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发
- 作品数:14 被引量:26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08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泥质海岸带浅表地层沉积序列区域地质调查方法被引量:12
- 2002年
- 天津市淮淀乡幅(1∶50000)浅表地层沉积序列地质调查提供了深覆盖区区调的新方法。即用浅表钻孔代替地质点,对近现代沉积物组合进行分类,判释沉积环境变化,结合年代地层学,建立浅表地层沉积序列。采用浅表地层沉积序列地质图的形式,展示测区浅表地层与近现代地质环境演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经济建设和决策提供直观、内涵丰富的地质资料。
- 王云生王宏张玉发张金起李凤林李建芬潘桐林防
- 关键词:层段
- 渤海湾滨海平原全新统层型剖面地层划分与建组被引量:17
- 2005年
- 天津市宁河县俵口乡兴坨全新统层型剖面的地层划分与建组,是在近年来1∶5万淮淀乡幅(J50E005015)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地质调查,岩性描述,孢粉、软体、微体古生物和重矿物鉴定,14C、OSL测年,古地磁测量、化学分析和粒度分析等系统研究建立起来的。本文从气候、构造、地理等古环境角度对岩石地层、磁性地层、气候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事件地层、化学地层和矿物地层等进行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建组的三分层次明显,符合全国地层委员会有关层型剖面和建组的基本要求。
- 李凤林王宏王云生张金起张玉发李建芬林防阎玉忠龙天才
- 渤海湾西岸潮坪上部现代沉积作用研究现状与思考
- 渤海湾西岸潮坪上部地区7个样柱初步的Pb、CsPb、Cs 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西岸开放潮坪上部地区的现代沉积速率空间上存在一定的规律,从渤海湾西岸北部的驴驹河经马棚口到老狼坨子逐渐增大。渤海湾潮坪上部地区的沉积过程复杂,...
- 王福王宏李建芬张玉发裴艳东范昌福商志文
- 文献传递
- 渤海湾贝壳堤的另一种成因被引量:10
- 2000年
- 王宏李凤林张玉发张金起李建芬
- 关键词:贝壳堤潮间带海岸沿海平原
- MIS3阶段以来河北黄骅北部地区海侵与气候期对比被引量:85
- 2008年
- 依据渤海湾顶南侧、河北省黄骅北部地区4个钻孔岩芯样品微体古生物学、孢粉地层学研究以及沉积构造与地球化学背景分析,讨论了该地区MIS3阶段以来海侵期与气候期对比、海侵层中潮坪与浅海沉积单元的判别、沉积作用对孢粉和海侵记录的影响。依据海相世系微体生物出现确定的海侵层,可分为滨岸浅海~河口湾、潮坪、泻湖、分支河道、边滩、滨海低地、河间地~洪泛盆地等不同环境;含有孔虫或广盐海相介形类的地层,除了局部河流进积~退积作用,尚不能排除风、水、鸟的搬运,包括风暴潮的影响,并非是与海水体积变化有关的海平面变化;海侵层中的潮坪~浅海沉积单元才与海水深度有关,其他海水之上形成的地层所见海相微体生物,是地壳沉降背景下风暴潮和其他动力搬运的埋葬群,与海面变化无关,甚至仅是在东部沿海大平原构造沉降背景下河口位置向陆地移动的结果;海侵的发生与海域的扩大以及夏季风强度增大,物源区植被状况好转,造成海侵层出现乔木花粉,但是为异地埋藏。一般说来,还原背景下的沉积地层孢粉记录丰富;弱氧化~弱还原背景下的沉积地层孢粉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出现孢粉丰富的特例,氧化背景下沉积地层孢粉更稀少,全新世大暖期结束于约5kaB.P.。沉积学研究,包括对同期异相和突发事件沉积作用的理解,对晚第四纪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 王强张玉发袁桂邦张文卿
- 关键词:MIS渤海湾西岸海侵古气候
- MIS3阶段以来黄骅北部地区潮坪地层中的微体生物群(英文)被引量:13
- 2008年
- 依据渤海湾湾顶南侧、古黄河三角洲河北省黄骅市北部地区13个钻孔岩芯材料微体古生物学研究,以及地球化学背景、沉积构造分析,本文确定了自相当海洋氧同位素MIS3阶段以来中潮坪、高潮坪、淡水注入的潮坪、潮汐通道、分支河道及边滩、牛轭湖、贫营养湖、滨海湿地与富营养湖、泛滥平原-泛滥盆地等不同沉积地层中的微体生物(有孔虫、海相与非海相介形类)分布特征。在MIS3阶段高潮坪-低地沉积之后,河口与相邻低地依然持续或断续出现海相微体生物,个别钻孔中其分布甚至延续到末次盛冰期低海面地层中,但是基本都是广盐种和低盐种。这一现象与沿海构造沉降背景下河口位置长期向陆迁移,微体生物随短暂的强潮及突发的风暴潮搬运、甚至与风、水和鸟的搬运作用有关;远离古河道地点则无此现象。这些海侵事件与全球海面变化和古海面高度无关。与渤海湾顶北侧天津沿海相比,黄骅北部未见天津沿海确定的全新世早期潮下带砂质沉积单元,以及相应的微体生物群,应与当时天津沿海构造沉降速率较高有关。在三角洲与潮坪研究中,微体古生物学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不仅是记述内容之一。
