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龙
- 作品数:36 被引量:41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中国东北末次冰期松原黄土的释光测年及其古气候意义初探被引量:3
- 2017年
- 本文以中国东北松原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光释光测年建立其末次冰期年代标尺,并探讨磁化率和平均粒径这两个黄土研究中常用的气候替代性指标的可能指示意义。采用成熟的细颗粒石英单片再生(SAR)光释光(OSL)测年技术获得了松原剖面顶部5.5 m年代6个,并获得了2 cm间距的低频磁化率和平均粒径这两个常规参数。石英OSL测年相关检验证实了该技术测量松原黄土的可靠性。测年结果表明,松原剖面顶部5.5 m主要沉积于末次冰期的中晚期,即约5.5—1.8 m((52.18±3.47)—(27.76±1.77)ka)主要堆积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3中晚期,而顶部1.8—0.4 m((27.76±1.77)—(20.61±1.31)ka)堆积于MIS2早期。磁化率自52.18±3.47 ka到27.76±1.77 ka经历了先小幅降低又小幅升高,波动幅度较小,而自27.76±1.77 ka以后,磁化率值呈整体下降并呈现大幅度摆动。平均粒径则自52.18±3.47 ka到46.80±3.13 ka呈明显变小趋势,自46.80±3.13 ka到约20 ka变化不大,自约20 ka以后,平均粒径由约40μm陡然增加至约140μm,并在之后稳定在这一水平。测试结果对比显示,磁化率和粒度的变化不具有明显的相位关系,且同黄土高原渭南剖面末次冰期磁化率和平均粒径的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不一致现象。因此,在对松原黄土剖面的研究中,将磁化率和平均粒径分别作为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替代性指标使用时要慎重。
- 王松娜王旭龙康树刚
- 关键词:末次冰期磁化率古气候
- 宁夏沙坡头沙漠扩张的时代:来自黄河阶地光释光年龄证据被引量:7
- 2013年
- 由于新构造运动作用,宁夏沙坡头地区从早更新世以来发育了多达9级的黄河阶地。在高阶地上部发育非水相结构的黄色粉砂-砂沉积物。光释光测年结果最老为74ka,大部分年龄处于末次冰期的早期。这与黄河阶地的形成时代不一致,推断这些沙沉积物并不是与阶地同时形成的,而是末次冰期干冷环境下的风成物质。这些风成沙沉降到阶地面后,进入以砾石为主的黄河阶地堆积物而保存下来,可能指示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漠在末次冰期干冷气候背景下的扩张。本研究提供了在末次冰期气候干冷背景下腾格里沙漠扩张和风沙活动增强的直接证据。
- 尹功明王旭龙韩非
- 关键词:光释光测年风成沙腾格里沙漠
- 黄土细颗粒石英光释光测年中预热温度选取的简易方法被引量:3
- 2009年
- 等效剂量预热温度坪实验是光释光(OSL)测年中确定预热温度的常用手段,一般选择坪区温度作为OSL测年的预热温度。对于黄土细颗粒石英,无论采用单片再生法(SAR)还是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以10s为预热时间,其天然和再生剂量预热温度坪区间均为250~280℃,试验剂量的预热温度分布较广,如180~260℃。常规等效剂量预热温度坪实验需要耗费较长的实验室时间。通过对SMAR法测试数据的再分析发现,天然与再生剂量OSL信号校正强度的比值(N/R)随预热温度的变化与常规等效剂量坪实验中等效剂量随预热温度的变化有着相似的趋势,这样,N/R预热温度坪就可作为黄土样品细颗粒石英等效剂量预热温度坪的替代,为实验室OSL测年确定预热温度提供一个简捷途径。
- 康树刚卢演俦王旭龙杜金花
- 关键词:细颗粒石英
- 110℃热释光陷阱光转移现象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20年
