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红莲

李红莲

作品数:89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5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理学
  • 15篇机械工程
  • 10篇电子电信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3篇光谱
  • 10篇激光诱导
  • 10篇激光诱导击穿
  • 10篇激光诱导击穿...
  • 10篇光诱导
  • 8篇可调
  • 8篇光程
  • 7篇相含率
  • 7篇光纤
  • 6篇信号
  • 6篇信号采集
  • 6篇激光
  • 6篇光谱技术
  • 6篇大口径
  • 5篇在线检测
  • 5篇在线检测系统
  • 5篇吸收光谱
  • 5篇小口径管
  • 5篇连续谱
  • 5篇光镜

机构

  • 85篇河北大学
  • 5篇天津大学
  • 4篇河北白沙烟草...
  • 3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交通部公路科...
  • 1篇中国联合网络...
  • 1篇中创精仪(天...

作者

  • 87篇李红莲
  • 43篇李小亭
  • 41篇方立德
  • 12篇祝彦
  • 10篇王红宝
  • 8篇赵志磊
  • 6篇庞艳苹
  • 5篇陈文亮
  • 4篇张荣香
  • 4篇梁玉娇
  • 4篇陈明敬
  • 4篇李庆
  • 4篇李金海
  • 3篇傅广生
  • 3篇吴广臣
  • 3篇贾浩
  • 3篇王淑芳
  • 3篇董芳
  • 3篇张凯
  • 3篇魏永杰

传媒

  • 7篇光电子.激光
  • 6篇激光杂志
  • 3篇河北大学学报...
  • 3篇制造业自动化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食品安全质量...
  • 2篇物理通报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中国物理学会...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应用激光
  • 1篇光子学报
  • 1篇激光技术
  • 1篇河北大学成人...
  • 1篇中国无机分析...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年份

