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学忠

作品数:33 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硫酸钙
  • 8篇骨折
  • 8篇关节
  • 7篇细胞
  • 6篇内固定
  • 6篇固定术
  • 6篇干细胞
  • 5篇软骨
  • 5篇内固定术
  • 5篇成骨
  • 4篇术后
  • 4篇合酶
  • 4篇后关节
  • 3篇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合酶
  • 3篇软骨细胞
  • 3篇人工骨
  • 3篇胫骨
  • 3篇基因

机构

  • 1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5篇天津市人民医...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泰山医学院附...
  • 3篇泰山医学院
  • 2篇天津医院
  • 2篇解放军第八十...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武警医学院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解放军第88...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33篇田学忠
  • 16篇张伯勋
  • 13篇陈华
  • 11篇刘越
  • 7篇贾世孔
  • 6篇唐佩福
  • 6篇白彦东
  • 6篇白志津
  • 5篇王岩
  • 5篇梁茂华
  • 5篇魏均强
  • 5篇张辉
  • 4篇崔赓
  • 4篇李永梅
  • 3篇王言青
  • 3篇刘明辉
  • 3篇杨强
  • 3篇孙磊
  • 3篇于学忠
  • 2篇毛克亚

传媒

  • 5篇山东医药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天津医药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透明质酸对骨关节炎治疗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3
2004年
梁茂华张辉孙磊王俊勤田学忠
关键词:透明质酸骨关节炎疗效副作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患者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保留内固定装置并给予VSD治疗,对照组取出内固定装置、改用外固定架固定并给予换药治疗,两组术后均给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疗程均为6周。记录两组皮肤切口及骨性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1、2、3周WBC、CRP、血沉(ESR)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术后3周引流不畅及感染加重需再次清创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皮肤愈合时间分别为(22.5±1.9)、(48.3±3.0)d,骨性愈合时间分别为(8.6±1.4)、(9.4±1.8)个月,两组比较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2、3周WBC、CRP、ESR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术后3周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引流不畅1例(7.69%),无再次清创者;对照组引流不畅3例,行再次清创者3例。结论 VSD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白彦东李永梅田学忠白志津贾世孔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胫骨骨折内固定术
硫酸钙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观察硫酸钙(CS)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转化过程中对成骨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硫酸钙修复骨缺损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制备硫酸钙浸提的成骨诱导液(实验组)与常规的成骨诱导液(对照组),分别加入人BMSCs培养瓶(各3例),使其向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注意观察细胞的分化和生长.培养至第7天时进行RNA的抽提、纯化和质量检测,并合成cDNA,采用成骨功能基因芯片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各种成骨基因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均生长良好,缓慢增殖,但实验组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趋势要明显较对照组好.成骨基因芯片共检测到89种基因,其中有23种基因表达改变显著(Fold change>2,P<0.05).表达上调超过2倍的基因包括:AMELY、BMP2、COL4A3、COMP、EGF、FLT1、IGF1、ITGA2、MMP10、MMP2、TGFB2、TGFBR1、VDR和VEGFA.表达下调超过2倍的有:COL2A1、COL15A1、COL1A1、COL1A2、COL5A1、CSF2、FGF1、ITGA3和MMP8.结论 硫酸钙促进了人BMSCs向成骨细胞转化的过程,这种作用与硫酸钙促进成骨基因表达上调、合成活性因子增加相关,说明硫酸钙具有潜在的骨诱导活性,可以作为良好的骨修复替代材料,促进细胞的骨修复能力.
魏均强田学忠张伯勋陈华唐佩福王岩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硫酸钙基因芯片成骨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关节软骨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规律及软骨细胞的凋亡情况,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关节软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09在泰山医学院形态学研究室完成。①选择健康新西兰白兔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暴露股动静脉但不阻断血运,术后4h取材;缺血组5只,缺血4h不恢复血运即取材;缺血再灌注组35只,阻断股动静脉4h后恢复血运,于缺血再灌注2,4,8,24h,3,7,14d取材,每时点各5只。②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软骨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阳性细胞,染色成功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扫描记录。阳性细胞标记为红色荧光。③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凋亡软骨细胞数目,染色成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数。细胞核中有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即凋亡细胞。结果:纳入动物4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数高于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2,4,8,24h,3,7,14d分别为0,(1.20±0.40),(22.20±1.30),(33.00±1.58),(40.00±1.58),(33.80±1.30),(18.20±1.48),(11.20±1.67),(3.00±1.00)个/mm2,P<0.01]。②缺血再灌注组软骨细胞凋亡数高于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2,4,8,24h,3,7,14d分别为[(0.50±0.40),(1.20±0.45),(7.80±1.30),(12.60±1.14),(16.60±1.12),(17.80±1.30),(15.20±0.87),(13.60±0.89),(4.40±1.67)个/mm2,P<0.01]。③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与软骨细胞凋亡数高度相关(r=0.716,P=0.046)。结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参与了软骨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可能是触发软骨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张辉田学忠梁茂华杨明峰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软骨细胞凋亡一氧化氮合酶
