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志静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细胞生长
  • 3篇细胞生长因子
  • 3篇基因
  • 2篇质粒
  • 2篇毛囊
  • 2篇肝细胞
  • 1篇易感基因
  • 1篇在体
  • 1篇脏器
  • 1篇脏器组织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真核表达质粒
  • 1篇质粒载体
  • 1篇生长因子基因
  • 1篇生发
  • 1篇释放度
  • 1篇体内外
  • 1篇体内细胞

机构

  • 6篇天津大学

作者

  • 6篇常志静
  • 5篇周立军
  • 1篇王雪
  • 1篇刘文娟
  • 1篇孙颖倩
  • 1篇王雪
  • 1篇刘文娟
  • 1篇舒雄
  • 1篇万舒欣
  • 1篇徐莲
  • 1篇孙丽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肝细胞生长因子制剂在生发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肝细胞生长因子制剂在生发中的应用,是以肝细胞生长因子为有效成分的制剂,其中该制剂使有效量的上述因子分布、作用于给药的局部组织及其附近组织,并且能够避免在给药部位以外的主要代谢脏器组织中的转运、分布、作用;该...
周立军常志静
文献传递
HGF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细胞表达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 EGFP-N1-HGF并观察干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在人皮肤成纤维中的表达。方法:从扩增人的间充质干细胞中提取全长RNA为模板,设计合成引物,用RT-PCR法扩增出HGF基因片段,然后将HGF基因片段连接于真核表达质粒p EGFP-N1中。双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后,用脂质体包裹转染体外培养的人的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转染效果,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HGF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验证p EGFP-N1-HGF构建正确,经转染的人皮肤纤维细胞中观察到较强的绿色荧光并且可以表达一定量的HGF。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 EGFP-N1-HGF,为基因治疗脱发疾病提供实验基础。
徐莲舒雄常志静刘文娟王雪周立军
关键词:HGF转染成纤维细胞真核表达质粒
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重组质粒pTARGET-HGF及构建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重组质粒pTARGET-HGF及构建方法及应用,该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人的间充质干细胞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2184bp的HGF基因片段,所述基因片段与酶切后的...
周立军刘文娟王雪常志静
文献传递
姜黄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体内外释放度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响应面法优化姜黄素壳聚糖微球制备的工艺参数,提高姜黄素的溶出度。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姜黄素缓释微球,以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配制壳聚糖的醋酸浓度、药物载体的比例以及交联剂浓度对微球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并根据最佳数学模型进行预测。结果:姜黄素壳聚糖微球最优制备工艺参数为:醋酸的浓度为1%,载体药物比例为0.83,交联剂的浓度为0.15%,载药量和包封率的预测值和理论值偏差分别为0.47%和3.2%。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姜黄素壳聚糖微球制剂处方具有很好的预测性,体内外药物释放度研究表明,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微球可以在提高姜黄素溶出度的前提下缓慢释放达12 h。
孙颖倩万舒欣孙丽常志静周立军
关键词:姜黄素壳聚糖微球
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克隆、表达以及体内外的应用
目的: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非病毒型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uman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基因治疗方式,避免病毒载体基因治疗所导致的副作用。通过定性及定量检测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中HGF的...
常志静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毛发再生毛囊发育
克罗恩氏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克罗恩氏病是一种全肠道节段性全壁层炎症性病变,累及范围从口腔到肛门,主要发生于末端回肠及临近结肠。主要病理改变为:肠壁增厚、粘膜表面不止形成非干酪样肉芽肿结节,还会有深浅不一的溃疡。临床上较常见的为反复腹泻合并肛周皮肤感染。克罗恩氏病在欧洲和北美较常见,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生有上升的趋势。到目前为止,克罗恩氏病的发病原因不明,至今仍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虽然具体发病原因未知,但家族性和双生子研究证明,遗传因素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基因水平上探究其易感基因,为克罗恩氏病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方向。
常志静周立军
关键词:克罗恩氏病溃疡易感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