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长青

作品数:58 被引量:148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辣椒
  • 9篇耕地
  • 6篇施肥
  • 5篇火龙果
  • 4篇适宜性
  • 4篇农业
  • 4篇基于GIS
  • 3篇叶片
  • 3篇栽培
  • 3篇生物量
  • 3篇施氮
  • 3篇水稻
  • 3篇配方施肥
  • 3篇球盖菇
  • 3篇全氮
  • 3篇干物质
  • 3篇SPAD
  • 3篇GIS
  • 3篇测土
  • 3篇测土配方

机构

  • 58篇贵州省农业科...
  • 5篇贵州师范大学
  • 4篇贵州省园艺研...
  • 2篇贵州省亚热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贵州省辣椒研...

作者

  • 58篇孙长青
  • 33篇岳延滨
  • 31篇赵泽英
  • 31篇李莉婕
  • 30篇彭志良
  • 22篇黎瑞君
  • 20篇童倩倩
  • 17篇李裕荣
  • 14篇聂克艳
  • 12篇舒田
  • 8篇王虎
  • 4篇陈之林
  • 3篇文林宏
  • 3篇葛皓
  • 3篇赵宁
  • 3篇张朝君
  • 3篇王瑞永
  • 2篇张宇斌
  • 2篇谢新太
  • 2篇刘荣