永生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的建立及致瘤性的检测
2009年
目的构建永生化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并对其分化能力及其安全性进行评估,以供骨科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原代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源性hTERT导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激活端粒酶,获得永生化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GF-β_1和地塞米松诱导,使其向软骨细胞分化,并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Ⅱ型胶原将永生化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原代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一定密度接种于双层软琼脂培养基中,观察2周后克隆形态并计算克隆形成率。两种细胞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分别在术后3天、1个月和3个月肉眼观察。结果原代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永生化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上,无显著差异。原代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不能在软琼脂中形成克隆,而永生化的间充质干细胞形成两种克隆,其克隆形成率0.3%。永生化的间充质干细胞接种裸鼠后3天、1个月、3个月后未见明显肿物形成。结论永生化的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分化为软骨细胞,且无致瘤性。
白彦东李永梅田学忠白志津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永生化致瘤性
永生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致瘤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永生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的可能性及安全性。方法自健康志愿者骨髓中提取原代hBMSC,流式细胞仪检测表型后建立永生化hBMSC,将hBMSC及永生化hBMSC细胞悬液接种于双层软琼脂培养基中,2周后观察克隆形态并计算克隆形成率;将两种细胞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术后3 d及1、3个月肉眼观察成瘤情况。结果hMSC表面抗原CD34、CD45表达阴性,CD29、CD71、CD106表达阳性;hBMSC未能在软琼脂中形成克隆,永生化hBMSC克隆形成率为0.3%;永生化hBMSC接种裸鼠后3 d接种部位有细胞聚集的团块,1、3个月时均未见肿瘤形成。结论本研究通过转基因技术建立的永生化hBMSC增殖能力较强,但无致瘤性,可作为种子细胞用于软骨组织工程中。
白彦东李永梅田学忠白志津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永生化致瘤性
硫酸钙骨内植入修复兔包容性骨缺损的力学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讨硫酸钙体内植入后对骨缺损修复活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股骨远端包容性骨缺损模型,分别用柠檬酸化硫酸钙和Osteoset片填充修复,术后3、6、13周处死动物,进行一般观察及压凹力学实验分析。[结果]术后兔运动自如,无跛行,精神及饮食正常,切口愈合好,切口缝线自动脱落。动物处死后组织取材时未见关节腔积液及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生物力学分析显示:术后3周时人工骨修复骨缺损区抗压缩强度、弹性模量均高于正常股骨髁水平;术后6周时缺损区抗压缩强度、弹性模量较术后3周时水平下降,但低于正常股骨髁水平;术后13周时缺损区抗压缩强度、弹性模量相较6周时水平增高,并接近于正常股骨髁水平。不同时间点人工骨修复区力学强度比较分析显示2种人工骨无显著性差异,但是都显著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结论]在硫酸钙降解吸收、缺损区骨修复过程中,其对包容性骨缺损具有一定的力学支撑作用。柠檬酸化硫酸钙能够发挥Osteoset片相当的作用。
陈华田学忠张伯勋于学忠汪爱媛胡成栋崔旭唐佩福王岩
关键词:生物活性材料OSTEOSET人工骨
iNOS在肢体IR后关节损伤中的作用及组织芯片技术的初步应用
目的:通过观察肢体IR后关节的病理变化,检测关节各组织内iNOS的表达规律和主要细胞的凋亡情况,初步探讨肢体IR后有无关节损伤及可能的机制;同时设计、使用手工组织芯片制作技术,寻找一种经济、高效的肢体IR研究方法。 ...
田学忠
关键词:IR软骨细胞INOS组织芯片
文献传递
骨折术后早期感染使用VSD保留内固定治疗时炎症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保留内固定的同时使用真空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骨折术后早期感染时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将收治的45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患者采用VSD治疗。记录患者切口封闭术前1d及术后1,3,7,14,21d时患者的炎症指标WBC、ESR、PCT、CRP。所得结果按患者最终治愈与否分为治愈组和未治愈组,进行组内自身对照研究和组间对照研究。结果治愈组和未愈组外周血WBC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ESR均术后轻度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和未治愈组PCT于术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CRP术后第3天到达高峰,然后下降,未治愈组术后随着时间增加CRP水平显著增加,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于术后早期升高、持续上升,提示保留内固定的同时治愈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可能性较小,应及早考虑取出内固定,改用其他治疗。WBC在术后3周内变化不明显,不建议用于早期预后的判断。
孙建涛贾世孔刘明辉白志津白彦东田学忠
关键词:骨折负压引流技术C反应蛋白质红细胞沉降率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血栓形成的效果对比被引量:8
2013年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易发生肺栓塞(PE),在临床研究中得到广泛重视,《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指南》对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抗凝进行了规范化指导。但指南对髋部骨折如何预防血栓形成,特别是围手术期如何抗凝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案。本研究对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髋部骨折术后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刘明辉王言青田学忠贾世孔
关键词:髋骨折低分子量静脉血栓形成利伐沙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