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鹏帅

作品数:36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语言文字
  • 1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3篇翻译
  • 8篇诗歌翻译
  • 7篇翻译研究
  • 6篇文学
  • 6篇访谈
  • 6篇访谈录
  • 4篇文化
  • 4篇弗罗斯特诗歌
  • 3篇学科
  • 3篇英译
  • 3篇国文
  • 2篇代文
  • 2篇译介
  • 2篇原作
  • 2篇中国文化
  • 2篇中国文化走出...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人文
  • 2篇诗歌
  • 2篇外译

机构

  • 28篇西南民族大学
  • 7篇四川大学
  • 3篇山东政法学院
  • 1篇襄樊学院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德克萨斯州大...
  • 1篇芝加哥大学

作者

  • 35篇焦鹏帅
  • 3篇颜海峰
  • 1篇顾明栋
  • 1篇黄忠廉
  • 1篇曹明伦
  • 1篇李野

传媒

  • 5篇语言教育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东方翻译
  • 2篇中国翻译
  • 2篇中国比较文学
  • 2篇山东外语教学
  • 2篇外语与翻译
  • 2篇外语教学理论...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学术界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外语教学
  • 1篇外语研究
  • 1篇外国语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翻译界
  • 1篇上海翻译(中...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外国语言...
  • 1篇学术评论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大人文”融通的思想、理路与方法——顾明栋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2019年
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艺术人文学院顾明栋教授以其近四十年的学术经历,提出了'大人文'的观念,并一直身体力行。本文从学术生涯、学术理路、学术思想和学术回顾与展望等四个方面对顾教授进行了访谈,他以其自身的经历和视野,分享了他对英美两国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差异、学术训练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中国典籍英译评价的复杂性、'汉学主义'的来龙去脉、中国古典文论及思想的现代化、学术研究的概念性和原创性、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中国外语教学等问题的深刻见解,体现了一个华裔学者兼纳中西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更体现了他治学理念中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其中的一些观点能为从事中西文学、文化比较的学者带来启示,也能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焦鹏帅顾明栋
关键词:汉学主义文艺理论
持久平稳 雅俗共赏——赵毅衡教授关于弗罗斯特诗歌及其翻译访谈录被引量:1
2011年
赵毅衡,四川大学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及符号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符号学与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从1988年起任职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终身资深讲席。其代表作品有《新批评文集》、《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史人物》等。他编译的二卷本《美国现代诗选》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诗界。笔者针对《美国现代诗选》里选译的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就其诗歌特征、诗歌翻译以及中国新诗的发展,
焦鹏帅
关键词:诗歌特征大学教授诗歌翻译雅俗共赏访谈录
一部西方文学与中国现代性进程的互动史——祁寿华著《西方文学在中国与一个民族的翻译》评介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从写作手法、写作特色、学术意义等诸方面对华裔美国学者祁寿华所著《西方文学在中国及一个民族的翻译》进行了评介,指出其立足大局,结合历史语境、历时共时同维展现自1840年以来西方文学在中国译介过程中的译人、译事、译论、译本及对中国现代政治、文学、文化、生活的影响等史实。它融知识性、故事性和学术性的写作手法为西方文学翻译史书写提供了方法论启示。同时用英语撰写的这部著作不仅为西方学者研究西方文化从近现代到当代与中国文化的互动提供了史料参考,还为其提供了一个鸟瞰他们的文学在异域旅行的读本,也为国内学者及学生提供了一个西方文学译介史的英语教材。
