82)mm 对(46.77±5.83)mm,P 均<0.01。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发现,左心房内径增大(OR=1.01,95%CI:1.01~1.28,P <0.05),右心房内径增大(OR=2.85,95%CI:1.15~7.03,P <0.05)、房颤持续时间延长(OR=1.01,95%CI:1.01~1.02,P <0.05)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除左心房内径和房颤持续时间外,右心房内径增大也是已达到消融终点的长程持续性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绍辉赵亮姜伟峰王远龙刘玉岗周立张晓栋徐楷刘旭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右心房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入选2005年至2012年共57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采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引导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术,附加二尖瓣、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及左心房碎裂电位消融以改良基质。结果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导管消融术,平均手术时间(192±36)min,X线曝光时间(28±8)min,随访时间(3.1±2.0)年,单次消融成功率42.1%,多次消融成功率61.4%,其中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消融成功率36.4%,非梗阻性患者成功率67.4%(P=0.031)。结论环肺静脉消融结合基质改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在有经验的治疗中心安全有效。
周立马建伟刘旭赵亮姜伟峰顾俊王远龙张晓栋吴绍辉徐楷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肥厚型心肌病
血清TGF-β1和CTGF水平对长程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清TGF-β1和CTGF的水平对长程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92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根据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采集健康人群血清作为对照组(n=30)。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入选患者和对照组血清TGF-β1和CTGF水平。结果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房颤未复发组(n=48)与房颤复发组(n=4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房颤未复发组与房颤复发组血清TGF-β1与CTGF水平均显著升高;房颤复发组血清TGF-β1水平较房颤未复发组明显增加;房颤复发组中血清TGF-β1与CTGF水平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TGF-β1水平与房颤持续时间是长程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清TGF-β1与CTGF水平明显升高;房颤复发组血清TGF-β1水平升高更显著,且其与CTGF水平呈负相关;血清TGF-β1水平和房颤持续时间对长程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有预测价值。
张道良邹广琛周立姜伟峰王远龙吴绍辉徐楷刘旭
关键词:CTGF心房纤维化导管消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