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琼

作品数:136 被引量:375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农业科学
  • 18篇生物学
  • 13篇经济管理
  • 12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6篇红麻
  • 29篇不育
  • 28篇雄性不育
  • 25篇细胞质
  • 25篇细胞质雄性不...
  • 25篇胞质雄性不育
  • 24篇不育系
  • 23篇雄性不育系
  • 20篇细胞质雄性不...
  • 20篇胞质雄性不育...
  • 12篇保持系
  • 11篇杂交
  • 10篇植物
  • 10篇不育细胞质
  • 9篇选育
  • 9篇栽培
  • 9篇基因
  • 8篇杂交种
  • 5篇性状
  • 5篇玉米

机构

  • 130篇广西大学
  • 10篇广西药用植物...
  • 9篇广西财经学院
  • 5篇仲恺农业技术...
  • 4篇广西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景德镇陶瓷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 1篇广西亚热带生...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32篇周琼
  • 41篇周瑞阳
  • 22篇陈鹏
  • 19篇廖小芳
  • 18篇赵艳红
  • 17篇周步进
  • 17篇黎桦
  • 12篇谢义林
  • 11篇李刚
  • 9篇李正文
  • 8篇周厚高
  • 8篇盛玉萍
  • 8篇何冰
  • 8篇黄勇荣
  • 6篇王爱勤
  • 6篇胡姗姗
  • 6篇陈鹏
  • 6篇裴艳艳
  • 5篇黄玉源
  • 5篇唐向民

传媒

  • 8篇广西植物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广西农业生物...
  • 5篇南方农业学报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农村经济与科...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北方园艺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广西大学学报...
  • 2篇科技风
  • 1篇特种经济动植...
  • 1篇种子
  • 1篇玉米科学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1篇2017
  • 5篇2016
  • 12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11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方高校区域性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西为例
高等教育国际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地方高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地方高校应顺应这一趋势,及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区域性国际化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含...
周琼
关键词:地方高校
文献传递
红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及杂交F_2代越冬期间抗寒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及杂交F2代为材料,鉴定其越冬期间,在自然低温胁迫条件下的抗寒性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经平均5.76℃连续15 d的自然低温胁迫后,不育系L23A和P3A的抗寒性明显强于其对应的保持系;在L23A/福红992杂交F2代植株中,不育株的抗寒性也明显强于可育株;(2)不育系L23A和P3A茎皮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均高于保持系,而L23A和P3A的相对电导率比相应的保持系都小;(3)在L23A/福红992杂交F2代植株中,不育株茎皮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高于可育株,相对电导率低于可育株,其抗寒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表现出与不育系、保持系相同的变化规律。
周琼李正文周瑞阳
关键词: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抗寒性
壮药材铜锤玉带草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建立壮药材铜锤玉带草的质量控制方法,为该药材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经验、显微、理化定性定量方法对铜锤玉带草药材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检查、浸出物、齐墩果酸含量等项目进行检测,并制定相应质量控制标准。结果:该药材性状、显微和薄层鉴别方法具有专属性,10批样品水分平均为11.05%;总灰分平均为13.78%;酸不溶性灰分平均为2.96%;醇溶性浸出物平均为16.60%,齐墩果酸含量平均为0.131%。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铜锤玉带草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结论:建立的铜锤玉带草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可有效控制该药材的质量。
苏青黄瑞松周琼陈春妤
关键词:齐墩果酸TLCHPLC
靖西珍稀药用植物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生态解剖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广西靖西珍稀药用植物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为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及电镜扫描技术,研究其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其叶为等面叶,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分布并具较发达的角质膜,下表皮气孔较多、孔下室发达且角质膜多具乳突状疣体,上下表皮内方都均匀分布成束的机械组织,侧脉中木质部与韧皮部呈横向平列关系。老根由发达的栓化层、皮层和维管柱组成;且皮层薄壁组织中散生大量次生周木维管束。老茎的结构由外至中央依次为栓化层、皮层、形成层及散布有维管束的基本组织;在基本组织中的初生外韧维管束散布在近茎中央的基本组织中,次生周木有限维管束则在形成层与初生维管束之间散布,皮层中无维管束分布。产于广西靖西的剑叶龙血树其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与岩溶石山的干旱、高温和瘠薄的生态环境相适应,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周琼黎桦谢义林李刚
关键词:剑叶龙血树营养器官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背景下凤山县蚕桑产业发展探究被引量:3
2021年
通过分析凤山县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要从产业衔接、主体衔接、组织衔接、要素衔接、制度衔接5个角度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大背景下,为凤山县的蚕桑蚕业发展提供思路。
梁维忠刘航宁周琼
关键词:蚕桑产业脱贫攻坚有效衔接
甘蔗杂交种子传播甘蔗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及黄叶病的检测(英文)
2015年
【目的】探究甘蔗杂交种子对甘蔗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及黄叶病的传播性,为甘蔗抗病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父本或母本感染花叶病或黄叶病的甘蔗杂交种子样品10份,分别以SCMV、SrMV和SCYLV特异性引物进行一步法RT-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分析。对田间实生苗进行生物学观察,并采用RT-PCR检测其叶片SCMV、SrMV和SCYLV携带性。【结果】经特异性引物检测,10份杂交种子中仅有样品H4显示SrMV阳性,扩增的特异片段大小为828bp,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SrMV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样品H4的SrMV和GenBank中SrMV外壳蛋白序列的自举水平达100%,证实H4样本感染的病毒为SrMV。田间连续45d观察均未发现出现病毒症的甘蔗幼苗;经RT-PCR检测,均未在10个样品实生苗叶片中发现此3种病毒。【结论】甘蔗种子可携带高粱花叶病(SrMV),但未能通过种子传播至实生苗。
周丰静商显坤黄诚华李正文周琼黄伟华雷敬超段维兴李翔林善海
关键词:甘蔗杂交种子花叶病黄叶病
亚马逊百合栽培技术
2005年
亚马逊百合适合作室内观赏植物。介绍了它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以及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周琼王凤兰黄子锋
关键词:栽培技术
一种朱槿纤维快速制片的方法
一种朱槿纤维快速制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剥下的新鲜植物树皮,先用质量百分数为15%‑25%重铬酸钾和8%‑15%硝酸混合液煮沸处理,再加入质量百分数为10%‑15%过氧化氢和50%‑65%醋酸混合液煮沸沸处理,将经处...
周琼裴艳艳辛佳佳陈书权陆志森韦远涛胡姗姗
文献传递
广西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高等教育国际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给地方高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从学校定位、师资交流、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介绍了广西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从广西地方政府和高校2个层面分析了制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因素,并就广西地方高校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步伐提出了基本思路。
黄勇荣周琼韦金凌
关键词:地方高校
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苗期耐冷生理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以7组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为材料,研究在12℃/6℃(昼/夜)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和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持续低温胁迫下,红麻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和SOD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而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则在胁迫9~15d后增加。利用隶属函数法和干物质重2种方法评定红麻材料间耐寒性强弱,发现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是反映红麻耐冷性差异的基本指标,上述2种方法比较红麻耐寒性强弱,其相关性达0.837**。供试的材料组合中耐寒性较强的材料分别是917A/B、722A/B和K03A/B。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红麻耐冷防御措施和低温生理生化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廖小芳周步进杨健陈鹏周琼周瑞阳
关键词:红麻不育系保持系耐冷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