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
- 作品数:54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缝合技术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临床上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采用不同缝合技术的对比。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发生病变的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接受连续缝合技术置换心脏瓣膜,对照组接受间断褥式缝合技术置换心脏瓣膜。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心肺的转流时间、主动脉的阻断时间、呼吸机的辅助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来对比两种缝合技术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观察和统计得出,实验组患者心肺的转流时间、主动脉的阻断时间、呼吸机的辅助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术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缝合技术置换心脏瓣膜的能够有效控制心肌缺血缩,短主动脉的阻断时间和心肺的转流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杨恒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
- 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临床治疗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观察,掌握本病的手术适应证及术式选择。方法:通过2006—2008年我院收治的65例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患者,观察随年龄增长、主动脉瓣病变发生发展规律的关系及术式选择时预后的影响。结果:随年龄增长,主动脉瓣病变明显增加,此类室缺应早期手术,如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应及早行室缺修补及主动脉瓣成形或置换术。结论:干下室间隔缺损应及早手术治疗,且以补片修补为主。
- 刘广文陈红卫王宏山张润生潘砚鹏杨恒
- 关键词: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脱垂术式选择
- 右胸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和)狭窄30例
- 2017年
- 目的分析右胸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和)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4-01—2016-12间收治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和狭窄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右胸微创二尖瓣置换手术治疗,另以同期在我院接受胸骨正中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随访期心功能改善)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自动复跳率、术后12 h引流量、ICU时间等的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期心功能分级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胸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和)狭窄的创伤小,患者的痛苦程度低,有效性、安全性俱佳,更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向立浮志坤朱勇锋杨恒杜鹏
- 关键词: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
- 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10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特点,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1998-02—2005-07在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10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03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2.9%。术后随访率100%,随访3~93个月,无晚期死亡。全部病例心功能皆恢复至Ⅰ或Ⅱ级(NYHA)。结论绝大部分法洛四联症患儿可施行一期根治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在于合理的体外循环灌注、严密修补室间隔缺损和恰当疏通右室流出道。
- 王宏山李凯张润生陈红卫杨恒
-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儿童
- CABG患者术后移植血管狭窄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移植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为CABG术后移植血管狭窄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院CABG手术并于1年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随访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后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分为移植血管狭窄组(48例)和非狭窄组(52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CABG术后移植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狭窄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移植大隐静脉桥和进行非体外循环CABG、远端吻合口位于右冠脉系统、靶血管狭窄<70%、靶血管管径<1.5 mm和术后未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明显多于非狭窄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BG术后移植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糖尿病、血脂异常、靶血管狭窄小于70%、靶血管管径<1.5 mm、远端吻合口位于右冠脉系统、大隐静脉桥、术后未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结论:CABG术后移植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血脂异常、靶血管狭窄<70%、靶血管管径<1.5 mm、远端吻合口位于右冠脉系统、大隐静脉桥、术后未规范服抗血小板药。
- 杨恒张润生胡亚兰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移植血管狭窄
- 胸大肌肌瓣移植治疗心脏术后胸骨感染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瓣移植修复心脏术后胸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39例患者采用胸大肌肌瓣移植修复心脏术后胸骨感染(治疗组),同期26例采用外科清创加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次数、满意度及复发率等指标差异。结果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住院时间短[(18.1±3.8)天对(36.7±11.4)天],住院费用较少[(19429±4088)元对(33495±10712)元],手术次数较少[(1.1±0.3)次对(2.4±0.8)次],患者满意度较高(56.4%对30.8%),复发率较低(5.1%对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大肌肌瓣移植修复心脏术后胸骨感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李现杰张润生杨恒董文通冀攀常新
- 关键词:心脏术后胸骨感染
- 迷宫Ⅳ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的队列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迷宫Ⅳ(MazeⅣ)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8年我院心脏外科因心脏瓣膜病合并持续性房颤老年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MazeⅣ术治疗房颤(试验组),41例患者单纯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对照组)。试验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61~74(65.2±2.5)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62~76(64.8±3.3)岁。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ICU滞留时间、围术期引流量、红细胞输注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院时、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肺动脉收缩压下降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zeⅣ术在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持续性房颤老年患者中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窦性心律的转复和维持,有利于左房、左室的重塑和肺动脉收缩压的降低,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浮志坤杨慧娟张向立张曙光杨恒朱勇锋杜鹏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
- 腔内隔绝术治疗老年人胸主动脉真性动脉瘤
- 2016年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寿命的延长,老年人胸主动脉真性动脉瘤发病率逐步增加,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胸行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及并发症。而随着腔内技术及器材的发展,腔内治疗方法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及其中远期生存率与传统手术无差异,使其已成为治疗胸腹主动脉大多区域疾病的首选方法。本文总结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腔内隔绝术治疗老年胸主动脉真性动脉瘤21例,现报道如下。
- 浮志坤张向立杨慧娟刘洋朱勇峰杨恒郭琳
- 关键词:老年人腔内隔绝术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管麻痹与血浆精氨酸血管加压素水平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围手术期血管麻痹(VS)与血浆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行OPCABG患者11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VS分为VS组(41例)与非VS组(69例),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术前(T1)、术中30 min(T2)、予以鱼精蛋白后10 min(T3)、术毕(T4)、术后2 h(T5)、术后24 h(T6)动脉血,检测血浆AVP水平;术中置入Swan-Ganz导管,监测置入即刻、术毕、术后2 h、6 h、24 h患者肺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变化。结果:VS组T2、T3、T4、T5血浆AVP水平均高于T1,非VS组T2、T3、T4、T5、T6血浆AVP水平均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VS组T2、T3、T4、T5、T6血浆AVP水平均低于非VS组;VS组患者MAP在术毕、术后2 h、6 h、24 h低于非VS组,PCWP在术后6h高于非VS组,CI在术后2 h、6 h低于非VS组,SVRI在术后2 h、6 h、24 h低于非V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OPCABG患者围手术期发生VS的关键原因之一是血浆AVP水平相对不足。
- 杨恒张润生胡亚兰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 一期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转流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心脏畸形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主动脉缩窄合并其他心脏病手术的方法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转流+心脏畸形矫治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09年4月至2017年6月,应用经胸部正中切口行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心包内转流术,同期行合并心脏畸形矫治手术的患者13例,女性3例,男性10例,平均年龄35岁(19~59岁)。其中3例bentall术,8例主动脉瓣置换,1例二尖瓣置换,1例二尖瓣成形术。结果: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分别是(81±33) min、(123±47) min。术后上肢血压明显改善(P<0.001),有术前的(159±34) mmHg(1 mmHg=0.133 kPa)将至术后(122±17) mmHg,截止最后一次随访,患者上下肢血压无明显压差。结论:一期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转流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心脏畸形远期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主动脉缩窄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患者选择此手术方式。
- 朱勇锋张向立浮志坤杜鹏杨恒张曙光
-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主动脉转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