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旸
- 作品数:26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开放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鲁镇文化和祥林嫂的幽闭恐怖症——《祝福》主题的重新解读被引量:9
- 2007年
- 鲁镇文化是一种吃人性的文化,祥林嫂被鲁镇文化的幽闭就是被吃人性文化的幽闭。祥林嫂的幽闭恐怖症是社会角色强加给祥林嫂的精神恐怖。祥林嫂从夫家的出逃是对男权制幽闭的反抗,但夫家把他抓回当作商品卖了出去,说明她不可能逃脱男权制的幽闭;祥林嫂想从死了第二个丈夫的幽闭恐怖症中逃脱出来,但鲁镇文化却使祥林嫂更为妖魔化从而更加重了她的幽闭恐怖症;祥林嫂想要向人们诉说死了儿子的悲哀获得人们的同情,但人们的冷酷却使祥林嫂的精神更加幽闭恐怖;祥林嫂想要在知识分子那里获得灵魂幽闭恐怖的解脱,但知识分子并没有给她一点精神的出路。祥林嫂被鲁镇文化幽闭窒息而死。
- 杨朴杨旸
- 关键词:祥林嫂幽闭恐怖症
- 简论数字化语境下的教育传播观
- 2019年
-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而教育的终极目的也就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面对当下互联网和新媒体浪潮席卷而来的情境,我们应在知识和文化之外,关注到媒介这一教育手段和传播手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和教学中构建起数字化语境下的教育传播观。
- 杨旸杨玉茗高玮
- 关键词:数字化课堂
- 《再别康桥》整体“旋律”的情感意味被引量:1
- 2015年
- 《再别康桥》的"旋律"由三部分构成:首先是怅惘、忧伤和悲凉的情绪,继而是甜蜜(不无忧伤)的追忆,最后又重新回到怅惘、忧伤和悲凉的情绪。这三部分形成了一种整体性旋律结构,这种整体旋律结构表现了一种整体性情感模式。《再别康桥》对读者的巨大魅力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整体旋律的作用,它虽然是潜隐的,但却能同构性控制读者的情感力量,而且整体旋律表现的是一种原型性情感模式,因而,整体旋律的作用其实就是原型情感模式的作用。无数的读者无数次地反复吟诵《再别康桥》,原因就在于它表现了他们内心中的情感模式:怅惘中对美好的追寻、追思与追忆。
- 杨朴杨旸
- 关键词:《再别康桥》语言旋律情感模式艺术魅力
- 出版理念革新与编辑出版专业实践立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考被引量:4
- 2011年
- 在"媒介融合"的数字新时代,以"大出版"观的树立为标志的出版理念革新已然兴起,对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为迎接这一挑战,提高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质量,编辑出版学科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革新教育理念,重新建构立体化的实践型教学体系,以实践能力为核心培养新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才。
- 杨旸
- 关键词:出版理念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
- 由“二神转”到二人转——二人转原型及演化脉络的考古实物证明被引量:1
- 2012年
- 红山文化的女神祭祀形式是由两个萨满主持的圣婚仪式,其形式是"二神转";萨满形象可以在内蒙古岩画萨满装扮鹰神那里得到证明;而"二神转"的形式同样可以在内蒙古岩画"二神转"造型中得到印证;东北各民族民间舞蹈如莽式舞、野人舞和臻蓬蓬舞等是圣婚仪式"二神转"的转换;东北大秧歌则是东北各民族民间舞蹈的转换;而二人转则又是东北大秧歌的转换。从"二神转"到二人转,虽然经历了从神圣仪式到世俗娱乐的巨大变化过程,但是,由于二人转造型的传承,由二人转造型所承载的民俗心理内容也就必然传承了下来;因而,从本质上说,二人转是一种民俗艺术。
- 杨朴杨旸
- 关键词:红山文化二人转
- 没有编剧、作曲、舞美和导演的演出体制——论传统民间二人转的表演形态
- 2014年
