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孙欣

孙欣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小鼠
  • 3篇病毒
  • 2篇单纯疱疹
  • 2篇单纯疱疹病毒
  • 2篇单纯疱疹病毒...
  • 2篇单纯疱疹病毒...
  • 2篇毒性
  • 2篇铁沉积
  • 2篇疱疹
  • 2篇疱疹病毒性脑...
  • 2篇小胶质细胞
  • 2篇脑炎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2篇PC12细胞
  • 2篇MPTP
  • 2篇病毒性

机构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武汉市中西医...

作者

  • 11篇孙欣
  • 7篇吴艳
  • 6篇孙圣刚
  • 5篇乔娴
  • 4篇张敏
  • 3篇梅元武
  • 3篇黄露麒
  • 3篇张蔚
  • 2篇周淑华
  • 2篇刘昌勤
  • 2篇舒章华
  • 2篇刘海滨
  • 1篇方鑫
  • 1篇蒋宇宏
  • 1篇刘仁刚
  • 1篇黄露琪
  • 1篇王芳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Neuros...

年份

  • 2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敏感成像检测帕金森病脑内铁沉积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多个脑结构的相位偏移值,探讨其诊断PD的价值。方法30例PD患者及30名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均在1.5 T MR系统中进行头部检查。采用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获得相位图,测量双侧尾状核、壳核、黑质致密带(substantianigra pars compacta,SNc)、黑质网状带(substantia nigra pars reticulata,SNr)、红核、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额叶白质(frontal grey matter,FWM)及额叶皮质(frontal white matter,FGM)感兴趣区的相位偏移值。结果PD组SNc、尾状核、红核的相位偏移值均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SNr、壳核、CSF、FWM、FGM的相位偏移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测定PD患者脑感兴趣区相位偏移值可估测其脑内铁沉积。
张蔚孙圣刚刘海滨舒章华乔娴孙欣吴艳
关键词:帕金森病磁敏感成像铁沉积
化学合成SiRNA体外对肠道病毒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筛选出对多种肠道病毒具有抗病毒效力的SiRNA序列。方法:比对多种肠道病毒5'端非编码区(NCR),针对其共有序列设计3段SiRNA,分别转染入感染肠道病毒CoxB3,Echo6,和Enterovirus 71的PC12细胞。RT-PCR检测细胞病毒基因表达情况,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细胞生存率。结果:SiRNA序列成功转染入PC12细胞。序列1、序列3SiRNA对CoxB3病毒、Echo6病毒及Enterovirus 71病毒复制具有抑制作用,序列2SiRNA对CoxB3病毒及Echo6病毒具有抑制作用。结论:本实验选择针对肠道病毒5'-NCR区域的共有序列设计的SiRNA能抑制多种常见肠道病毒复制,有望为临床治疗肠道病毒性脑炎、心肌炎提供新的资料。
张敏梅元武周淑华孙欣
关键词:肠道病毒RNA干扰SIRNA
HSV-1感染后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特点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感染小鼠和BV2细胞后,小胶质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特征,探讨BV2细胞可否作为小鼠HSV-1性脑炎模型的小胶质细胞功能的模拟研究对象。方法:24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HSV-1组、黄芪组及地塞米松组(激素组)各6只;BV2细胞分为同样4组。HSV-1组,黄芪组及激素组小鼠颅内注射HSV-1制造小鼠HSV-1性脑炎(HSE)模型,BV2细胞接种HSV-1制造细胞模型。造模成功后,黄芪组及激素组分别用黄芪及激素作用前后,RT-PCR法检查炎性因子(IL-2、IL-4、IL-10、TNF-α及iNOS)mRNA浓度及细胞的变化。结果:BV2细胞与模型小鼠在病毒感染及相关药物作用前后,炎性因子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结论:BV2细胞和Balb/c小鼠脑组织具有相似的免疫反应特性,可作为研究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模型中小胶质细胞功能的模拟对象。
孙欣张敏梅元武周淑华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BV2细胞
Determination of brain iron content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s disease using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maging被引量:1
2009年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phase radians in several cerebral regions betwee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PD) and control subjects, and to evaluate whether iron deposition quantified by 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 is related to the severity of motor symptoms of PD. Methods SWI consisted of both magnitude and phase images from a fully flow-compensated, 3-dimensional and gradient-echo (GRE) sequence. Magnitude and phase data were collected at GE HD 1.5T. The regions evaluated included frontal white matter, grey matter, cerebrospinal fluid, putamen, caudate nucleus (CN), sub- 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SNc), substantia nigra pars reticulata (SNr), and red nucleus (RN). A total number of 42 patients (12 patients without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30 with cognitive dysfunction from mild to moderate degrees) and 30 control subjects were employed in the present study. Results The phase radians of SNc, CN and RN in PD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subjects (P〈0.05). Conclusion The phase radians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brain iron deposition in PD patients, which may be helpful in the diagnosis and longitudinal monitoring of PD.
张蔚孙圣刚蒋宇宏乔娴孙欣吴艳
