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晴

作品数:41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5篇历史地理
  • 7篇经济管理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生态
  • 9篇珠江三角
  • 9篇珠江三角洲
  • 7篇鱼塘
  • 7篇桑基鱼塘
  • 7篇嘉湖平原
  • 6篇农业
  • 5篇景观
  • 4篇植物
  • 4篇排瑶
  • 3篇湿地
  • 3篇梯田
  • 3篇农业生态
  • 3篇民国
  • 3篇民国时期
  • 3篇景观特征
  • 3篇聚落
  • 3篇河网
  • 3篇洪涝
  • 3篇蚕桑

机构

  • 22篇广州地理研究...
  • 11篇复旦大学
  • 1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41篇周晴
  • 3篇王洋
  • 2篇温美丽
  • 2篇龚蔚霞
  • 2篇吴旗韬
  • 2篇张虹鸥
  • 2篇杨龙
  • 2篇吴康敏
  • 1篇王建革
  • 1篇潘晓云
  • 1篇李平日
  • 1篇宫清华
  • 1篇张玉玲
  • 1篇衷海燕
  • 1篇陈伟莲
  • 1篇叶玉瑶
  • 1篇郑艳伟
  • 1篇黄康有
  • 1篇彭环环
  • 1篇何小武

传媒

  • 5篇中国农史
  • 3篇中国历史地理...
  • 2篇农业考古
  • 2篇热带地理
  • 2篇民俗研究
  • 2篇产业与科技论...
  • 2篇地方文化研究
  • 1篇自然科学史研...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社会科学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古今农业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风景园林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历史地理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渔业强省的思考被引量:8
2019年
推进广东省渔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渔村振兴战略,建设广东海洋强省的重要支撑。文章从优化渔业发展战略布局、提升养殖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推动渔业全产业链的融合4个角度提出了促进广东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建议,为广东省渔业发展提供决策建议。研究表明,夯实渔业生产基础,实施质量兴渔战略,构建渔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是推进广东省现代海洋渔业发展重要内容。结合广东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未来广东省要进一步优化渔业发展空间战略格局,打造珠三角都市特色养殖区、粤东西特色鱼虾养殖区和北部生态特色养殖区3个各具特色的养殖区,建设沿海海水养殖优势带、西江和北江下游淡水养殖优势带、东江下游淡水养殖优势带。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强化渔业养殖、加工和贸易协调发展。
吴旗韬陈伟莲陈伟莲张虹鸥张虹鸥
关键词:渔业发展
中国南部基塘区农业模式的变迁与凤眼蓝的入侵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探究凤眼蓝(别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入侵中国南部基塘区的主要原因,对历史文献与档案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凤眼蓝在中国大陆的出现早于1930年。1911年后,凤眼蓝曾入侵浙江省杭嘉湖平原水网河道。凤眼蓝也是1911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十分常见的水生植物。1911–1980年,基塘农业是浙江省的杭嘉湖地区和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农业经营模式,凤眼蓝在这两个地区都曾被用作有机肥。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长江流域曾推广凤眼蓝栽培技术,对凤眼蓝进行了大规模的养植,但1950–1980年的广积肥运动控制了凤眼蓝的繁殖速度和规模。1980年以来,基塘地区成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区域,传统的循环农业经营模式普遍被废弃,同时,基塘区河网湿地水文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凤眼蓝入侵中国南部基塘区的主要原因。
周晴潘晓云
关键词:生物入侵凤眼蓝杭嘉湖平原桑基鱼塘珠江三角洲
宋元时期江南运河对嘉湖平原圩田体系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嘉湖平原传统的圩田开发过程形成的农业模式是中国经典的生态农业模式的代表,其中湖州的桑基鱼塘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SH),通过对本区域内圩田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嘉湖平原的圩田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宋元时期嘉湖平原地区沼泽地开发过程中形成以江南运河为主干河道的河网,以运河为框架进行了圩田水利的开发。宋元时期根据嘉湖平原内部的地势与水环境差异,北部形成以荻塘运河为中心的溇港圩田开发模式,中部形成以运河和塘河为中心的围田开发模式,南部以湖杭运河和杭嘉运河为中心形成桑基鱼塘和桑基稻田圩田体系。
王建革周晴
关键词:嘉湖平原江南运河桑基鱼塘