- 在国家体制的二人转民间艺术团体中,二人转是一个很完整的演出团体,它由编剧、作曲、舞美和导演所组成。有的虽然不一定有编剧,但演出要有一个剧本那是一定的。民间艺人的二人转演出却绝对不同,民间艺人的二人转演出没有专门的编剧,没有专门的作曲,也没有专门的导演,当然更不能有专门的舞美了。民间艺人完全是自编、自作与自导。正是这种自编、自作与自导的演出体制,才使二人转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民间性。
- 杨朴杨旸
- 关键词:演出团体二人转编剧作曲表演形态导演
- 牛河梁女神庙的真相再揭秘——记文学人类学家与考古学家的一次对话被引量:3
- 2020年
- 2019年9月1日,在朝阳市德辅博物馆召开的国际熊文化研讨会的晚餐上,叶舒宪与郭大顺进行了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话。叶舒宪问郭大顺当年牛河梁女神庙发掘时,出土的泥塑动物在女神庙的什么位置,郭大顺回忆了当时发掘的情况和今天对出土文物的再认识。他说当时发掘简报说女神庙中出土的"神化了的动物形象有猪龙和猛禽"是需要再认识的,那不是猪,而是熊;不是泥塑猪的残件,而是整头熊;整头熊是趴在女神庙顶上的;而当时被认为"猛禽"的则是泥塑鹰。泥塑大熊从庙的北面与大于真人三倍的女神像相对;泥塑鹰从庙的南面与大于真人三倍的女神像相对。这与当年的《辽宁省牛河梁"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报告的情况是大不一样的。郭大顺对牛河梁女神庙发掘的回忆与对出土文物的再认识,引起在场学者的极大兴趣。叶舒宪说":这是牛河梁女神庙的再揭秘!"
- 杨朴杨旸
- 关键词:考古学家
- “唱唱的要和观众走一条道”——传统二人转表演探幽
- 2013年
- 传统二人转的民间性质是最纯粹的,不仅它的艺人来自民间,它的市场也在民间,它是靠表现民间情感而生存的。它的流动性“卖唱”演出方式——走到任何地方的演出都是靠“赏钱”,或“齐头”(联系演出的人)齐钱,规定了它必须绝对地走向民间,必须绝对地表现民间的情感,必须绝对地“要和观众走一条道”。“和观众走一条道”的实质是,要使二人转的文化立场牢牢地站在民间的基点上。
- 杨旸杨朴
- 关键词:二人转观众表演演出方式文化立场
- 《后赤壁赋》与《前赤壁赋》的“叠合”与“互文”被引量:2
- 2019年
- 以往对苏轼赤壁文的研究,缺乏整体观照,缺乏系统研究。"叠合"与"互文"作为原型批评方法的两种,以整体观照的视角重新审视文本之间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实现对苏轼赤壁文内在结构和整体脉络的重新勾画,实现以文本研究复现苏轼心理历程和情感模式的目标,拓宽孤篇研究的视域。以此方法研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三篇赤壁文,发现《后赤壁赋》的赤壁是从《前赤壁赋》而来的,是对《前赤壁赋》的重写和改写,《前赤壁赋》是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重复。苏轼反反复复表现的赤壁、明月、酒、歌唱等意象,这些意象的重复就构成了象征意义的重复,象征意义的重复则非常突出地表现出一种思想情感的重复,甚至表现出一种思想情感的原型模式。三篇文本存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形成了一个前后有内在思想联系的文本结构,表现了苏轼从人生逆境完成精神突围的过程:《赤壁怀古》表现了理想不能实现的悲观情绪;《前赤壁赋》表现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二元对立与苏轼情感的挣扎;《后赤壁赋》则表现了苏轼皈依出世道家思想的倾向。
- 杨朴杨旸
- 关键词:互文叠合
- 女性文明的象征符号——熊陶尊造型意义的文化解读
- 2018年
- 在红山女神文化大传统中解读熊陶尊的造型意义,就会发现:熊陶尊是女神创世原型的象征符号。熊陶尊的造型形式和它的礼器功能决定它既是女神的象征,又是孕育、创造的象征,更重要的还是重新创世、开天辟地的象征,是女神创世一种神圣的"显圣物"。熊陶尊的女神崇拜文化造型并非是偶然出现的,它是来源于红山文化女性文明模式的,是红山文化女性文明模式派生出来的象征形式。熊陶尊是女神文明的象征符号,它连接着西辽河史前的女神文化模式,因而,它在中华文明起源的时候,就表现出不同于黄河和长江区域的文明内容。
- 杨朴杨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