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朝晖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儿童
  • 4篇电图
  • 4篇脑电
  • 4篇脑电图
  • 3篇癫痫
  • 2篇新生儿
  • 2篇睡眠
  • 2篇疗效
  • 2篇惊厥
  • 2篇安全性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地西泮
  • 1篇动态脑电
  • 1篇动态脑电图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缺氧

机构

  • 11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庄朝晖
  • 3篇黄志民
  • 2篇古汉礼
  • 2篇吴丽娜
  • 1篇麦智广
  • 1篇谢玉贤
  • 1篇宋蓓
  • 1篇陈运强
  • 1篇周全
  • 1篇侯小兵
  • 1篇卢泳雪

传媒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心电图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北方药学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临床及脑电图特点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总结具有中央 -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 (BECCT)的临床及脑电图 (EEG)特点。方法 对 78例BECCT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 3~ 14a ,其中 5~ 10a发病者 62例 ( 80 % ) ;发作频度变异大 ,以短期发作数次者及偶发者为主 ,占 67% ( 67/78) ;72例 ( 92 3 % )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 ;部分性发作 63例 ( 80 8% ) ,其中继发全身性发作者 2 4例 ,发现时即为全身性发作 15例 ( 19 2 % ) ;发作间期脑电图可见一侧或双侧中央和 /或中颞区有尖波或棘波发放 ,清醒脑电图阳性率5 5 4% ,睡眠脑电图阳性率 92 % ;绝大多数患儿应用抗癫痫药物 (AEDs)治疗疗效满意 ,占 93 2 % ( 69/74) ,但发作停止≥ 1年者复查EEG仅部分恢复正常。结论 BECCT是一种与睡眠密切有关的部分性癫痫 ,发作的基本类型为部分性发作 ,部分患儿可伴有全身泛化 ,脑电图为中央、颞区局灶发电 ,脑电图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脑电图辅助诊断的阳性率。本病预后良好 ,早期诊断有助于对患儿的良好预后尽早做出判断 ,从而减轻患儿及家庭的心理负担。
庄朝晖黄志民陈运强谢玉贤
关键词:脑电图部分性发作良性癫痫全身性
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 1 995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住院的 1 6 4例首次发生热性惊厥的患儿进行分析并追踪随访。结果1 6 4例中共 6 5例复发 ,复发率为 39.6 3% ;首次发作年龄 <1岁、体温 <4 0℃、伴有局灶性发作的惊厥形式、惊厥持续时间 >1 0min、一次热性病程中惊厥次数≥ 2次、病前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有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均为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对首次热性惊厥发作的患儿进行评估 ,对存在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庄朝晖黄志民古汉礼
关键词:热性惊厥复发儿童脑电图
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对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检测 ,评估高胆红素血症对脑损害及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黄疸延迟消退 ( >2周 )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  2 3例患儿中异常 11例 ( 4 7 8% ) ,一个月后复查异常 2例 ,三个月后复查异常 1例。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可造成听力损害 ,BAEP是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手段。
卢泳雪庄朝晖吴丽娜宋蓓
关键词:新生儿听觉诱发电位高胆红素血症BAEP
1,6二磷酸果糖与丹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比较
2003年
目的 探讨 1,6二磷酸果糖 (FDP)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 6 2例中、重度新生儿HIE随机分为两组 ,FDP观察组及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各 31例 ,通过对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及 2 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来判断药物疗效。结果 FDP与丹参注射液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两组患儿均能在 9天左右神经症状恢复。结论 FDP亦为治疗HIE的有效药物 ,值得临床应用。
庄朝晖吴丽娜麦智广古汉礼
关键词:1,6二磷酸果糖FDP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丹参注射液神经行为评分
20例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取同一时期我院收治的20例抗NMDAR脑炎患儿开展研究,分析NMDAR脑炎患儿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结果 20例患者中,男患儿11例、女患儿9例,年龄0.8岁-11.5岁,中位年龄为6.3岁,临床表现:8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4例患儿出现精神行为改变,12例患儿出现语言障碍,出现面部或肢体不自主运动患儿16例;13例患儿出现惊厥;8例患儿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其中尿潴留6例;12例患儿出现发热,以低热为主。脑脊液检查中4例蛋白升高、10例白细胞轻度升高,同步采集标本查血清及脑脊液抗NMDAR抗体(抗体类型IgG),14例血清抗NMDAR抗体阳性,20例患者脑脊液抗NMDAR抗体均为阳性。在治疗中,应用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联合治疗。治疗6个月后,通过Rankin量表进行评价,0-2级者为12例。结论儿童抗NMDAR脑炎患儿临床症状多样,一般的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无显著异常或特异性,诊断特异性较低,诊断较为困难。采用脑脊液及血清同步抗NMDAR抗体检查,可有效提高此病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及时正确的早期诊治可改善疾病预后及减少疾病后遗症的发生。
庄朝晖
关键词:儿童脑炎
影响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9年
目的研究影响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OMG患儿,时间在2014年1月-2017年12月之间,根据其不同治疗效果进行分配,将48例OMG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治疗无效)和观察组(治疗有效),均实施溴吡斯的明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对其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起始症状、随访中全身表现和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中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影响儿童OMG治疗效果的因素甚多,其始症状多见为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和随访过程中出现全身性表现。
庄朝晖
视频脑电图监测在儿童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评价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在儿童癫痫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2例临床拟诊为癫痫的患儿进行连续3~18h的包括清醒及睡眠的VEEG监测。结果 152例患儿中,22例(14.5%)在发作期伴有痫样放电,证实为癫痫性发作;11例(7.2%)在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均未见痫样放电者,判定为非癫痫性发作(NES)。结论 VEEG有助于癫痫发作与非癫痫发作的鉴别与癫痫的分型,且应尽量行睡眠脑电图描记。
庄朝晖黄志民周全侯小兵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
观察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具有高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等特点。
庄朝晖
关键词:癫痫临床疗效安全性
儿童睡眠障碍中24 h动态脑电图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睡眠障碍中24 h动态脑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收治76例儿童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全部观察对象均分别接受常规脑电图和24 h动态脑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方法检查情况。结果 24 h动态脑电图对于儿童睡眠障碍检查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且不同类型异常的检出率更高,因而两种方法用于儿童睡眠障碍检查的应用价值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4 h动态脑电图是一种准确性和应用价值较高的儿童睡眠障碍检查方法,对于不同类型异常的检出率更高,能够对儿童睡眠障碍疾病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并为疾病的治疗和改善提供参考。
庄朝晖
关键词:儿童睡眠障碍24H动态脑电图常规脑电图
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评价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惊厥持续状态患儿28例,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西泮组与咪达唑仑组,每组14例。地西泮组给予地西泮治疗,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用药控制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咪达唑仑组总有效率为92.86%,优于地西泮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用药控制时间为(140.65±20.64)s,短于地西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地西泮组(21.4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治疗惊厥持续状态患儿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庄朝晖
关键词:地西泮惊厥持续状态咪达唑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