河网、湿地与蚕桑
嘉湖平原区北濒太湖,大面积的平原地区是汉唐以后通过围垦太湖南缘低地而形成。本文以嘉湖地区位于太湖南部的低洼平原为中心,解析9到17世纪嘉湖平原从湖沼湿地生态系统向以蚕桑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态系统转变的动态历史过程。 论文内...
周晴
关键词:嘉湖平原湿地水利植物蚕桑
文献传递
我国生态农业历史中利用植物辅助效应的实践被引量:3
2016年
我国有着悠久的生态农业历史,农、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种间关系被关注最多。种间关系主要有3种,即竞争、辅助和中性。过去,竞争关系是被研究最多的一种。近20年来,辅助关系逐渐受到重视并被引入主流生态学理论中。本文分析了这些经验记载的生态学机理,其中描述最多的是植物幼苗的遮阴以及土壤养分的改良(豆科植物固氮作用)。此外,在缓冲极端温度(夏季高温以及冬季低温)、减少杂草竞争、防止动物捕食、减少水分胁迫等方面也有少量记录。我国古代不仅有利用两种植物种间辅助效应的丰富记载,还有利用多种植物综合和复合的种间辅助关系,以及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构建生态系统的记载。特别是华南地区具有利用多种植物与动物间关系来构建基塘生态系统、复合果园生态系统、茶园生态系统等方面传统经验的记载。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植物间辅助效应的记载,并对其进行科学研究,是生态学中非常有价值的课题。因此,本文从社会-生态记忆的角度,对古代文献中关于植物间辅助效应的记载进行梳理与分析,希望引起学界同仁对这些传统经验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现代生态学的实验方法验证这些记载的真实性与适用性,为生态恢复、生态农业、现代林业及生态系统管理等提供有益的借鉴。
周晴孙中宇杨龙温美丽
关键词:生态农业种间关系
排瑶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的空间分布与景观特征
以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八排瑶油岭村为例,以排瑶传统聚落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性研究、历史文献分析、地理信息分析等方法,研究排瑶传统聚落空间格局特点、景观组成要素及功能。结果表明:①排瑶的大型聚落主要分布在涡水河流域及其支流...
周晴
关键词:排瑶传统聚落刀耕火种梯田
近代珠江干流河道演变特征研究——基于近代英国所绘海图被引量:3
2018年
英军海图准确记载了近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貌变化以及与其相关的人类围垦活动等,是研究近代珠江三角洲历史地理变迁的重要资料。本文分析了近代英军海图中珠江三角洲海图的基本特点,选取1883—1936年间绘制出版的英军海图,对相关海图内容进行数字化与可视化处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广州城至萝岗东江口、狮子洋东江口至虎门、伶仃洋万顷沙一带的珠江主干河道变化特点,以及珠江前、后航道以及狮子洋的水深及冲淤变化。
黄普基周晴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
环境、技术与选择——南宋时期湖桑的形成被引量:3
2012年
湖桑是起源于杭嘉湖地区的桑树群体品种。杭嘉湖地区众多地方品种的形成始于南宋时期。湖桑适于在杭嘉湖平原低湿环境中种植,南宋时期杭嘉湖平原圩田开发过程中湖桑已得到了普遍种植。湖桑苗的育成时间长,技术环节多,南宋时期杭嘉湖地区的人们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控制桑的树形与枝条的定向生长,并将具有优良变异性状的枝条进行嫁接繁殖。湖桑的形成与杭嘉湖地区长期使用的精细桑树种植技术与桑园管理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周晴
关键词:湖桑杭嘉湖平原南宋生态环境
珠江三角洲沙田系统经营的传统生态模式与潮汐灌排技术
2023年
珠江三角洲的沙田系统不仅有其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沙田的开发中还有许多适应河口环境进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开发的历史经验。本文对清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河口区沙田经营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进行研究。在沙田经营中,有着基于河口潮汐滩涂生态演替、河口潮汐水文环境特点与河口生物多样性方面一定程度的科学认识与利用。这些地方性知识与技术,对今天珠江三角洲河口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仍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周晴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生态模式
明末清初嘉湖平原的专业化桑园及其生态经济环境被引量:1
2009年
明末清初的嘉湖平原由于内部微地形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以崇德、桐乡为中心的专业桑园集中区域,产生了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专业化桑园经营模式。专业化桑园的形成,是高度繁荣的蚕业经济对嘉湖平原内部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专业化桑园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的地貌景观带来很大程度的改变。
周晴
关键词:嘉湖平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