帕金森病患者脑结构相位偏移值的变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脑结构相位偏移值的变化。方法对30例PD患者应用1.5TMR系统进行头部检查,采用磁敏感成像(SWI)获得相位图,测量双侧额叶白质和灰质、脑脊液、壳核、尾状核、红核及黑质致密带和网状带所画感兴趣区的相位偏移值,并与正常对照组(30名)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黑质致密带、双侧尾状核、红核的相位偏移值明显减低(均P<0.05)。结论PD患者脑内黑质致密带、双侧尾状核、红核部位铁沉积增加,SWI对评估PD患者脑病变部位有一定的帮助。
张蔚孙圣刚刘海滨舒章华乔娴孙欣吴艳
关键词:帕金森病
IGF-1对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250μmol/L的MPP+损伤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实验分组如下:空白对照组、MPP+组,IGF-1+MPP+组和抑制剂组。抑制剂组再分为:(1)空白对照组;(2)MPP+组;(3)IGF-1组;(4)IGF-1+MPP+组;(5)MPP++LiCL组;(6)IGF-1+MPP++LiCL组。孵育24h后采用AO-EB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孵育4h之后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phospho-GSK-3β蛋白表达。结果(1)100nmol的IGF-1对MPP+处理的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减少了MPP+所致的细胞凋亡。(2)LiCL起到了与IGF-1相似的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3)总GSK-3β含量各处理组没有太大改变,但磷酸化的GSK-3β含量IGF-1组高于与MPP+单独处理组。结论IGF-1可减少MPP+所致的细胞凋亡,其保护作用与上调磷酸化的GSK-3β的表达相关。
黄露麒孙欣吴艳孙圣刚
关键词:IGF-1MPP+PC12细胞凋亡GSK-3Β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MPP^+所致的PC12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PC12细胞变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MPP+损伤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罗丹明123(Rh123)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双氯荧光黄乙酸乙酯(DCF-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pAkt蛋白表达。结果①500μmol/L的MPP+可以导致PC12细胞的存活率下降,凋亡率增加,0.1~10 U/mL的EPO可以使PC12细胞的存活率增加,凋亡率降低,并在1 U/mL时达到最大保护效应;②MPP+导致ROS含量增加、ΔΨm降低;EPO可以抑制MPP+所致ROS和ΔΨm水平的变化;③EPO增加了Akt磷酸化水平,PI3K抑制剂LY294002拮抗了EPO的保护作用和对ROS产生的抑制作用。结论EPO对MPP+损伤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PI3K/Akt通路实现的。
吴艳孙欣方鑫王芳黄露琪刘仁刚乔娴孙圣刚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AKT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在帕金森模型小鼠中的改变特点
2009年
目的观察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动物模型中变化的规律。方法利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建立经典的PD小鼠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GSK-3β在该模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TH免疫染色:MPTP处理后小鼠中脑TH阳性反应明显减少。Western Blot:在腹侧中脑,连续MPTP处理后总GSK-3β和磷酸化的GSK-3β(phosphorylated GSK-3β,p-GSK-3β)均明显升高,然而p-GSK-3β/总GSK-3β比值降低,所以非磷酸化的GSK-3β是增高的。免疫组织化学:MPTP处理后GSK-3β在腹侧中脑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在MPTP处理的小鼠PD模型中,腹侧中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而GSK-3β在该区域特异性的增高,GSK-3β可能参与了中脑神经元的损伤过程。
孙欣吴艳黄露麒乔娴刘昌勤孙圣刚
关键词:帕金森病MPTP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习得性无助大鼠脚底电刺激后海马c-FOS表达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不可逃避的脚底电刺激对习得性无助大鼠海马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方法:28只大鼠分为正常组6只,余22只采用不可逃避脚底电刺激制成习得性无助大鼠(实验组2)和非习得性无助大鼠(实验组1)动物模型,用特异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组与实验组海马神经元c-FOS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2在接受脚底不可逃避电刺激后,海马齿状回区内FOS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实验组1和正常组低(P<0.05),而CA1和CA3区内FOS蛋白表达水平与实验组1和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FOS蛋白可以在基因表达水平反映神经元活性,习得性无助大鼠齿状回c-FOS蛋白表达下调提示该区域可能有细胞活性改变,此变化可能在习得性无助行为中有重要作用。
孙欣刘昌勤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抑郁障碍C-FOS海马
β-catenin在MPTP致C57BL/6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模型腹侧中脑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v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致C57BL/6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模型中β-catenin在腹侧中脑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腹腔注射MPTP制备C57BL/6小鼠帕金森病模型。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8组(n=5):对照组、MPTP 0 d组、MPTP 1 d组、MPTP 2 d组、MPTP 4 d组、MPTP 7 d组、MPTP 14 d组、MPTP 21 d组。在末次注射MPTP后的相应时间点将动物处死,Western blot法检测腹侧中脑磷酸化β-catenin(phosphorylatedβ-catenin,p-β-catenin)以及总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腹侧中脑β-catenin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结果MPTP致伤显著增加了C57BL/6小鼠腹侧中脑总β-catenin蛋白的水平,然而p-β-catenin蛋白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显示MPTP处理后第7天β-catenin蛋白在腹侧中脑各区域黑质网状部(SNr),黑质致密部(SNpc)以及被盖腹侧区(VTA)的表达增多并发生了核转移。结论MPTP所致腹侧中脑区β-catenin蛋白表达增加与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有关。
孙欣吴艳黄露麒张敏
关键词:Β-CATENIN蛋白6-四氢吡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