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克
-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试论《文心雕龙·原道》篇中“道”的意蕴被引量:1
- 2015年
- 《原道》是《文心雕龙》的首篇,"文为枢纽之首",如何把握篇中之"道"的准确内涵,关系到对整部《文心雕龙》的解读,是理解刘勰文学(广义)起源思想的重要基础。前贤多视《原道》篇中之"道"为道家"道法自然"之道,文章认为《原道》篇中之"道"内涵丰富,兼综儒、道两家思想,刘勰受玄学"自然"为体,"名教"为用思潮的影响,为儒家"人文"之道找到本体论性质"自然之道"的理论支撑,使其重新获得了权威性的解释。
- 张立克
- 关键词:原道儒道自然之道名教
- 公与私之间:西汉刘向的家国观念
- 2017年
- 在中国历史上,刘向一直以学术、文章的成就而知名,他的政治家身份并不被重视。而事实上,刘向是西汉中后期重要的政治人物,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使命感。长期深陷政治漩涡的刘向既是皇室宗亲,被家族责任感所驱使,又与儒生士大夫集团合流,有很好的儒学修养,因此,表现在他身上的家国观念便异常复杂,既受到西汉中后期"官天下"的儒家理想主义政治思潮的影响,又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刘氏宗亲的立场上,为刘氏政权和宗室利益代言,表达家国一体、存亡与共的拳拳之思。
- 曹海琴张立克
- 关键词:宗室儒生家国一体
- 郑玄《毛诗传笺》对《毛传》的修正和超越被引量:1
- 2016年
- 郑玄笺注《毛诗》多有新意,主要体现在:《毛诗序》往往注重揭橥《诗》篇的大义和本事,而郑玄《诗谱》则更多说明所论诗歌得以产生的地理环境、风俗、时代政治背景及其诗体之正变;《郑笺》对《毛诗小序》之释"兴"多有修正和丰富;《毛传》不涉谶纬,而《郑笺》则多引谶纬说《诗》。此种情形,与东汉崇尚博学旁通的学术思想环境有关,更是郑玄本人经学思想之混同古今、兼采谶纬而博通旁融的特色所致。
- 张峰屹张立克
- 关键词:谶纬
- 皇权与教化之间:西汉永光年间宗庙礼制改革的政治文化内涵被引量:2
- 2014年
- 宣、元之际乃西汉政治文化一大转捩点,元帝永光年间由儒士倡导的宗庙礼制改革即为此转捩中之重要举措,寄托了他们对皇权"公共性"问题的思考。"庙议"中,儒士主张"亲尽迭毁"、君统高于宗统,努力祛除皇家宗庙祭祀中血缘共同体亲亲"私祭"的特征,从而赋予其国家"公祭"的尊尊性质,彰显出儒教对皇权乃"公权"而非"私器"的规训教化意味。皇权亦能通过鼓吹"祖宗功德"论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兼顾家族利益与王朝意图。
- 张立克
- 关键词:儒教教化皇权
- 班固的文学思想
- 班固的文学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诗学思想、礼乐思想、辞赋思想。他的诗学思想受传统儒家文艺观的影响,表现出重“抒情言志”、重“讽谕”的特色。同时,“通儒”兼史学家的班固,其诗学思想又能够跳出经学的樊篱,努力恢复《诗经》中...
- 张立克
- 关键词:班固文学思想通儒礼乐思想讽谕
- 文献传递
- 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视角被引量:2
- 2013年
- 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状况十分突出。许多学者认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造成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在内的许多问题的根源。本文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产生、发展入手,来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本文认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只是产生上述问题的外因,真正的原因是国家的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失衡,对农民权利的保障不力。因而,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并非将现行户籍制度一废了之,而是要建立合理的权利保障机制,使城乡公民间合理分担改革成本。
- 曹海琴张立克
-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
- 刘向《条灾异封事》用《诗》考论——刘向《诗》学观念再探被引量:5
- 2010年
- 刘向《诗》学家法问题自宋至今聚讼纷纭,考各家论述,多有据刘向编撰之《新序》、《说苑》为依据者。然此二书多袭先秦史料,其《诗》学观不能代表刘氏本人。而史传中刘向之奏章、封事引《诗》资料,则少有专门研究者。笔者以元帝时刘向所上之《条灾异封事》引《诗》为研究对象,考察后可知:刘向用《诗》确不守家法,甚至无今古文之别;在不同场合运用相同《诗》典时,取义亦有不同,据此可知刘向"通经致用"的汉儒品格。
- 张立克
- 关键词:家法今文古文通经致用
- 文与政之间:西汉今古文学之争的另一种解读——兼论争立“古文”学并非始于刘歆
- 2017年
- 西汉今古文学之争的性质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学者或视之为学术义理之争或视之为利禄之争。细读史料发现这桩学术公案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学术与政治背景。刘歆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六艺经典散佚缺失导致"道术"分裂的问题,但却卷入了汉哀帝与博士官学系统出身的儒学士大夫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儒学士大夫集团欲借助垄断经典的解释权,牢牢占据道德制高点,对汉哀帝的一系列政治举措和意图进行批判和限制,哀帝则欲借增立"古文"于学官之机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新"官学",从而打破博士官学系统对"真理"的垄断。又,学界历来以刘歆建议增立"古文"学于学官为"古文"学派崛起之始,文章认为争立"古文"学于学官早有先声,始于汉成帝时期博士平当为由先秦史料汇聚而成的《乐记》请立学官之事。
- 曹海琴张立克
- 关键词:道术政治
- 西汉元、成时代郊祀改制中的政治叙述
- 2015年
- 西汉元、成时代的郊祀礼制改革由儒生群体主导,改制过程中的经典叙述表达了儒生群体对于王道政治的理想型建构和儒学传统对皇权规训和教化的意图。天子,作为主祭者,在祭祀中被要求保持虔诚、肃穆的心态,祭祀也不再以祈福为目的,主祭者的自身道德修养成为飨神的关键。天子作为人间的统治者,被赋予"承天子民"的重任和使命,必须牢记天命"唯德是辅"的古训。儒生对理想状态的叙述隐含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批判。
- 张立克
- 关键词:郊祀儒生皇权教化
- 汉元帝时期儒生的政治参与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宣、元之际乃西汉政治文化一大分野,元帝以降,儒学日益发达,对政治影响日深,儒生的主体意识也空前高涨,他们常以儒教大义为依托,畅言复古改制,积极参与政治。文章以汉元帝时期儒生群体的政治参与为研究对象,总结当时有代表性的两类儒生群体的政治参与方式,指出正是由于他们不同的政治参与,才导致了各自不同的政治命运。
- 张立克
- 关键词:儒生政治文化政治参与政治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