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花花

作品数:34 被引量:435H指数:14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年代学
  • 12篇地球化
  • 12篇地球化学
  • 12篇锆石
  • 7篇东段
  • 7篇锆石U-PB...
  • 7篇古生代
  • 6篇山岩
  • 6篇火山
  • 6篇火山岩
  • 6篇北缘
  • 6篇北缘东段
  • 5篇地质
  • 5篇早古生代
  • 4篇造山带
  • 4篇山带
  • 4篇火成岩
  • 3篇地质意义
  • 3篇定年
  • 3篇岩石

机构

  • 19篇吉林大学
  • 15篇中国海洋大学
  • 8篇教育部
  • 6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河北省地矿局
  • 1篇吉林省地质调...
  • 1篇江西应用技术...
  • 1篇伊利诺伊大学

作者

  • 34篇曹花花
  • 15篇许文良
  • 13篇李三忠
  • 12篇裴福萍
  • 11篇王枫
  • 9篇赵淑娟
  • 8篇刘鑫
  • 7篇戴黎明
  • 6篇王志伟
  • 6篇索艳慧
  • 6篇余珊
  • 5篇王子进
  • 5篇郭玲莉
  • 4篇张国伟
  • 4篇许立青
  • 4篇王鹏程
  • 3篇于胜尧
  • 2篇赖绍聪
  • 2篇高福红
  • 2篇李宗会

