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旺娣

作品数:76 被引量:317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江西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结肠
  • 16篇溃疡
  • 13篇内镜
  • 10篇十二指肠
  • 10篇小肠
  • 9篇幽门螺
  • 9篇幽门螺杆菌
  • 9篇细胞
  • 9篇螺杆菌
  • 8篇结肠炎
  • 8篇结核
  • 8篇病理
  • 8篇肠道
  • 8篇出血
  • 7篇上皮
  • 7篇十二指肠溃疡
  • 7篇临床病理
  • 6篇免疫
  • 6篇溃疡性
  • 6篇溃疡性结肠炎

机构

  • 62篇南昌大学第一...
  • 9篇江西医学院第...
  • 7篇南昌大学
  • 4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江西省人民医...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76篇廖旺娣
  • 42篇吕农华
  • 28篇陈幼祥
  • 27篇朱萱
  • 25篇舒徐
  • 24篇李国华
  • 17篇王崇文
  • 15篇李弼民
  • 14篇徐萍
  • 12篇刘志坚
  • 11篇陈江
  • 11篇周小江
  • 10篇王健
  • 9篇刘丕
  • 8篇龙顺华
  • 7篇周晓东
  • 7篇谢勇
  • 7篇李宝莲
  • 6篇游宇
  • 5篇祝荫

