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梓蓉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知识溢出
  • 2篇知识
  • 2篇知识创新
  • 2篇知识链
  • 2篇企业
  • 2篇经济增长
  • 1篇信息采集
  • 1篇信息抽取
  • 1篇信息获取
  • 1篇舆情
  • 1篇同创
  • 1篇爬虫
  • 1篇企业间
  • 1篇区域经济
  • 1篇自主创新
  • 1篇组织学习
  • 1篇网络
  • 1篇网络爬虫
  • 1篇网络舆情
  • 1篇协同创新

机构

  • 5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兰州商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8篇王梓蓉
  • 3篇施宏伟
  • 1篇袁一方

传媒

  • 2篇中国科技资源...
  • 1篇软科学
  • 1篇图书情报工作
  • 1篇中国证券期货
  • 1篇科技情报开发...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知识链节点企业间的知识溢出过程与协同创新均衡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创新产出关系的描述,研究和分析知识链节点企业间的协同创新过程,继而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均衡过程模型,探索知识溢出系数、创新系数的变动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均衡过程算例分析则进一步研究了协同创新的可持续性问题。
王梓蓉
关键词:知识链知识溢出知识创新协同创新
基于知识链节点企业互动学习的自主创新过程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描述知识链节点企业间的互动学习过程,研究和分析组织学习对于知识创新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过程的影响;在组织学习过程与知识创新产出关系描述基础上,界定基于互动学习过程的知识创新产出关系,分别构建创新主体的知识投入均衡和创新主体上游节点的知识溢出均衡模型;通过均衡过程分析,探索自主创新的可持续性及相关的对策问题。
王梓蓉施宏伟
关键词:知识链企业互动学习组织学习知识创新
基于产业聚集的知识溢出及累积性创新增长过程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知识溢出是创新主体之间跨边界的知识扩散和转移,产业聚集与知识溢出的内生互动过程首先是产业聚集促进创新主体聚集区域的知识溢出;创新性知识要素在聚集区域的知识溢出效用与直接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又增强了产业间的内聚引力。创新模型进一步表明,创新性增长不但是创新主体所在区域产业聚集的动机,知识溢出效用还最终决定着全局性创新增长水平,区域创新强度是联系知识溢出效用和累积性区域创新增长的桥梁,强化知识创新的公共物品属性是实现全局性创新增长的关键。
施宏伟王梓蓉
关键词:知识溢出
基于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增长研究
知识溢出是创新主体之间跨边界的知识扩散、传播和转移,属于某种非自愿性知识外溢,具有空间局限性。这使得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多在产业集聚地发生,新知识投入越重要,创新主体创新活动的产业集聚越明显。实践表明,知识溢出促进创新活动...
王梓蓉
关键词:产业集聚知识溢出
网络舆情信息获取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讨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及其信息获取技术,详细分析了网络舆情信息采集技术和信息抽取技术并提出展望。
王梓蓉
关键词:网络舆情信息采集网络爬虫信息抽取
陕西科技创新的经济贡献及其与区域经济协同增长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陕西作为科技、教育大省,经济发展却严重滞后,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非线性相关进行了分析检验,从而证实陕西省科技与经济发展间呈现弱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了陕西科技与经济非一致性特征,提出了实现陕西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的基本对策。
王梓蓉袁一方
关键词:科技资源经济增长
陕西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协同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陕西作为科技、教育、农业、工业大省,其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不协同。运用索洛余值法对经济增长中科技创新的贡献进行了测算,从而证实陕西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不协同关系;对陕西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不协同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实现陕西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的基本对策。
王梓蓉施宏伟
关键词:经济增长
基于乘客感知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以兰州市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是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固有属性满足乘客要求的程度,其评价包括对多个感知要素的评价。从乘客感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模型,并以兰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仅达到"一般水平",乘客个人基本特性是影响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
王梓蓉
关键词:公共交通服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