传媒

  • 23篇农技服务
  • 18篇贵州农业科学
  • 5篇西南农业学报
  • 4篇耕作与栽培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瓜菜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11篇2016
  • 12篇2015
  • 6篇2014
  • 13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0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施氮水平辣椒地上部全氮含量与冠层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给辣椒精准施肥及其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依据,分析了2个辣椒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地上部分的全氮含量及其与冠层光谱反射率和叶绿素含量(SPA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株全氮含量在适量施氮处理下达最大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全氮含量与叶片SPAD呈极显著相关且相关性减小;冠层光谱反射率在760~1 350nm能较准确地反映地上部分全氮含量和叶片全氮含量,说明通过光谱测定能及时监测辣椒的氮素状况,这为利用作物全氮含量计算施氮量提供了廉价、快速、实时的作物含氮量信息。
岳延滨聂克艳黎瑞君李莉婕孙长青彭志良赵泽英
关键词:辣椒全氮SPAD
贵州石山区春大白菜高效多熟种植模式被引量:2
2022年
高效多熟种植模式是一种合理轮作方式,能有效协调作物间养分和水分的供需关系,减少病虫草害的威胁,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生态环境,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从而有效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为合理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贵州石山区土地利用率,总结贵州春大白菜与其他蔬菜套种的高效多熟种植模式。
黎瑞君孙长青刘炼周麟笔马关鹏吴小波文林宏陈之林李裕荣
关键词:春大白菜
佛手瓜叶片光谱特征与SPAD值估算模型研究
2023年
构建佛手瓜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为实现高光谱技术监测佛手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提供参考依据。利用SPAD-502 PLUS叶绿素仪同步测定佛手瓜叶片的SPAD值,以Field Spec 3地物光谱仪采集佛手瓜叶片光谱数据。对原始光谱去噪处理后经一阶微分变换、倒数对数变换和倒数对数的一阶微分变换提取其特征波段,然后利用红边及绿峰位置构建了SPAD值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误差(RE)对模型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在400~1000 nm波长范围内,佛手瓜叶片光谱特征在可见光区的绿峰波段反射率在22%左右,在近红外区形成高反射率,达到56%左右。通过对原始光谱曲线进行一阶微分变换、倒数对数变换和倒数对数的一阶微分数学变换后,提取出佛手瓜叶片的特征波长分别有520、550、640、650、670、680、700 nm。以单一红边位置与佛手瓜SPAD值建立的模型,r^(2)为0.8142,以此模型进行SPAD值预测,得到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8337,RMSE为2.83,RE为4.36%;以红边与绿峰位置和佛手瓜SPAD值建立的模型,r^(2)为0.8247,同样以该模型进行SPAD值预测,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885,RMSE为2.16,RE为3.43%。构建的红边及绿峰位置的回归预测模型对预测佛手瓜叶片SPAD值是可行的,为佛手瓜生产精准调控、产量评估和科学管理提供必要技术支撑。
舒田黎瑞君陈智虎孙长青刘春艳许元红
关键词:佛手瓜光谱特征SPAD值
不同施氮水平线椒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及分配模拟被引量:1
2015年
为给辣椒氮肥优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分析长辣7号在不同施氮水平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的变化,并利用225kg/km2尿素处理的观测数据,建立理想条件下线椒植株地上部分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模型,对其干物质分配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氮肥对开花坐果期和盛果期线椒植株株高和茎粗的影响较小,对SPAD值的影响较大,开花坐果期干物质较多分配于叶片,为41.61%~43.76%,盛果期干物质较多分配于角果为49.40%~53.02%,合理增施氮肥有效促进线椒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其中N3(225kg/km2尿素)处理干物质增加较多,开花坐果期和盛果期分别增加2.06g/株和8.86g/株。利用同期试验资料进行验证,叶片、果实和茎干物质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5.20%、16.25%和11.01%。
孙长青岳延滨赵泽英黎瑞君彭志良李莉婕
关键词:线椒全氮干物质
辣椒茶黄螨危害的冠层光谱特性与危害级别反演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辣椒茶黄螨大面积的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辣椒茶黄螨危害期间的冠层高光谱数据,并对冠层反射光谱与茶黄螨危害级别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近红外波段758、1569 nm及可见光波段537 nm为茶黄螨螨害的3个敏感波段;并基于敏感波段及由其组成的比值植被指数(RV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建立了检测茶黄螨危害级别的5种单变量线性函数模型;3个敏感波段构建的模型方程在P=0.01条件下极显著相关,且758 nm处的光谱反射率建立的模型为最优,预测相关系数达0.965。
聂克艳岳延滨孙长青李丽婕赵泽英杨红涂祥敏詹永发
关键词:辣椒冠层光谱茶黄螨反射光谱反演模型
不同氮素条件下干物质生产、分配及产量形成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笔者阐述了作物干物质生产、干物质分配及产量形成两种模型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孙长青童倩倩岳延滨赵泽英李裕荣聂克艳
关键词:氮素干物质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果园景观可视化方法——以贵州关岭火龙果标准示范园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数字示范果园与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管理的需要,利用Riegl VZ-400三维激光扫描仪对贵州关岭县火龙果标准示范园进行实景扫描,并结合RISAN PRO系统配套软件对扫描点云数据、影像数据进行拼接处理,从而实现火龙果园的三维可视化,为虚拟果园管理和园区规划提供直观参考和布局。
舒田童倩倩孙长青赵泽英彭志良崔亮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点云可视化
辣椒茎枝形态发生模拟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构建基于有效积温(GDD)的辣椒茎枝形态发生模拟模型,为辣椒功能—结构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试验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温度对辣椒主茎及分枝形态发生的影响,并量化了温度与主茎高度、直径和分枝长度形态的关系,构建了基于GDD和Logistic方程的辣椒主茎高度、直径和分枝长度形态发生的动态模型。【结果】辣椒主茎高度、直径和分枝长度的增长过程符合S型曲线;采用独立的试验资料检验模型,主茎高度、直径和分枝长度的模拟值与观察值之间的均方根差(RMSE)分别为2.854、0.060、3.220cm。【结论】模拟值与观察值之间的RMSE值均较小,说明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精确度,所构建的辣椒主茎和分枝形态模型为辣椒功能—结构模型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赵泽英岳延滨聂克艳李莉婕彭志良孙长青王瑞永李裕荣
关键词:辣椒主茎分枝
辣椒果实生长及产量形成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为研究辣椒果实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立辣椒产量预测模型,为辣椒果实的无损测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对不同辣椒品种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构建基于生理发育时间的果实纵、横径生长模型,以及果实鲜重与纵、横径关系的线性模型,并建立了以上述模型为基础的辣椒产量预测模型。运用独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除Y187果实纵径和横径的均方根误差(RMSE)>20%外,其余模型RMSE均小于20%,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很好地模拟辣椒果实生长和产量形成。
岳延滨李莉婕聂克艳孙长青赵泽英彭志良
关键词:辣椒果实生长发育
露地与林下栽培模式不同栽培料对大球盖菇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为贵州山区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在林下和露地2种不同栽培模式下,探究薏仁秸秆、糖渣、谷壳、竹屑、玉米芯5种不同栽培料对大球盖菇出菇时间、产量、营养成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栽培模式的出菇时间均少于露地栽培模式;露地与林下栽培模式的产量和子实体营养成分无明显差异,林下栽培模式略微优于露地栽培模式;林下栽培模式下选择谷壳、薏仁秸秆、竹屑栽培料较优,露地栽培模式下选择竹屑栽培料较优。
赵宁刘炼林茂黎瑞君孙长青张朝君陈之林文林宏谭国飞李裕荣
关键词:大球盖菇子实体露地栽培营养成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