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青
- 作品数:19 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肺炎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 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肺炎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 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年限均从建库到2009年2月,并查阅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外文检索词包括linezolid、glycopeptides、vancomycin、pneumonia、gram-positive cocci、saureus、MRSA、enterococcus及streptococci.限定语言为中文或英文,限定对象为"人".中文检索词为相应的主题词.纳入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采用Jadad量表及随机分配方案隐藏方法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x2检验鉴定研究间的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研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研究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425例革兰阳性球菌肺炎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利奈唑胺治疗结束后在临床可评估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优于万古霉素(OR=2.16,95%CI为1.13~4.16,P〈0.05);随访结束后,临床可评估患者(OR=1.11,95%CI为0.81~1.53,P〉0.05)及意向性治疗患者(OR=1.01,95%CI为0.78~1.31,P〉0.05)利奈唑胺的临床治愈率、微生物学总治愈率(OR=1.31,95%CI为0.85~2.04,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OR=1.45,95%CI为0.84~2.51,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OR=1.36,95%CI为0.51~3.61,P〉0.05)、链球菌清除率(OR=4.27,95%CI为0.01~1365.87,P〉0.05)及肠球菌清除率(OR=0.75,95%CI为0.03~17.51,P〉0.05)与万古霉素相同.利条唑胺治疗组与万古霉素治疗组的病死率(OR=0.80,95%CI为0.59~1.07,P〉0.05)及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OR=1.06,95%CI为0.68~1.64,P〉
- 林志青黄延玲黄萍陈琪
- 关键词:革兰阳性球菌万古霉素利奈唑胺META分析
- 利奈唑胺和糖肽类抗生素对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糖肽类抗生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糖肽类抗生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并查阅所有纳入的参考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纳入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比较利奈唑胺和糖肽类抗生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χ2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研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试验结果的稳定性。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 248例革兰阳性球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可评估患者中,利奈唑胺治疗结束后[OR 1.92,95%CI(1.18,3.14),P=0.009]及随访结束后[OR 1.59,95%CI(1.24,2.05),P=0.000 3]的临床治愈率优于糖肽类抗生素;而在意向性分析集患者中,利奈唑胺随访结束后[OR 1.37,95%CI(0.98,1.92),P=0.07]的临床治愈率相当于糖肽类抗生素;在微生物学可评估患者中,其随访结束后的微生物学总治愈率[OR 1.57,95%CI(1.18,2.10),P=0.002]、金葡菌清除率[OR=2.34,95%CI(1.63,3.37),P<0.000 01]、MRSA清除率[OR=2.27,95%CI(1.20,4.31),P=0.01]方面,利奈唑胺亦优于糖肽类抗生素,而在链球菌清除率[OR=1.17,95%CI(0.23,5.97),P=0.85]及肠球菌清除率[OR=6.43,95%CI(0.23,181.82),P=0.28]方面,利奈唑胺与糖肽类抗生素相仿。结论在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优于糖肽类抗生素。
- 郭志峰林志青黄萍陈琪
- 关键词:利奈唑胺糖肽类抗生素革兰阳性球菌
- 死亡蛋白激酶1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表达的研究
- 2020年
- 目的通过测定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脑组织中死亡蛋白激酶1(DAPK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探讨死亡蛋白激酶1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方法SD新生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HIBD组)和假手术组两组,其中HIBD组50只,根据处死时间不同分为5组(6 h、12 h、24 h、48 h和72 h各10只),假手术组10只,使用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假手术组及HIBD组DAPK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DAPK1 mRNA和DAPK1蛋白均低表达,HIBD组均高表达,且HIBD不同时间点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BD组48 h DAPK1 mRNA和DAPK1蛋白达到高峰.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可以使DAPK1的表达上调.