  • 8篇2024
  • 10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14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非线性标准差模型的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技术烟气浓度测量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技术测量烟气时,需采用非线性补偿方法来提高测量精度。本文基于自行研制的DOAS技术烟气测量系统,对SO_2和NO标准气体进行了单一气体的建模实验,提出了利用差分光学密度标准差和气体浓度之间关系的非线性模型预测烟气浓度的方法,并以此测量了SO_2和NO单一组分及混合气体的浓度,将实验结果与传统最小二乘法的反演浓度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测量单一气体时,得到的两种气体非线性模型的判定系数R^2分别为0.999 6和0.999 5,SO_2的满量程误差为±0.7%,最大误差为2.6%和2.8%,明显优于最小二乘法反演最大误差-16.1%和-19.9%;测量混合气体时,最大误差由传统方法的-24.6%和-28.1%减小至-4.8%和5.2%。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提高烟气测量的准确度。
李红莲魏永杰贾浩陈文亮
关键词:标准差烟气
一种击穿光谱与吸收光谱组合测量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击穿光谱与吸收光谱组合测量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激光发射机构、检测机构、信号采集机构和计算机;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承载被测物的置物台、设于所述置物台上方的容器以及与所述容器上部相连通的抽气泵;所述激光发...
李红莲康沙沙谢红杰王红宝李小亭方立德
一种水体中无机有害微量元素在线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中无机有害微量元素在线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所述在线检测系统包括激光器、衍射光学元件、全反境、聚焦透镜、微流控制器、微流控执行器、微流控芯片、微液滴基板、耦合透镜、光纤、光谱仪和计算机等。激光器经过衍射光...
李红莲王红宝梁玉娇方立德
基于平凸柱面镜的LIBS光束整形系统设计
2024年
为改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激光能量不均匀分布的问题,利用仿真软件对半径为12.5 mm的不同焦距型号的平凸柱面镜进行光路成像模拟,模拟显示满足激光器条件的最佳焦距为100 mm,在此基础上搭建基于LIBS光束的整形系统。实验表明,相比于无平凸柱面镜整形,样品中锶元素的焦斑光强均方差系数平均降低了41.91%,焦斑光强峰谷比系数平均降低了41.27%,而能量均匀度平均提高了17.23%,拟合决定系数由0.860提高到了0.914。结果显示,使用平凸柱面镜可提高光束能量的均匀性,验证了平凸柱面镜是激光光束整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陈姿颖李红莲殷啸林方立德李莹莹
关键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光束整形均匀性
汽车轮毂铬镀层的可见光吸收光谱特性研究
2019年
光谱测量技术的明显优势在于其探测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采用吸收光谱检测技术对汽车轮毂铬镀层进行了研究。利用比较法对铬镀层厚度进行了测量,当镀层时间为120s、200s、300s时,铬镀层厚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0.48μm、0.37μm、0.16μm,将镀层时间与厚度作线性拟合,拟合系数为0.9999。对铬镀层可见光波段(390~650nm)的透光率进行测量,验证了镀层时间与厚度的相关性,得到了镀层时间与透光率的关系,基于该行业对铬镀层透光率变化低于5%的实际要求,测定最佳镀层时间为150s~200s,镀层厚度为1.40μm~3.43μm。结果表明该技术用于铬镀层吸收光谱的检测是切实可行的,对该行业镀层时间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邸帅李红莲秦成程李佳懿方立德
关键词:铬镀层透光率
基于光纤干涉原理的蒸汽质量流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纤干涉原理的蒸汽质量流量测量装置及方法,在所述阻流体内设置有高压腔传感光纤和低压腔传感光纤,在管道的外侧下方设置有光源和将光源发出的相同频率的相干光分为两束的分光镜,在管道的外侧上方设置有与处理器连...
方立德 高琦昕 刘月圆李红莲 孙旭阳
基于超连续谱激光的气体检测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超连续谱激光的气体检测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超连续谱激光器、光学滤波器、光阑、吸收池、光电探测器、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在吸收池内通有待测气体;超连续谱激光器用于产生超连续谱激光,超连续谱激光经光学滤...
李红莲方立德李小亭李飞超左孟南
文献传递
基于机器视觉的双光源烟用香精外观质量检测仪
2024年
烟用香精的应用配方和工艺是烟草工业的核心技术,国内各烟草工业把香型品类构建作为新一轮发展战略的选择,其差异化是各香烟品牌竞争的一个技术关键点。本文针对烟用香精配置加工工艺中人工判别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双光源照明的机器视觉方法,并基于此设计并制作了烟用香精的外观质量合格性检测装置。以白光和红光为主要测试光源,绿光为辅助检测光源,设置了双光源同轴前向照明的环境条件;通过光学平板固定照明装置和图像采集模块为一体,并组合滑台随着步进电机转动定点启停;基于机器视觉方法剔除反光点后自动分析色彩模型参数并检测其外观质量合格性。结果显示,单管样液图像平行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0.9968%,同批次样液平行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0.0217%。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仪器检测精度和重复性良好,可为进一步促进烟用香精配置检测行业智能化管理提供支持。
刘伟华杨小娜吴启东解静陈姿颖李红莲
关键词:机器视觉烟用香精
可调谐激光和超连续谱激光的CO2测量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光谱测量技术具有测量范围广、探测灵敏度高、快速便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气体检测领域。基于直接吸收光谱(DAS)技术,设计并搭建了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测量系统和超连续谱激光吸收光谱(SCLAS)检测系统,分别利用中心波长为1430 nm的可调谐激光和1429 nm^1435 nm的超连续谱激光(SCL)作为光源,在常温(296 K)常压(1 atm)条件下,对模拟的燃气道中5.0%、6.3%、7.0%、7.9%、9.2%和9.8%的CO2进行对比研究,得到TDLAS技术和SCLAS技术浓度测量的标准差分别为2.84995×10^-5和9.47349×10^-7,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3.00%和2.03%,系统检测限分别为0.53×10^-6和10.30×10^-4。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CLAS技术较TDLAS技术更能准确测量出待测气体浓度,而TDLAS技术灵敏度更高,可检测出燃气道内低浓度待测气体,研究结果可为工业烟道内CO2及其它痕量气体的检测提供重要参考。
李红莲贾雅情邸帅吕文静方立德
关键词:可调谐激光CO2
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的温度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为提高基于单模-多模-单模(SMS)光纤结构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灵敏性和非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增强它们的实用性,研究了热光效应和热膨胀效应引起的SMS光纤结构的温度特性。通过分析SMS光纤结构的模式干涉原理和确定SMS光纤结构中受温度影响的参数及其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分析普通多模光纤构成的SMS光纤结构温度特性的理论模型。进一步利用此模型分析了不同多模光纤纤芯直径下,多模光纤包层和纤芯的热光效应,以及多模光纤纤芯直径和长度的热膨胀效应对SMS光纤结构温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模光纤包层和纤芯的热光效应是影响SMS光纤结构温度特性的第一和第二因素,并且两种效应下的温度灵敏度均随多模光纤纤芯直径的减小而增大,但变化方向相反;而多模光纤的热膨胀效应对SMS光纤结构的温度特性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各热效应同时作用下,多模光纤纤芯直径对温度灵敏度基本没有影响,灵敏度约为12.5pm/℃。
张荣香张建飞赵亚军李红莲刘涛
关键词:温度特性热光效应纤芯直径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