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荣

作品数:36 被引量:189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篇政治
  • 10篇公民
  • 10篇公民身份
  • 8篇政治发展
  • 6篇社会主义
  • 6篇主义
  • 5篇中国政治
  • 4篇社会主义政治
  • 4篇社会主义政治...
  • 4篇视阈
  • 4篇特色社会主义
  • 4篇逻辑
  • 3篇党组
  • 3篇党组织
  • 3篇党组织建设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中国政治发展
  • 3篇现代国家建设

机构

  • 26篇吉林大学
  • 14篇黑龙江东方学...
  • 5篇中共珠海市委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作者

  • 31篇王海荣
  • 13篇闫辰
  • 3篇薛洁
  • 2篇孙川
  • 1篇郑永年
  • 1篇朱晓舟
  • 1篇黄彦杰
  • 1篇彭斌
  • 1篇周光辉

传媒

  • 4篇理论观察
  • 2篇社科纵横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理论导刊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理论探讨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理论月刊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中共天津市委...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长春市委党校...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 6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的制度创新问题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从发展政治学的话语背景来看,制度创新通过对公民政治意识和理念的更新、政治体系的结构完善、政治结构的功能优化等方面与政治发展相联结。制度创新不仅有助于化解政治发展中的各种危机,而且能通过在民主正当性和治理能力之间建立有效地转化机制,从而实现政治民主化与政治稳定的平衡。制度创新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础工程。制度创新能够从增加政治参与机会、健全权力运行结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推动中国政治发展。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推进制度创新需要创新政治理论、革新政治观念;平衡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的关系,实现制度平衡;注重制度惯性的影响,保持制度变迁的连续性。
闫辰王海荣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
城市作为一个人口聚集性生存的空间存在,其空间本身不再被看成是死亡的、固定的、非辩证的、静止的容器,而是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建构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关系、利益结构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它在扩张、更新、重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
王海荣
关键词:权力结构
文献传递
新中国70年城市空间治理的历史演进与政治逻辑被引量:1
2019年
中国城市空间治理强调国家在城市中的中心地位,其背后是现代国家建设的政治逻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建设从巩固新生政权、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秩序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变,城市空间生产经历了从强调空间控制、空间商品化、空间公共性质到空间多重属性全面发展的转变,城市空间治理模式经历了从管理型地方政府、经营型地方政府、服务型地方政府到构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地方政府的转变。
王海荣韩建力
关键词:服务型地方政府现代国家建设公共性质政治逻辑
公民身份视阈下国家认同的中国逻辑及建构路径被引量:1
2017年
从公民身份出发建构国家认同是个体与国家的双重选择。对个体来说,现代国家认同是从其拥有的公民身份出发的;对国家而言,公民身份是其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内容。其中,公民身份作为一系列权利的集合被赋予和创设的过程是国家认同在政权系统层面的建构;公民身份作为一系列观念的集合被奉行和实践的过程是国家认同在价值信仰层面的建构。在公民身份视阈下,中国的国家认同建构逻辑体现为,在建构主体上遵循"党的领导与多元主体有机互动"相结合的逻辑;在实践过程上遵循"制度性赋权与公民性塑造"相结合的逻辑;在检视标准上遵循"权利均衡发展与公民观念深入"相结合的逻辑。依此逻辑理路,以公民身份权利制度化为根本,以公民教育为基础是中国国家认同的建构路径。
王海荣闫辰
关键词:公民身份国家认同内在逻辑权利
公民身份平等意蕴的三个向度—兼论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现实启示被引量:1
2014年
从公民身份平等向度考察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实现路径,既能对中国现有政治制度的创新性予以反思,又能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共享性提供思考,更能透视出社会正义中的中国公民观,从而推进政治体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正义三维发展路径并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现。
王海荣薛洁
关键词:公民身份中国政治发展
“政党竞争”与“政党协商”制度逻辑的政治学分析
2014年
在现代民主政治下,"政党竞争"和"政党协商"两条不同的制度逻辑。"政党竞争"制度逻辑体现在多元竞争的民主政治结构体系中,代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的政党,以自由平等、公平竞争、程序正义为基本原则,通过竞争性的方式、方法来掌握政权和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政党制度模式。"政党协商"的制度逻辑体现在非竞争性民主政治结构体系下,各政党在特定国情中形成了合作型政党关系,以平等协商、理性共识、合作参与为基本政治原则,通过协商民主制度平台来实践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模式。
闫辰王海荣
关键词:政党竞争制度逻辑
二战时期美国妇女就业状况研究
美国妇女就业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从殖民地时期到1939年以前的缓慢发展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的迅速发展时期。美国历史学家威廉·H.查夫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妇女就业史上的分水岭”。二战在美国妇女就...
王海荣
关键词:二战美国妇女就业状况
文献传递
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目标的理性审视被引量:3
2015年
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目标不应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功利,不应为了符合国家要求而僵化,必须致力于塑造学生的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坚持公民教育的观念,深入探讨改革路径,保持理性审视的态度。
王海荣孙川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型本科高校
中国社会改革的政治动力被引量:4
2011年
过去三十年,中国社会福利系统从一个国家全能体系逐渐向市场力量主导体系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的福利水平显示出极大差异,许多下层社会群体的福利水平下降。虽然本届政府在许多方面都作出了改革努力,但不同领域的改革成就迥然各异。运用Hirschman的"退出—呼吁"模型,考察社会群体对于政治体系的影响能力,可以解释不同社会领域改革的动力。呼吁(影响政治和舆论体系的能力)和退出(福利特权的存在)机会的社会分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社会改革的动力机制。在深层次上,政治强势群体在许多方面的福利特权决定了社会福利改革的结果。因此,作为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政策性结论,要做到福利均等意义上的包容性增长,必须做到福利特权化向福利公民权化的转轨。这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长远保证。
郑永年黄彦杰王海荣
关键词: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现代国家认同的危机与建构——基于公民身份视角的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全球化背景下,多民族国家认同危机凸显,内部存在族群差异的原生性矛盾,外部面临国家去中心化的风险,客观上与多重社会身份认同相冲突,主观上受国家自身制度能力的影响。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于一体的公民身份,一方面能够超越差异整合多元建构国家认同,另一方面又可能诉诸异质排斥融合导致反向建构。其排斥与包容的界限使公民的国家认同呈现出不确定性。以公民身份为基础建构国家认同必须正视其内在张力,发挥其积极作用。国家认同的建构路径需要推进公民身份权利与义务的制度化,合理界定公民身份包容性的程度和范围,规范公民身份行为/行动以及加强国民公民身份教育。
王海荣
关键词:国家认同公民身份文化认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