传媒

  • 6篇世界地质
  • 5篇岩石学报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地学前缘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地质通报
  • 2篇2013年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2012年全...
  • 1篇第六届地质构...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南印度洋构造地貌与构造过程被引量:14
2015年
本文基于海底水深数据,制定了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脊新的海底构造地貌划分原则,将西南印度洋划分为7级构造地貌单元;并以该洋中脊中段的Discovery II和Gallieni转换断层之间及其邻区的海底构造地貌特征为依据,将其与该区断裂演化、分段性、分段拓展机制、中央裂谷形成过程、脊–柱相互作用和洋中脊跃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洋中脊可以划分为4个三级构造地貌单元(即洋中脊的一级分段),从西向东被Andrew Bain和Prince Edwards、Discovery II以及Gallieni转换断层依次分割,分别反映为强热点–洋中脊相互作用的扩张脊、弱热点–洋中脊相互作用的扩张脊和正常超慢速扩张脊的地貌类型。每个三级分段可进一步划分为3~4个四级分段,本文仅侧重Discovery II和Gallieni转换断层间洋中脊四到七级的4个级别分段划分(即洋中脊的四级构造地貌单元再划分为3级)。其中,第七级构造地貌单元分别为侧列式裂谷(剪切带)、雁列式裂谷、横断层带等构造分割。该段洋中脊先后受 Marion、Crozet、Madagascar 等热点或海台的影响,经历了3次洋中脊跃迁,时间大致分别为80 Ma,60 Ma和40 Ma,该过程与冈瓦纳大陆裂解以来的大洋演化有关。最后,本文详细分析了20 Ma以来的西南印度洋洋中脊轴部的周期性拉分式断陷、多米诺式箕状断陷、地堑式断陷和海洋核杂岩等构造过程。
李三忠索艳慧余珊赵淑娟戴黎明曹花花张臻刘为勇张国堙
关键词:西南印度洋转换断层分段性构造地貌
吉林中部伊通地区放牛沟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对伊通地区的放牛沟火山岩,以及后期侵入该火山岩的后庙岭花岗质侵入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3个样品中的锆石均呈自形-半自形晶,CL图像显示出明显的岩浆振荡生长环带,结合大多数锆石具有较高的Th/U比值(0.23~3.55),暗示了它们的岩浆成因。放牛沟火山岩由变玄武安山岩和变安山岩组成,其中变安山岩样品中锆石22个测点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为3组:420±4 Ma,402±3 Ma及280±1 Ma,其中280±1 Ma代表了安山岩的形成年龄;变玄武安山岩样品中锆石30个测点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为两组:401±1 Ma及279±1 Ma,后者代表了玄武安山岩的形成年龄;后庙岭花岗质侵入体中锆石18个测点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56±2 Ma。上述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放牛沟火山岩形成于早二叠世,而非前人认为的早古生代。对后庙岭侵入体的定年结果,进一步暗示放牛沟多金属硫铁矿床的成矿时代为二叠纪。
周中彪裴福萍王志伟曹花花路思明许文良周皓
关键词:地质意义
渤海湾盆地大歧口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盆地原型被引量:17
2015年
大歧口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中北部,是中新生代叠合盆地中新生界沉积最厚的凹陷。本文基于大量二维、三维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从凹陷主控断裂活动性、沉积沉降中心分布和构造格架等方面,侧重对大歧口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和原型盆地类型进行研究。认为:1)大歧口凹陷构造单元有4级,凹陷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平面构造格局和北断南超箕状断陷的剖面结构。2)凹陷内断裂有4级,主要断裂的规模、活动期次和断裂活动具有演化的阶段性和空间的迁移性,典型构造带活动性具有由北往南迁移的特点。3)新生代期间整个大歧口凹陷的沉积沉降中心均在东部海域的歧口主凹内,但整体具有往南迁移的趋势。4)凹陷经历了拓展裂谷、拉分断陷、箕状断陷和碟状坳陷4个构造演化阶段,断陷阶段在整个构造演化时期意义重大,且具有走滑拉分特点。故认为大歧口凹陷原型盆地是一种"板内拉分盆地"。
索艳慧李三忠许立青戴黎明刘鑫郭玲莉曹花花Дмитриенко Людмила ВалерьевнаRoya Nadiri王鹏程周立宏楼达
关键词:原型盆地
吉林省中部地区早古生代英云闪长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22
2014年