传媒

  • 5篇中华消化杂志
  • 5篇南昌大学学报...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江西医药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胃肠病学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 2篇The 14...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硬化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术后1年内再出血风险因素分析
胡友文李弼民朱萱吕农华郭贵海王健舒徐廖旺娣周晓东
648例老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演变趋势被引量:3
2009年
李国华廖旺娣龚琳喻国花陈幼祥徐萍吕农华
关键词:胃癌老年
十年南昌地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演变被引量:6
2004年
李国华廖旺娣喻国花吕农华王崇文
关键词: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回顾性调查胃镜
南昌地区2889例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了解南昌为主要区域的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15年间行结肠镜检查确诊的大肠息肉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5年来共行结肠镜检21853例,确诊的大肠息肉共2889例,大肠息肉患者的检出率为13.2%,平均发病年龄为46.6±16.5岁。男女比例为1.8:1,男性患者平均年龄大于女性(47.1±17.5与45.5±14.5,P<0.05)。直肠是大肠息肉的最常见部位,占41%,然后为乙状结肠27.7%。左半结肠息肉多于右半结肠息肉(35.8%与23.1%,P<0.05)。腺瘤型息肉是最常见的息肉类型(67%)。幼年型息肉患者平均年龄最小(12.0±4.8岁,P<0.05),腺瘤型息肉患者的平均年龄最大(52.0±14.0岁,P<0.05)。结肠息肉病占息肉患者的1.2%,伴癌发生的息肉占6.1%。比较15年来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发现,近年来大肠息肉的检出率明显增加;患者的平均年龄增加;腺瘤性息肉增多而炎性息肉、潴留性息肉减少。结论:大肠息肉是大肠的常见疾病,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直肠和乙状结肠是息肉的最常见发生部位;少儿主要是潴留型息肉、幼年型息肉,成年主要是腺瘤型息肉。近年来南昌地区大肠息肉的检出率明显增加;患者的平均年龄增加;腺瘤性息肉增多而炎性息肉、潴留性息肉减少。
李国华廖旺娣徐萍吕农华王崇文
关键词:大肠息肉
黄连素调控肠道菌群缓解诱导性小鼠结肠炎
2023年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性小鼠结肠炎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正常喂养,无菌水灌胃)、黄连素组(正常喂养,黄连素灌胃)、模型组(3%DSS喂养,无菌水灌胃)、黄连素治疗组(3%DSS喂养,黄连素灌胃);测量并记录4组体重和疾病活动指数(DAI);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利用16S核糖体RNA(rRNA)分析黄连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重显著降低(P<0.001),DAI显著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素治疗组小鼠的体重减轻显著缓解(P<0.001),DAI评分显著降低(P<0.001)。HE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和黄连素组小鼠的肠壁结构完整,而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紊乱,腺体消失,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素治疗组小鼠结肠黏膜肌层及肠腺排列较为完整,炎症细胞浸润较少,组织学评分显著降低(P<0.05)。rRNA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显著降低(P<0.01),志贺杆菌和肠球菌的丰度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素治疗组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显著增加(P<0.01),志贺杆菌和肠球菌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连素可有效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DSS诱导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紊乱,黄连素治疗后可以恢复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生物多样性,同时降低致病性志贺杆菌和肠球菌的丰度。
余路易邓雯鑫刘益齐廖旺娣熊丽霞应颖
关键词:黄连素葡聚糖硫酸钠肠道菌群炎症性肠病小鼠
小肠间质瘤219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SIST)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至2017年1月经外科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219例S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131例,女性88例。肿瘤位于十二指肠45例,空肠96例,回肠78例。入院首发症状:消化道出血95例,腹痛106例,腹胀7例,腹部包块5例,肠梗阻3例,消瘦2例,腹泻1例。贫血154例,其中极重度贫血4例,重度贫血28,中度贫血75例,轻度贫血47例。误诊86例,男47例,女39例。诊断符合率:B超19.23%,小肠镜55.56%,胶囊内镜37.5%,消化道钡餐造影33.33%,CT平扫41.02%;CT平扫加增强41.13%。177例行R0切除,肝转移4例,累及网膜2例,累及膀胱2例,累及胆囊浆膜壁1例,累及直肠1例,累及输尿管1例。20例行淋巴结清扫术,病理均提示反应性增生。极低危险度34例,低危险度55例,中危险度31例,高危险度99例。术后口服格列卫治疗106例,6例改用舒尼替尼治疗。术后复发19例,复发后死亡16例。结论 SIST空肠多见,主要症状为消化道出血和腹痛,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小肠低张CT更易发现直径小的SIST,手术联合术后分子靶向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杨轶涵廖旺娣张振东舒徐陈幼祥龙顺华
关键词:小肠间质瘤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41例临床特征 内镜及病理分析
2009年
廖旺娣李国华万红萍吕农华王崇文
关键词: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内镜检查病理学
936例临床拟诊IBS病人的结肠镜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上根据临床症状诊断肠易激综合症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000年至2005 年到我院就诊且拟诊肠易激综合症并进行了结肠镜检查的936例病人。拟诊肠易激综合症的标准是:患者的临床症状符合 Rome Ⅱ标准,无...
李国华吕农华徐萍陈幼祥廖旺娣周小江舒徐刘丕朱萱
文献传递
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与胃窦炎及十二指肠球炎的关系
2002年
廖旺娣陈江
关键词:胃窦炎十二指肠球炎
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在肠结核与克罗恩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TB-PCR)技术检测肠结核(ITB)与克罗恩病(CD)患者肠黏膜组织中的结核分枝杆菌DNA(MTB-DNA),探讨TB-PCR检测在ITB与CD鉴别诊断中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肠结核患者49例(ITB组)和克罗恩病患者121例(CD组),采用TB-PCR技术检测2组患者肠黏膜组织的结核分枝杆菌DNA(MTB-DNA)高度重复的IS611O序列,比较2组TB-PCR的阳性率,同时分析具有各种特异性临床特征的ITB患者TB-PCR的阳性率情况。结果 ITB组TB-PCR阳性率为28.6%,CD组为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肺结核、肉芽肿性炎、环形溃疡、腹盆腔肠系膜钙化的ITB患者TB-PCR阳性率较高。TB-PCR检测在2组鉴别诊断中的敏感性为28.6%,明显高于抗酸染色(12.2%)和病理表现干酪样坏死(0.0%),且其特异性为94.2%,阳性预测值为66.7%,阴性预测值为76.5%。结论 TB-PCR是ITB有效的检测手段,可用于临床工作中ITB与CD的鉴别。
罗方云黄晨恺李弼民龙顺华廖旺娣朱振华朱萱
关键词:肠结核克罗恩病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