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花 作品数:30 被引量:125 H指数:7 供职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车前草穗枯病研究——Ⅲ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 2007年 车前草穂枯病是江西吉安车前草产区发生最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车前草穂枯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菌毒神丹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3.2921μg/mL;多菌灵的毒力最弱,EC50值为8 316.0393μg/mL;其他4种药剂已蒜素、奥普安、代森锰锌和菌毒克的毒力介于其间,EC50值依次为7.8253μg/mL,32.9139μg/mL、140.7006μg/mL和400.4089μl/mL。 张超群 蒋军喜 李庚花 向妙莲 罗有强 张敬军 曾昭祥关键词:车前草穗枯病 杀菌剂 毒力测定 车前草白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2 2002年 车前草白粉病 (Erysiphecichoracearum)是车前草上一种重要病害 ,主要为害叶片和穗部。病菌以菌丝体和闭囊壳在车前草的病苗上越冬。次年春季在菌丝体上产生分孢子和闭囊壳中释放子囊孢子侵染车前草 ,引起发病。南昌地区车前草叶片于 4月中旬开始发病 ,5月中旬达到发病高峰 ;穗部于 5月上旬开始发病 ,6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温度 2 0~ 2 5℃ ,晴天或多云 ,并有短时小雨 ,有利此病发生发展。温度高于 2 8℃ ,雨日多、雨量大、会抑制其扩展蔓延。氮肥施用过量 ,发病重。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2 5 %敌力脱EC防治效果最佳 ,达 89.9% ;其次 6 0 %防霉宝WP防效 74 .3%。 陈须文 盛传华 李庚花关键词:车前草 白粉病 江西省纸质档案有害真菌种类分离与鉴定 2014年 为明确江西省纸质档案有害真菌种类,对江西省部分档案馆纸质档案调查抽样并进行大量病菌分离。分离鉴定出曲霉属、枝孢霉属、青霉属等8个属20个种,并对每个菌属的分离培养菌丝体形态作了介绍。研究结果对纸质档案霉菌的分布、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李庚花 宋水琳 李小珍 蒋军喜 曹冰凌关键词:纸质档案 病原菌鉴定 大叶黄杨炭疽病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3 1998年 李庚花 陈须文关键词:大叶黄杨 炭疽病 药剂防治试验 抑菌试验 敌力脱 甲基托布津 全文增补中 江西南方板栗炭疽病菌侵染动态的研究 2000年 江西板栗炭疽病菌 (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 (Penz)Sacc .)于初花末期开始侵染雌花柱头 ,侵染高峰在盛花初期。病菌经柱头侵入后 ,首先定殖于花柱 ,然后在花柱中潜伏或进一步蔓延至子房。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现象 ,已展开叶片、托叶、枝梢皮层、花器 (雄花序、雄蕊、花柱 )、幼果、幼嫩总苞的针刺及坚果 (果皮和涩皮 )普遍潜伏带菌 。 王卫芳 肖建辉 李庚花 何木根 杨朝明关键词:炭疽病 板栗 车前草穗枯病研究——Ⅰ.症状及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9 2005年 对车前草穗枯病症状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其病原菌进行了鉴定.车前草穗枯病主要为害穗部,也为害穗轴和叶片.穗部主要表现为顶端变黑腐烂,后引起全穗枯死;叶片出现圆形、直径1~2 cm大型病斑,病斑中央灰绿色,边缘暗绿色,病叶易发生焦枯;穗轴、叶柄产生椭圆形或梭形大斑,病斑呈暗绿色或灰白色.病部易产生大量黑色小点(子座).病菌鉴定按柯赫氏法则进行.在成功完成病菌分离、回接及再分离过程的基础上,对病菌的形态及大小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车前草穗枯病病原菌为一种壳梭孢属真菌(Fusicoccum sp.). 李庚花 张敬军 蒋军喜 曾昭祥 向妙莲 曾水根 陈玉兰关键词:车前草穗枯病 症状 病原菌 野生车前草抗穗枯病种质资源鉴定 被引量:3 2012年 为发掘和利用野生车前草抗穗枯病种质资源,本文采用车前草穗枯病菌(Diaporthe angelicae)强致病力菌株进行挑战接种,对从江西7县多点采集的175份野生车前草种质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有2、5、71和97份种质分别表现为高抗、抗病、感病和高感,可见野生车前草种质普遍对穗枯病不抗病。2份高抗穗枯病野生车前草种质的成功筛选为车前草抗穗枯病品种的传统和分子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刘鹏凯 涂怀妹 崔朝宇 蒋军喜 刘冰 向妙莲 李庚花关键词: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2株不同地区辣椒疫霉菌株生物学性状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对来自于南京和广州地区的2株辣椒疫霉菌株NN和HN进行生长速率、孢子囊形态、药剂敏感性和菌体蛋白质分析,研究其生物学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NN菌株和HN菌株在PDA、胡萝卜、玉米粉、番茄汁、大豆、10%V8等6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速率不同,NN菌株在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均显著高于HN菌株;2个菌株在PDA上形成的菌落存在显著性差异,NN菌株菌落气生菌丝多,而HN菌株菌落表面光滑;2菌株在10%V8培养液中培养后经无菌水诱发产生孢子囊,它们的孢子囊形态存在一定差异,NN菌株孢子囊形态多样,多达6种,以梨形和椭圆形为主,HN菌株多以椭圆形为主;供试的甲霜灵、霜脲锰锌、甲霜灵锰锌、代森锰锌、甲霜灵.霜霉威、百菌清等6种药剂对2菌株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甲霜灵对2个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大,2个菌株对各种药剂的适应性在低浓度差异大多表现为不显著,但在高浓度差异显著;对这2株菌株的菌体蛋白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结果显示,2个菌株菌体蛋白的相似率达85%,存在3个菌体蛋白的差异。 肖爱萍 游春平 李庚花 刘文强 黄少君关键词:辣椒疫霉 生物学特性 适生性 江西省大叶黄杨白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14 2002年 大叶黄杨白粉病为江西新病害 ,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 2 5℃ ,萌发率80 .2 3% ,1%蔗糖液促进孢子萌发。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组织越冬 ,成为次年初次侵染来源 ,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2 0~ 30℃有利于发病 ,5月下旬和 10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室内外药剂试验表明 :菌必治和敌力脱防效最佳 ,其防治效果分别为 92 .5 %和 89.8%。 李庚花 魏金连 盛传华 陈须文关键词:大叶黄杨 白粉病 病原菌 5株拮抗细菌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6 2005年 从香蕉园或者其他果园的土壤中分离获得5株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Cubense)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并对其抑菌效果和和机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测试的5株拮抗菌d4、d5、d6、B3和p与香蕉枯萎病菌对峙培养5d后,在平板上产生明显的抑菌带,抑菌带宽度为16.5~20.5mm;培养10d后,仍然保持稳定的抑菌效果;5株拮抗菌发酵原液对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90.49%~97.18%;拮抗菌对病菌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对菌丝的消融、菌丝细胞的泡囊化、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孢子芽管的扭曲. 肖爱萍 李庚花 游春平 黄益燕关键词:拮抗细菌 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