本文对吉林省中部地区永吉县张家屯附近出露的早古生代英云闪长岩进行了LA-ICP MS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的研究,探讨了该英云闪长岩的源区性质及构造背景。张家屯英云闪长岩出露面积约100m2,与其呈沉积接触关系的是具磨拉石建造特点的张家屯组地层。LA-ICP 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张家屯英云闪长岩的形成时代为443±5Ma,即晚奥陶世-早志留世。该英云闪长岩的SiO2含量介于71.5%~72.9%,具有低K2O(0.22%~0.76%)、高Na2O(3.82%~4.49%)和低TiO2(0.30%~0.42%)的特征,属于低钾拉斑系列。其A/CNK值介于0.95~1.25,A/NK值介于1.71~1.94,主体属于I型花岗岩。张家屯英云闪长岩的稀土总量较低(15.3×10-6~23.4×10-6),具有轻重稀土弱分异[(La/Yb)N=5.01~5.60]和较平坦的重稀土分配型式,并具有明显的铕正异常(Eu/Eu*=1.85~2.59)。微量元素显示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Cs、Th)富集和高场强元素(Nb和Ta)亏损的特征。另外,它们具有正的εHf(t)值(+9.92^+13.6)和年轻的两阶段亏损地幔模式年龄(648~911Ma)。张家屯英云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超俯冲带弧前环境的斜长花岗岩的源区相似,可能来源于低压高温条件下大洋堆晶辉长岩的部分熔融,并有俯冲流体的参与。即张家屯英云闪长岩形成于俯冲背景下的岛弧环境,结合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张家屯组磨拉石建造的沉积特征,揭示了加里东运动在华北板块北缘东段的存在。
裴福萍王志伟曹花花许文良王枫
关键词:早古生代英云闪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
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与佳木斯地块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来自加里东期火成岩锆石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的制约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构造带地处中亚造山带东段。古生代期间,该区的构造演化以多个微陆块的拼合为特征。目前,对不同微陆块之间的拼合与演化历史认识不一,其中对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与佳木斯地块的拼合时间,由于研究方法及角度的不...
王枫许文良孟恩曹花花
关键词:佳木斯地块早古生代火成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
洋-陆转换与耦合过程被引量:14
2014年
洋-陆转换/耦合地带就是大陆与大洋岩石圈转换/耦合的特殊构造地带。探索该区动力学对于深入理解人类密集区的地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洋-陆转换/耦合过程不是指陆壳向洋壳或陆幔向洋幔之间的物质转换,因洋壳向陆壳或洋幔向陆幔的物质转换过程也是不可逆的,而是特指构造动力作用或能量的转换交接过程。洋-陆转换/耦合带的狭义定义为被动大陆边缘的陆壳明显减薄到洋壳出现的深水区;但广义定义包括上述被动陆缘裂解作用涉及的区域范围,或是大洋岩石圈俯冲作用所能影响到的区域,其核心依然是俯冲带和/或大陆边缘,也就是说,其内涵是俯冲带和大陆边缘概念的总和,包涵浅部的地理要素和深部的地质因素。当前,对于洋-陆转换/耦合带的国际关注点很多,国际地学前沿问题较多,其中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洋内弧形成与初始陆壳生成、俯冲脱水-相变、岩浆工厂、变质工厂;(2)结构:俯冲带类型、分段性、洋-陆转换/耦合带变形型式、地幔楔精细对流结构、俯冲面糙度-孔隙度-渗透率时空特征;(3)过程:俯冲过程、构造跃迁、构造转换、深部底侵、拆沉、高压-超高压岩石剥露、弧后扩张过程、板片窗、俯冲侵蚀与增生、物质迁移-转变-运聚、多圈层耦合过程;(4)机制:俯冲起源与板块机制起源、陆缘互换机制、地震触发机制、深部拆沉与底侵动力学机制、大陆裂解与(火山型和非火山)被动陆缘形成、洋-陆转换/耦合带构造跃迁机制、高压-超高压岩石剥露新机制、岩浆动力学、主动与被动俯冲机制、海山俯冲;(5)效应:源-汇效应、地表地形过程与深部流变关联、板片窗的构造-岩浆-成矿效应、边缘海盆地与资源-能源效应、俯冲与地震-海啸-滑坡灾害链。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更是我国走向深海大洋、实现"海洋强国"的关键海域,蕴含
李三忠赵淑娟刘鑫索艳慧曹花花戴黎明郭玲莉刘博余珊张国伟
关键词:俯冲带西太平洋
那丹哈达地体及周缘中生代变形与增生造山过程被引量:20
2017年
东亚陆缘中生代增生造山过程及变形响应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区域地质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东亚地质构造演化的一个难点和热点。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科学问题就是,古太平洋板块(Izanagi)何时开始启动俯冲?对中生代东亚大陆边缘产生何种影响?那丹哈达地体出露于中国东北,为一套构造混杂岩系,是中国境内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形成的唯一证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总结大量前人最新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沉积岩石组合、主干断裂、岩浆活动、古生物及古地磁等资料,试图厘定那丹哈达地体构造属性、增生过程、拼贴时间以及古太平洋板块开始俯冲的时间,并与周缘地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那丹哈达增生杂岩分为饶河杂岩和跃进山杂岩,饶河杂岩具有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不是前人认为的蛇绿岩,可称之为洋岛(海山)杂岩;跃进山杂岩具有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特征,是典型的蛇绿岩,同时暗示古太平洋板块可能于晚三叠世开始启动俯冲,并在136~131 Ma期间就位于现今位置。(2)那丹哈达与日本丹波—美浓—尾足地体都是侏罗纪增生楔,在沉积岩石组合和年龄、放射虫类型及分布、地质构造等特征上都非常相似,在中新世日本海打开之前应是一个统一的超级地体。