- 在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测年流程中,通常采用预热(180—260℃)来去除低温区不稳定的信号。尽管预热过程中浅陷阱(如110℃陷阱)电子被清空,但在之后的光照过程中由较深陷阱进入导带的电子会再次进入浅陷阱并发生积累,这种现象称为光转移(phototransfer)。本文以110℃热释光(thermoluminescence,TL)信号的实验数据为基础,模拟了光转移现象,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激发温度、光子通量)和不同动力学参数(110℃TL陷阱的空间容量、入陷概率、光电离截面)对光转移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激发温度越高、光子通量越大、110℃TL陷阱的光电离横截面越大,光转移信号越弱;110℃TL陷阱的空间容量和入陷概率越大,光转移信号越强。模拟结果揭示了影响光转移程度的因素,加深了对光激发过程中OSL信号产生的物理机制的认识。
- 郑玥彭俊王旭龙
- 关键词:光释光测年数值模拟
- 中国黄土释光测年研究
- 王旭龙
- 关键词:第四纪地质学热释光测年法古环境黄土
- 早更新世地层ESR法测年可靠性研究——以靖远剖面为例
- 2023年
- 第四纪碎屑沉积物是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地质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载体。对第四纪碎屑沉积物,尤其是对距今200ka以上不含火山灰的粗颗粒样品(如砾石堆积)进行测年,一直是第四纪年代学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石英ESR测年法是能够直接测定这类样品的测年方法之一。但是,将石英ESR法测年应用于早更新世沉积物(特别是粗颗粒沉积)结果的可靠性国内外至今鲜有报道,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年代学问题之一。文中基于石英ESR法测年原理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已知年龄的下更新统靖远砾石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早更新世砾石堆积石英ESR法测年的可靠性。结果显示:1)靖远砾石层石英Ti-Li心在11000Gy附加剂量范围内ESR信号未饱和,Al心在13000Gy附加剂量范围内ESR信号未饱和;2)单饱和指数函数和“指数+线性”函数可分别为Ti-Li心和Al心提供更优的等效剂量拟合结果,且拟合效果均优于0.98;3)靖远砾石层石英Ti-Li心和Al心的平均ESR测年结果分别为(1.67±0.15)Ma和(1.65±0.69)Ma,与已知的宇生核素测年结果(约为(1.73±0.13)Ma)和岩石地层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综上所述,石英Ti-Li心和Al心ESR法测年均可为早更新世含砂质透镜体的砾石层堆积提供可靠的年代学数据。
- 魏传义尹功明王旭龙王度姬昊刘春茹李新秀
- 关键词:早更新世砾石层
- 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2号点晚更新世晚期孢粉记录的古环境被引量:8
- 2011年
- 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2号点剖面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在晚更新世晚期孢粉组合以草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有Chenopodiaceae、Artemisia、Zygophyllum、Ranunculaceae和少量的Euonymus、Ephedra和Ni-traria等,木本植物花粉次之,有Pinus、Picea、Abies、Betula和Ulmus等,蕨类植物孢子较少,有Lycopodium、Selaginella和Adiantum等。根据孢粉含量的变化,可划分出4个孢粉带:Ⅰ带(72-38ka BP)孢粉浓度较高,反映区域植被属于生长有少量灌木的以Chenopodiaceae和Artemisia为主的温带草原环境,局部地区生长有比较茂盛的水生或湿生植物,为湿地环境;Ⅱ带(38-29ka BP)孢粉浓度较低,草本植物花粉占有绝对优势,反映生长有少量阔叶树的以Compositae为主的温带草原环境,较多水生及湿生植物的出现说明附近有湿地分布;Ⅲ带(29-20ka BP)孢粉浓度极低,表明该地区总体特征为生长有零星Betula、Ulmus的温带荒漠草原环境,附近生长有水生或湿生植物,周边山地上生长有少量Picea和Abies;Ⅳ带(20-18ka BP),孢粉浓度极低,反映区域植被面貌属于生长有零星Betula、Ulmus的温带荒漠草原环境,山地上生长有较多的Picea和Abies。
