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周协和

周协和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病理
  • 4篇临床病理
  • 4篇临床病理分析
  • 4篇病理分析
  • 3篇乳腺
  • 3篇子宫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病理学
  • 2篇乳腺癌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病变
  • 1篇性病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性
  • 1篇腋窝
  • 1篇腋窝淋巴结
  • 1篇腋窝淋巴结清...
  • 1篇腋窝淋巴结清...

机构

  • 8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安庆市石化医...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10篇周协和
  • 6篇方智淑
  • 3篇张娜
  • 2篇张前进
  • 2篇裴俊烽
  • 1篇张涛
  • 1篇章健
  • 1篇张黎
  • 1篇陈柏庆
  • 1篇胡伯年
  • 1篇胡国明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初孕剖宫产后再次早孕不同流产方式的探讨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初孕剖宫产后再次早孕的最佳流产方式。方法:对166例初孕剖宫产术后再次早孕妇女的不同流产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A(药物流产术)、B(药物流产后立即清宫术)、C(B超监护下无痛人流术)3组。结果:A组的流产成功率最低为80.9%,出血量多为(50.3±10.5)mL,流血时间较长为(13.4±3.6)d,与B[100%、(10.8±3.7)mL、(6.6±1.7)d]、C[98%、(8.5±2.7)mL、(7.1±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组术后感染率(14.7%)亦高于B(2.1%)、C(2%)两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中度腹痛的发生率(41.7%)较A(13.2%)、C(0)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孕距剖宫产的时间2年以内的以药流即刻清宫为主,2年以上的以无痛人流为主(P<0.01)。结论:初孕剖宫产术后2年内的瘢痕子宫早孕宜首选药流后立即清宫术,2年以上的早孕以B超监护下无痛人流术为最佳流产方式。
方智淑周协和张娜
关键词:剖宫产术再次妊娠流产方式
46例子宫腺肌病临床病理分析
2001年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误诊的原因,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分析 46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46例子宫腺肌病中病经25例(54 35%),月经异常31例(67.39%),子宫增大43例(93.48%),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24例,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52.17%,B超诊断腺肌病22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47. 83%。结论临床、病理及其它技术部门的密切配合,能提高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水平。
周协和方智淑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临床病理学
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特点和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特点及对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诊治意义。方法:对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286例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86例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中,以围绝经期妇女多见[223例(77.97%)]。子宫内膜增生的类型以单纯性增生为主共192例(67.13%),复杂性增生65例(22.73%),单纯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5例(1.75%),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24例(8.39%)。在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中,围绝经期妇女(93.1%)显著高于生育期(P<0.05)。结论:准确理解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特点及对病变的综合分析是明确诊断和正确治疗的关键。
周协和方智淑
关键词: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病理学
乳腺乳头状癌38例病理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对乳腺乳头状癌(SPC)的免疫表型特点、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SPC伴或不伴有浸润的38例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大体和组织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选用抗体包括CK、P63、E-cadherin、CD56、Syn、CgA、ER、PR、HER-2、P53、KI-67等。结果 该病好发老年女性,平均发病年龄63.2岁,乳头血性溢液为常见症状。在腋窝淋巴结清扫28例中有13例检出癌转移,均为前哨淋巴结。镜检所有标本均见到实性乳头状病变,12例伴有黏液分泌,20例伴发浸润癌。肿瘤基底型CK表达阴性,乳头轴心肌上皮均有部分表达但不完整或不连续,个别呈灶性,神经内分泌标记至少1-2项成片阳性表达,KI-67平均阳性9.6%。ER、PR肿瘤细胞大部分阳性,HER-2大部分阴性。结论 乳腺SPC是一种低级别的乳腺导管内癌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好发于老年女性,有独特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部分SPC进展为神经内分泌癌,多项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及随访显示SPC具有较为惰性的生物学行为和良好的预后。
周协和
关键词:乳腺肿瘤
乳腔镜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病理形态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临床上,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是乳腺癌根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确定临床分期、决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conventionally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CALND)的并发症较多,可达5%~20%闭。近年来,乳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mastoscopic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MALND)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增多,该技术使用溶脂液溶解腋窝部的脂肪,并抽吸出(即吸脂法),在腋窝部创建了特殊的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从而清晰地暴露出腋窝的解剖结构及完整的腋窝淋巴结。
裴俊烽金冬春张前进周协和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乳腔镜乳腺癌患者病理形态判断预后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子宫颈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妇女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情况结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对子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6例HPV检测及TCT检查有异常的宫颈病变患者结合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病变在25~35岁最多,而CINⅡ、CINⅢ及鳞状细胞癌(SCC)在>35岁高发;随着宫颈病变的逐渐加重,在炎症、CINⅠ、CINⅡ以上及SCC 3组中HPV感染呈上升趋势,分别为54.2%、74.6%、96.7%,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T与病理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76.4%、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88.9%、SCC100.0%,HPV与TCT,阳性诊断符合率炎症10.3%、CINⅠ54.2%、CINⅡ82.9%、CINⅢ93.3%、SCC100.0%,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HPV和TCT均为阳性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V感染检测结合TCT检查更能有效准确诊断子宫颈病变,对探讨宫颈病变的进展和宫颈癌的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周协和方智淑张娜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子宫颈疾病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立体定位的研究
周协和张黎张涛张前进章健胡伯年胡国明裴俊烽金冬春陈柏庆
1、明确乳腔镜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分布规律,为临床直接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提供参考。2、评价应用乳腔镜技术行乳腺癌液窝淋巴结清扫的无瘤操作要求。3、通过检测乳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后腋窝液化脂肪及冲洗液中脱落细胞,为诊断...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诊断
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46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的病因与诊断。方法分析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468例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良性病变致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占74.15%(347/468),非器质性病变占16.03%(75/468),恶性病变占9.83%(46/468)。子宫内膜癌与子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年龄的增长,恶性病变发生率逐渐上升,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下的非器质性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50岁以上,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性病变是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宫腔镜辅助诊断性刮宫、活检是诊断异常阴道流血的较好方法,子宫内膜及子宫颈等组织活检的病理诊断,不同期子宫内膜的判断,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方智淑周协和
关键词: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
12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病理分析
2001年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理学特征及临床治疗。方法:对12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资料的分析、随访及光镜下形态学特征的研究。结果:临床上12例均有颈部淋巴结肿大,6例伴有发热。组织学上病变区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及组织细胞增生、吞噬碎片,非病变区结构尚存。12例对症治疗好转,随访未见复发。结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自限性特殊类型淋巴结炎,不需抗炎治疗,只需支持对症治疗。
周协和
关键词: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组织病理学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盆腔炎症关系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及与盆腔炎症发生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对258例盆腔炎症患者和60例健康妇女进行了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属培养,采用支原体属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检测,分析两者支原体属感染率的差异。结果盆腔炎症患者中支原体属感染率为76.7%,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支原体属感染中以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率最高为49.6%,其次是Uu和人支原体(Mh)混合感染率为21.3%,Mh感染率最低为5.8%;盆腔炎症妇女Uu和Uu+Mh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u在盆腔炎症患者中的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分别为<30岁年龄组65.3%,30~40岁年龄组38.5%,>40岁年龄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各年龄组Mh和Uu+Mh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盆腔炎症发病与支原体属感染有关,Uu感染为盆腔炎症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临床应高度重视年轻盆腔炎症患者的支原体属培养与药敏检测,以便有效治疗和预防盆腔炎症。
方智淑周协和张娜
关键词:支原体属盆腔炎症性疾病女性生殖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