李三忠张勇郭玲莉张勇郭玲莉索艳慧曹花花王鹏程郭润华
吉林中部小蜂蜜顶子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证据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对出露于吉林省中部地区的小蜂蜜顶子组标准剖面的流纹岩(样品号:JH21-1)和非标准剖面小蜂蜜顶子组的安山岩(样品号:JX1-1)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以及Hf同位素组成研究。2个样品中的锆石均呈自形—半自形,CL图像上显示条痕状吸收或典型的岩浆振荡生长环带,结合其Th/U比值(0.27~0.81),均暗示了它们的岩浆成因。定年结果表明:流纹岩(JH21-1)中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92±2)Ma(MSWD=4.8),其形成于早侏罗世;安山岩(JX1-1)中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72±1)Ma(MSWD=0.27),表明其形成于中侏罗世。前者与标准剖面时代一致,后者与小蜂蜜顶子组并非同一套火山岩。而2个样品中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εHf(t)值为+5.25^+9.37,二阶省模式年龄为803~1 177 Ma,暗示它们起源于中—新元古代新增生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综上所述,吉林中部地区侏罗纪岩浆事件至少可以划分为两期——早侏罗世和中侏罗世,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可以认为吉林省中部地区早—中侏罗世火山岩的形成应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于欧亚大陆之下的地质作用相联系。
张海洪许文良王枫曹花花
关键词:火山岩岩石组合
超大陆旋回与全球板块重建趋势被引量:8
2015年
当前Columbia、Rodinia和Pangea 3个超级大陆的重建虽然有很多研究进展,其结构和轮廓逐渐清晰和明朗,但在超大陆旋回和机制上还存在巨大争论。迄今,全球板块重建趋势是:随着大板块位置基本得到约束,使得原来未被重视的小微地体群或超级地体(superterrane)的重建得到高度重视,且重建模型的精细化和区域化依然是各学科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另外,在太古代早期31亿年左右可能存在最早的超大陆Vaalbara,太古代末期27~25亿年左右也可能存在一个Kenorland超大陆,但迄今证据模糊,依据不足,轮廓不清;未来2.5亿年后的Amasia超大陆预测模型也得到快速发展;超大陆旋回确定、超大陆中心预测和超大陆旋回的动力机制等也引起了广泛重视,是板块构造理论发展中的重大成果之一。近10年来,板块重建越来越深入,称为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突破点,且逐渐显露出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和学科生长点,例如开始了古环流、古气候、古泥沙输运、古流体运聚的数值模拟,从单一层圈块体位置变迁和构造运动重建走向多圈层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过程耦合和循环的重建。这些新趋势都依赖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硬件方面计算性能的提升,各种高性能工作站、超级计算机和超算技术等缩短了模拟重建的时间;软件方面,GIS等发展使得各种全球数据库技术发展迅速,高度集成,大数据时代催生了新一代板块重建成果,板块重建技术也愈来愈先进,从三维逐渐走向四维,从几个静态场景重建走向动态连续演化重建,从大板块重建逐渐精细化,现今主要侧重在小微陆块的集结过程的重建,也开始注意到已经消失殆尽的古大洋内部海山、高原和洋内俯冲细节的重建。我国在板块重建领域跟踪成果多,创新开拓性成果较少,较为亮点的是:1978年李春昱为首的群体重建了欧亚板块格局演变,2002年
李三忠余珊赵淑娟张国伟刘鑫曹花花许立青戴黎明李涛
关键词:超大陆旋回COLUMBIARODINIAPANGEA
张广才岭帽儿山组双峰式火山岩成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65
2011年
对张广才岭中生代帽儿山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其时代及形成的构造背景。研究区内两个代表性火山岩中的锆石均呈自形-半自形晶,显示出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或条痕状吸收,结合其高的Th/U比值(0.40~2.08),暗示其岩浆成因。测年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所讨论的火山岩为早侏罗世(179~184 Ma)岩浆喷发的产物,而非前人认为的晚侏罗世;此外,帽儿山组火山岩具双峰式组合的特点,粗面岩与粗面安山岩以富碱、高钾、高度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为特征,而流纹岩显示A型流纹岩特点。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早侏罗世双峰式火成岩的存在,揭示该区早侏罗世处于一种强烈的伸展环境。结合区域该时期火成岩的空间展布特征,帽儿山组双峰式火山岩的形成应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的俯冲作用相联系,形成于类似弧后盆地的伸展环境。
唐杰许文良王枫高福红曹花花
关键词:双峰式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