- 刘德成高星王旭龙张淑芹裴树文陈福友
- 关键词:孢粉晚更新世晚期旧石器时代晚期
- 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来自宁夏同心小洪沟剖面的证据被引量:25
- 2009年
- 青藏高原边界地区的研究,尤其是砾石研究,对探讨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及隆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部香山山前小洪沟剖面,对出露的新生界各层位的砾石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该剖面寺口子组上段、红柳沟组下段、红柳沟组上段、第四系以及现今河床出露的砾石成分主要为砂岩和石英砂岩,这与香山地区岩性相符合;砾石主要呈次圆状和次棱角状;长短轴比主要为1~2之间,为近圆状;砾石主要集中在中砾和小砾类别;分选好至中等好。砾石粒径分布显示出向细粒成分偏的特征,主要呈尖峰正态分布。这些特征表明各层位砾石相似的搬运过程,为中距离山前河流冲积砾石。沉积分析表明该砾石与气候振荡无必然联系,为构造隆升的产物。砾石沉积年龄由邻区磁性地层定年结果来限定。砾石特征结合邻区沉积分析表明香山地区在寺口子组沉积时(始新世)已具有相当大的高程;至清水营组沉积时(渐新世),该山体被剥蚀夷平;到红柳沟组沉积时(中新世早、中期),香山经历了再次的隆升;至干河沟组沉积时(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构造趋于稳定;到更新世时,再次出现隆升事件。始新世香山山体可能与晚白垩世至新生代早期的构造事件有关,中新世的隆升时间可以作为印-藏碰撞效应到达香山地区的时限,显示青藏高原东北边界新生代的变形隆升时间较前人研究结果早,且存在多期隆升。
- 林秀斌陈汉林Karl-Heinz WYRWOLL程晓敢王旭龙付可昂廖林肖骏Bryan KRAPEZ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砾石统计粒度分布
- 水洞沟遗址地层划分与年代测定新进展被引量:27
- 2009年
- 宁夏水洞沟遗址地层划分与年代测定(光释光测年和加速质谱碳14测年)结果表明,水洞沟遗址SDG1,SDG2和SDG7地点含有丰富石制品的文化层主要埋藏于边沟河Ⅱ级阶地,沉积物以河流一浅湖.湖滨相堆积为主.旧石器文化层时代集中在距今3.5~2万年之间,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分析认为SDG1的旧石器文化层时代略早于SDG2文化层,而SDG2文化层时代和SDG7的相当.边沟河Ⅱ级阶地粉砂质地层堆积时代跨度为72~18ka,基本上对应于末次冰期地层堆积.SDG2地层发育连续稳定,沉积厚度大,环境与文化信息丰富,可视为水洞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生存环境研究的典型剖面.
- 刘德成王旭龙高星夏正楷裴树文陈福友王惠民
- 关键词:水洞沟遗址地层对比沉积环境旧石器时代晚期
- 黄土细颗粒单测片再生法光释光测年的进展被引量:32
- 2005年
- 报道了黄土细颗粒石英与混合矿物单测片再生法测年中的若干进展。在黄土细颗粒释光测年前处理方面,利用氟硅酸溶蚀法提取可供释光测年的细颗粒石英,突出溶蚀过程需用超声波克服细颗粒矿物表面能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单测片再生法测定洛川黄土细颗粒石英光释光等效剂量,作为标准评估混合矿物红外-蓝光联合激发单测片再生测定等效剂量的可靠性。通过线性激发技术证实了长时间红外激发后蓝光释光信号和细颗粒石英光释光信号中快速和中速信号组份之间存在着相似的特征,提出红外后蓝光释光测年需进行红外激发时间与红外后蓝光释光等效剂量坪实验,以获得蓝光激发前红外激发参数。通过与细颗粒石英等效剂量的对比,系统地研究了细颗粒混合矿物单测片再生法确定的红外与红外后蓝光释光等效剂量的可靠性。
- 王旭龙卢演俦李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