焦鹏帅
关键词:西方文学翻译史历史分期
中国传统诗画翻译十原则被引量:1
2011年
中国传统诗画仿佛一对孪生姐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水乳交融,浑然天成。对于诗画的解读也因人而异。在对其翻译过程中,要实现其全面的文学内涵传达确非易事,因此,笔者试图从文化传播这一角度,采用理论介绍、文本对比分析的办法,尽可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探讨如何更好传译中国诗画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并援引中国古典文论相关术语,提出十项实现"移情入境"之诗画翻译策略。
焦鹏帅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论
变译研究二十年:哲思、发展和国际化被引量:7
2018年
本文从变译理论的哲学思想、研究对象、发展变迁、应用范围和国际传播方面,指出变译理论从初创时期即针对非全译现象提出的概念,展现结构主义的二元特征。它从众多翻译现象描述出发,归纳演绎,体现阐释学、现象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特征。从其发展脉络上看,聚焦文本,开放包容和动态平衡是其理论特性。其对文学翻译的大众化传播和当下以信息和知识传播为目的的非文学文本翻译均有着现实的指导和参考意义。当然,该理论在英语世界国际化方面与国内的研究氛围相比,明显不足,需利用国家政策,各方学术资源和平台,多方合作,系统性地进行对外译介,以期获得国际学术同行的认同,彰显我国翻译学术话语的软实力。
焦鹏帅
关键词:变译理论哲学思想
语篇翻译中的“假关联”及其对策
2008年
语篇翻译不仅仅是着眼于一个词,一个句子,更是立足于整个句群,更强调其整体性地把握,但其又脱离不了每个词,每句话所处的语境及其语域特征。因此,本文依据Sperber&W ilson的关联理论,提出译者应结合其语境、从其语域特征出发,细处着眼,全篇把控,准确把握词、句的含义,克服翻译中的"假关联",完美再现原作的创作目的和文体风格。
焦鹏帅
关键词:语境语域
我的文字要像水一样淌下去——《朱兰花——罗·弗罗斯特抒情诗选》译者姚祖培访谈录
2016年
本文就弗罗斯特诗歌及其汉译中的一些问题,对上世纪90年代初《朱兰花——罗·弗罗斯特抒情诗选》的译者姚祖培进行了访谈,请他阐释了对弗罗斯特诗歌、翻译批评、译者主体性、诗歌可译性、诗歌翻译文体选择、诗歌翻译未来等诸多问题的独到见解。
焦鹏帅
关键词:诗选抒情兰花访谈录诗歌翻译文字
诗歌翻译终究会留下时代的烙印——弗罗斯特诗歌译者顾子欣访谈录
2017年
本文就人教版《语文》所录弗罗斯特诗歌《未选择的路》及《雪夜林边逗留》的汉译,从原本获得、翻译策略、翻译过程、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诸多方面请教两首诗的译者顾子欣先生,通过口述历史的方法,让译者走向前台,讲述不人为知的幕后故事,以避免翻译批评的主观误判。
焦鹏帅颜海峰
关键词:诗歌翻译口述历史翻译批评
汉译:捕捉原作的生命气息——以《死魂灵》汉译语气助词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对《死魂灵》平行译本汉语语气助词运用研究表明,情节决定生命气息的强弱,在发展和高潮阶段较强,在开端和结局阶较弱;使用语气助词的艺术手法按序为描述、叙述、抒情和议论;使用频率依次为带口字旁的语气助词、"的"和"了"、不合音的语气助词;句末语气助词远多于句中语气助词;语际全译转换催生了语气助词缀补机制,语义是语气助词缀补的直接原因,语用则是决定性原因。
黄忠廉焦鹏帅
关键词:生命气息《死魂灵》语气助词汉译
“五个在场”模式下彝族史诗翻译研究——以《勒俄特依》跨国合作英译为例被引量:4
2022年
本文以马克·本德尔和阿库乌雾合译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2019)为例,探讨其选译背景、选译标准、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译后出版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翻译伦理观。指出选取原汁原味的一手源文献,可尽量避免经过二语转换人为“格式化”的影响;“五个在场”的田野考察译前准备模式可使译者以研究者的身份近距离观察、体验和参与彝族叙事史诗的演述传统、场域和现实活态;译中探讨式跨国合作翻译模式为主译准确理解彝文原文提供了必要的方法保障。中美大学校际合作为我国彝族文学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制度基础;马克·本德尔“以译助研,以研促译”的治学方式以及这部诗集基于“五个在场”的田野考察的译前准备翻译模式与多方合作的译后出版过程,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外译与传播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实践上的启示与参考。
焦鹏帅
关键词:《勒俄特依》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