- 王强袁桂邦胡云壮张玉发柴靖婧
- 关键词:潮坪沉积海面变化渤海湾西岸
- 渤海湾西北岸全新世牡蛎礁研究概述被引量:50
- 2006年
- 环太平洋西岸,特别是渤海湾西北岸沿海平原全新世地层中广泛分布着由Crassostrea gigas牡蛎形成的礁体。总结了渤海湾西北岸30余年来众多研究者的主要成果。论述了C.gigas的定名沿革、生态习性、礁体特征、礁体与海面的关系。测定了C. gigas壳体的^(18)O和^(13)C同位素组成,发现了壳体生物碳酸钙的年际变化规律。结合可靠的^(14)C数据,建立了正常建礁与个体分泌壳体之间的线性函数关系(约1cm/a)、水平夹层的平均历时(约200a/层)等定量参数,进而提出“礁体历时假说”,并将该地区时间跨度约7750~95calBP的化石牡蛎礁划分为8道礁群,论证了礁体内部水平夹层和礁体之上泥质“转换层”可能记录的百年尺度的“缓变型”环境变化。
- 王宏范昌福李建芬李凤林阎玉忠王云生张金起张玉发
- 关键词:牡蛎礁
- 渤海湾西北岸全新世介形类组合特征及海进海退旋回被引量:19
- 2004年
- 距现代海岸 2 5km处的渤海湾西北岸宁河县兴坨H1孔 (孔深 2 8.0m)的介形类研究表明 ,可划分为 7个组合层段(自下而上 ) :Ⅰ 纯净小玻璃介组合 ( 2 8.0~ 16 .0m) ;Ⅱ 凹陷中华美花介 东台新单角介组合 ( 16 .0~ 9.0m) ;Ⅲ 东台新单角介 凹陷中华美花介 布氏威契曼介组合 ( 9.0~ 4 .5m) ;Ⅳ 凹陷中华美花介 丰满陈氏介组合 ( 4 .5~ 2 .5m) ;Ⅴ 丰满陈氏介 凹陷中华美花介组合 ( 2 .5~ 1.6m) ;Ⅵ 丰满陈氏介 滨海弯贝介组合 ( 1.6~ 0 .5m) ;Ⅶ 玛纳斯土星介 布氏土星介组合 ( 0 .5~ 0m)。通过对环境分析 ,认为渤海湾西北海岸自全新世以来古环境变化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侵序列 ,即自 16 .0m向上至地表 ,从海进到海退为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 林防李凤林李建芬张玉发
- 关键词:全新世古环境海侵介形类
- 渤海湾牡蛎礁平原中部兴坨剖面全新世地质环境变迁被引量:33
- 2004年
- 渤海湾牡蛎礁平原中部兴坨剖面的有孔虫组合划分为5种沉积环境7个带(亚环境),从下向上依次为晚更新世陆相(VII带)、早全新世海陆过渡相(VI带:沿海低地与潮间带)、中晚全新世海相(Ⅴ带:潮下带-浅海,Ⅳ带:低潮线附近)、晚全新世海陆过渡相(Ⅲ带:开放潮间带Ⅱ带:湖)和河流泛滥相(Ⅰ带:古土壤及洪积层)。14C确定了全新世底泥炭始于9486calBP,Ⅳ带始于约4696calBP。Ⅱ带所处的湖环境,从约4000calBP直至隋唐温暖期之前,历时约2700年。隋唐暖期古土壤发育向南东减弱至逐渐消失,说明在比兴坨更靠近渤海湾的地方,湖持续的时间更长。广泛存在的湖,是牡蛎礁平原晚全新世的重要地貌景观。
- 李建芬王宏李凤林张金起张玉发王云生
- 关键词:全新世
- 渤海湾西岸滨海平原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间断被引量:24
- 2004年
- 渤海湾西岸滨海平原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发现晚第四纪地层多次出现沉积间断。深入的岩石与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磁性地层和气候地层等多重地层学研究及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的对比表明,这些间断均与寒冷气候有关。氧同位素曲线证实,全球相对寒冷气候时期几乎占过去180万年时间的一半[1],这为本区的寒冷导致间断的推断提供了依据。这些间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即通常为人们熟知的具明显侵蚀面的间断;另一类为极缓慢的沉积(即在空间上占有一定的厚度,并非象第一类那样仅占一个侵蚀面)的层段。作为地层划分重要组成因素,对间断的重视与深入研究,在重建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历史和地层划分中具有重要意义。
- 李凤林王宏阎玉忠王云生张金起赵长荣张玉发李建芬林防
- 关键词:渤海湾西岸晚第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