- 冯骁陈凌赵红缨林志青郭志峰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
- 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疗效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 2008年
- 干扰素虽已广泛应用于儿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但其疗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其疗效预测因素主要包括:治疗前患儿肝脏炎症的程度、血清转氨酶水平的高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及患儿的年龄、传播途径、干扰素剂量等,前三项是预测疗效的主要因素。
- 林志青方峰
-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干扰素
- 不同脐带结扎时间对早产儿及产妇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脐带结扎时间早产儿及产妇各项指标的情况,探讨不同脐带结扎时间对早产儿及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4月—2021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产科妊娠28~37周阴道分娩的早产儿320例,根据结扎脐带时间分为A组(立即脐带结扎)、B组(胎儿娩出后60 s延迟脐带结扎)、C组(胎儿娩出后120 s延迟脐带结扎)、D组(胎儿娩出后180 s延迟脐带结扎),各80例。分别检测新生儿生后24 h血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压积(HCT)、出生5 d内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及光疗率、新生儿早期体温的情况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统计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及住院期间输血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长和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分娩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出生后24 h,B、C、D组Hb水平(169.32±15.23)、(173.44±18.27)、(178.79±17.29)g/L和HCT水平(52.97±5.21)%、(55.57±4.89)%、(58.48±5.88)%均高于A组(152.38±14.33)g/L、(46.32±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3、5天,B、C、D组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低血糖的发生率均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患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7.50%、8.75%、10.00%)及住院期间输血率(21.2%、17.5%、20.0%)均低于A组的(21.3%、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60~180 s的延迟脐带结扎在降低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新生儿低体温、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及降低早产儿输血率方面效果一致,且不影响早产儿光疗率及产妇分娩出血量。
- 郭志峰林志青陈水利杨芳琳魏晓帆冯骁
- 关键词:早产儿阴道分娩
- 厦门市2231名儿童乙型肝炎血清学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调查厦门市完成乙肝疫苗三针基础免疫后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及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阳性率,评价现阶段厦门市儿童乙肝的免疫预防控制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19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 231名7月~14岁儿童血清标本。全部儿童依据年龄分为7月~3岁、>3~7岁、>7~10岁、>10~14岁4个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定量检测HBsAg和Anti-HBs滴度情况。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各年龄组的HBsAg和Anti-HBs阳性率,应用秩和检验比较各年龄组乙肝免疫应答情况。结果共收集儿童血清2 231份,HBsAg阳性率为0.85%(19/2 231),Anti-HBs阳性率为57.01%(1 272/2 231)。不同年龄儿童血清Anti-HBs阳性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188,P<0.01)。其中7月~3岁儿童Anti-HBs阳性率最高(88.86%),>7~10岁儿童Anti-HBs阳性率最低(42.21%)。不同年龄组乙肝免疫应答水平亦不相同,其中7月~3岁、>3~7岁、>7~10岁及>10~14岁组低应答率分别为32.15%、65.08%、34.29%及2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8.212,P<0.01)。结论出生后规范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Anti-HBs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3岁后下降明显,有必要在3岁后加强定期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监测。
- 陈水利林志青黄蕊赵红缨郭志峰陈凌
-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血清学标志物
- α-干扰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序贯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α-干扰素(alpa interferon,IFN-α)联合糖皮质激素序贯治疗与α-干扰素单独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PubMed和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追查所有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检索年限均从建库检索到2006年10月。纳入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比较IFN-α联合糖皮质激素序贯治疗与IFN-α单独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81个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随访9个月至2年后,IFN-α联用糖皮质激素序贯组治疗HBeAg转阴率稍低于IFN-α单独治疗组,HBV-DNA转阴率稍高于IFN-α单独治疗组,HBsAg转阴率稍低于IFN-α单独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稍低于IFN-α单独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稍低于IFN-α单独治疗组,HBsAg血清转换率稍高于IFN-α单独治疗组,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IFN-α联用糖皮质激素序贯治疗与IFN-α单独治疗对比,在HBeAg转阴、HBV-DNA转阴、HBsAg转阴、ALT复常、HBeAg及HBsAg血清转换等方面均无明显的效能。
- 林志青方峰郭志峰陈琪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Α-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儿童META分析
-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并查阅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Meta分析。纳入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采用Jadad量表及随机分配方案隐藏方法评估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采用2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研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656例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可评估患者中,利奈唑胺组治疗结束后[OR 3.78,95%CI(1.18,12.08),P=0.02]及随访结束后[OR 2.15,95%CI(1.46,3.17),P=0.0001]的临床治愈率优于万古霉素组,而在意向性治疗患者中,利奈唑胺组随访结束后[OR 1.37,95%CI(0.98,1.92),P=0.07]的临床治愈率相当于万古霉素;同时,在微生物学可评估患者中,其随访结束后的微生物学总治愈率[OR 2.32,95%CI(1.42,3.79),P=0.0008]、金葡菌清除率[OR=2.73,95%CI(1.82,4.09),P<0.00001]、MRSA清除率[OR=4.00,95%CI(2.31,6.93),P<0.00001]方面,利奈唑胺组亦优于万古霉素组,而在链球菌清除率[OR=1.17,95%CI(0.23,5.97),P=0.85]及肠球菌清除率[OR=6.43,95%CI(0.23,181.82),P=0.28]方面,利奈唑胺相当于万古霉素。结论在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优于或相当于万古霉素。但还需要更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 林志青黄延玲黄萍陈琪
- 关键词:利奈唑胺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META分析
-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自英国Jevons首次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以来,MRSA的感染率大大增加,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目前,糖肽类药物如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仍是治疗MRSA感染患者的唯一选择。尽管大部分分离的致病菌对万古霉素敏感,但1997年日本报道了首例对万古霉素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林志青黄延玲黄萍陈琪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万古霉素META分析利奈唑胺疗效AUREUS
-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血栓形成1例分析被引量:26
- 2015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的病例资料。结果患儿以呼吸道症状起病,在抗感染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下肢肿痛和左肺呼吸音减低,经检查明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伴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经甲基泼尼松龙、丙种球蛋白抑制炎症反应,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阿司匹林抗凝的综合治疗,患儿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结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血栓形成可能与过度炎症反应和内皮损伤有关。临床上对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有抗磷脂抗体阳性和蛋白C浓度降低的患儿,需要警惕合并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应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
- 陈煜黄萍田维敏陈凌林志青陈琪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栓抗磷脂抗体蛋白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