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浣宜 作品数:135 被引量:726 H指数:15 供职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心脏肿瘤的诊断经验及研究概况 原发心脏肿瘤发病率较低(0.002%~0.1%),85%是良性的,最常见的是粘液瘤。粘液瘤以外的心脏肿瘤少见,超声诊断经验不足。心脏良性肿瘤通过外科手术可治愈。心脏恶性肿瘤较罕见,在心脏病学方面研究最少。文献报道横纹肌瘤... 杨浣宜 周维新 王浩文献传递 超声新技术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血管内超声是以导管为基础的成像技术,在导管的顶端嵌有小型高频的超声换能器(即超声探头)经动脉或静脉插到心脏或血管的某一部位以显示局部结构。以导管为基础超声成像的概念源于70年代,国外自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研究,由于制造... 杨浣宜关键词:超声技术 冠心病 血管内超声 血管病变 文献传递 静注1.6-二磷酸果糖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1990年 本文对50例慢性心衰患者以盲法静注小量vitC与1.6—二磷酸果糖(FDP)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改变,为进一步了解FDP对慢性心衰的确切疗效。本研究结果:①两组用药前、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②药后两组各有12例心功能改善一级,③超声心动图所测各项心功能指标两组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P均>0.05;组间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 朱兆仪 陶萍 龙露 杨浣宜 张继军 黄云洲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二磷酸果糖 盲法 VITC 进口药品 代谢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55 2003年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将青岛港健康研究人群中 5 5~74岁的男性共 35 8名 ,分为代谢综合征患病组与非患病组 ,应用血管超声技术检测了该组人群颈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斑块性质、分级及斑块总积分 ,并对内膜 中膜厚度 (IMT)与代谢综合征各项诊断标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代谢综合征患病组颈动脉IMT值 (0 90mm± 0 12mm)、斑块总积分(3 5 8mm± 0 4 4mm)、斑块发生率 (6 4 2 % )及心血管病患病率 (47 5 % )均显著高于非患病组 (分别为 0 84mm± 0 11mm、2 4 5mm± 0 2 5mm、4 7 5 %及 12 2 % ,P均 <0 0 5 )。颈动脉IMT与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及腰围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2 7、0 17、0 17及 0 12 ,P均 <0 0 5 )。结论 代谢综合征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及早进行颈动脉的超声检查 ,将有助于心血管病事件的一级预防。 刘芳 张红叶 刘晓宁 杨浣宜 康朝辉 史秀忠 杨瑛 惠汝太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扭转机制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拟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E)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旋转角度及扭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够准确测量HCM患者左心室不同水平的旋转角度及左心室扭转角度,在LVEF正常时就能敏感地反映... 张红菊 王浩 杨浣宜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 文献传递 巨大真假混合室壁瘤及术后6年随访1例 2002年 张技革 刘汉英 杨浣宜 朱晓东 秦学文 王红月 马坚关键词:术后 随访 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1997年 目的:观察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时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并与固定频率心室起搏相比较。方法:对19例心动过缓患者植入了体动感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术后随机依次程控为固定频率心室起搏和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方式,分别进行踏车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测量运动前后的每搏量、心排出量,心电图记录心率变化。结果: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时,运动时最快起搏心率达117±23 bpm,其运动时间明显长于固定频率心室起搏时(437±45 s 比323±51s.P<0.01)。尽管两种起搏方式的运动心排出量均明显增加,但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的运动最大心排出量较固定频率心室起搏增加36%(P<0.05)。与运动前相比,固定频率心室起搏的运动每搏量增加51%,而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的每搏量则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可明显改善心动过缓患者的运动耐量和心排出量,其主要机制是增快了运动时的起搏频率。 马坚 陈新 王方正 杨浣宜 张奎俊 余培桢 王锦志 张继革 王玉山关键词:心室起搏 血液动力学 运动前 心排出量 每搏量 起搏方式 压力负荷对心室功能、构型及心室间隔位置影响的实验研究 1998年 目的:探讨一侧心室压力负荷时,对对侧心室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7只,环缩肺动脉和主动脉,造成急性右心室和左心室压力负荷的动物模型,并应用心导管术观察血液动力学、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室形态改变。结果:环缩肺动脉后,右心室压力明显升高,左心室压力降低,跨隔压力阶差缩小,舒张末期左心室偏心指数增大(由对照值由102±013增至188±058,P<001)。环缩主动脉后,右心室压力随左心室压力的升高而增高。环缩肺动脉和主动脉后右心室射血分数较环缩前均明显降低(P均<001)。跨隔压力阶差与偏心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089,P=0.016)。 程芮 程显声 杨浣宜 杨俊玲 李永利 李建蓉 李守平 刘醒关键词:心功能 心室间隔 相互作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塞外贫困山区特异性心肌病特点的评价 2002年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塞外贫困山区特异性心肌病的特点。方法 2 80例可疑心肌病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检出特异性心肌病 90例 ,其中 ,酒精性心肌病 3 5例占 3 9%。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经济、方便 ,并可通过疗效观察与评价 。 冯桂文 杨浣宜关键词:彩超 特异性心肌病 提高心肌梗塞-心衰大鼠模型动物存活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999年 如何提高心肌梗塞- 心衰大鼠的动物存活率和模型成功率,是涉及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实验的关键技术之一。对600 只大鼠行冠状动脉结扎,建立心肌梗塞和心衰模型,分批观察其存活率,并经高频超声进行评估和鉴定模型建立的成功率,反馈指导模型的建立。结果显示:随着技术的改进和手法的熟练,借助超声心动图检查新技术协助,分批进行的动物存活率和模型建立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存活率:40 % ,72 % ,P< 0-001) ;心衰模型成功率:(38 % ,55 % ,P< 0-01) 。表明必要的技术熟练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以及超声频探头的协助进行技术性回顾和总结,可以大幅度提高实验动物模型建立的存活率和成功率。100 倪新海 郜朝晖 张宇清 张健 张沛 王振涛 唐熠达 杨浣宜 程显声关键词:心衰 心肌梗塞 存活率 超声心动图检查 冠状动脉结扎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