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志刚

作品数:29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水利工程
  • 9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拖曳
  • 8篇抗震
  • 7篇拱坝
  • 5篇水工
  • 5篇水工结构
  • 4篇锚板
  • 4篇抗震性
  • 4篇抗震性能
  • 4篇横缝
  • 4篇法向承力锚
  • 3篇低周
  • 3篇低周往复
  • 3篇低周往复荷载
  • 3篇振动台
  • 3篇中国古建
  • 3篇中国古建筑
  • 3篇砌块
  • 3篇砌块墙
  • 3篇砌块墙体
  • 3篇墙体

机构

  • 13篇天津大学
  • 12篇清华大学
  • 8篇防灾科技学院
  • 3篇北京正邦兴业...
  • 2篇中冶检测认证...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建筑第四...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华电金沙江上...

作者

  • 29篇盛志刚
  • 13篇刘海笑
  • 6篇张炜
  • 4篇周海芳
  • 4篇徐艳杰
  • 2篇王光纶
  • 2篇张楚汉
  • 2篇柳成林
  • 1篇李巨文
  • 1篇戚承志
  • 1篇张文翠
  • 1篇刘爽
  • 1篇李旭
  • 1篇朱振泱
  • 1篇潘鹏
  • 1篇赵英夫
  • 1篇刘伟
  • 1篇崔洪成
  • 1篇金峰
  • 1篇刘毅

传媒

  • 3篇水力发电学报
  • 2篇自然辩证法研...
  • 2篇第二届世界养...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冰川冻土
  • 1篇海洋技术
  • 1篇港工技术
  • 1篇海洋工程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工程设计与施...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古建筑结构抗震哲学思想探索被引量:4
2008年
"5.12"汶川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结构的严重破坏。如何提高房屋和其他结构的抗震性能,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结合我国古代几个典型的抗震建筑结构范例,本文探讨了古人在结构设计上的一些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包括"整体性"和"以柔克刚"等,曾指导古代工匠建造出许多屹立千年、历经多次地震而不倒的建筑。但这些思想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上,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这不得不引起现代建筑和结构设计者的严峻反思。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本文初步归纳了古建筑哲学思想给今天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启示。
盛志刚刘海笑
关键词:抗震结构中国古建筑哲学思想整体性以柔克刚
一种适用于深水系泊系统的拖曳嵌入式板锚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深水系泊系统的拖曳嵌入式板锚,锚板主体包括锚尖、主平面和尾端,设锚板面积为S,锚板主平面为梯形,主平面两侧为流线型,两侧的外边缘与锚尖外边缘在同一直线上;锚尖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尖端...
刘海笑张炜周海芳盛志刚
文献传递
从水利工程抗震实践探求“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被引量:1
2002年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之一。历代贤达对这一思想有过许多深刻认识和独到发挥 ,但目前人们对这一思想在许多具体领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本文结合水利工程抗震专业的实践 ,对“天人合一”思想给出自己的具体见解。首先 ,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表现在水工抗震的实践中 ,就是必须注意水工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不能只顾人类自己的利益。其次 ,人类应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掌握和驾驭”自然规律 ,而更应该“尊重和顺应”这些规律。最后 ,人类必须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应该明白 ,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 ,人类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 ,因而在改造自然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强调主动去适应自然 ,切忌“反客为主” ,以免引出诸如“水库诱发地震”之类的人为灾难。
盛志刚
关键词:水利工程抗震
渗流作用下粗粒土冻结壁交圈规律及预测模型探索
2024年
由于渗流作用下的冻结壁发育规律不明等原因,部分冻结法施工工程依靠人工经验,缺乏科学的预测模型,与精准化设计和控制还有很长的距离。为探索渗流作用下冻结法施工中粗粒土层冻结壁的演化规律,本文首先建立冻结法施工数值模型,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反演验证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之后,考虑渗流速度、冻结管间距、环境温度、含水率和导热系数等五个因素,开展冻结壁形成正交数值试验,确定冻结壁交圈时间和厚度的主控因素。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主控因素作用下冻结壁的发育和演化规律。基于结果建立临界流速、冻结壁厚度、冻结壁交圈时间的预测模型,给出冻结法施工参数的选择方案。结果表明,建立的冻土水热相变耦合模型可有效模拟渗流条件下土体冻结过程,能够满足冻结壁发育过程计算分析的需要。基于正交数值试验结果发现,渗流速度对冻结壁厚度和交圈时间的贡献百分比分别为78%和52%,是影响冻结壁能否交圈和最终厚度的主控因素。当渗流速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冻结壁无法交圈。本文将这一阈值定义为冻结法施工中的临界流速。当冻结壁能够交圈,其最终形成的冻结壁厚度也主要由渗流速度决定,二者呈负指数函数关系。冻结管间距对冻结壁最终厚度影响不大,但是对冻结壁交圈时间影响较大,它们之间存在负指数函数关系。本文给出了0~6 m·d^(-1)条件下的临界流速、冻结壁厚度、冻结壁交圈时间计算模型,它们可为粗粒土地层的冻结法施工参数选择和施工工艺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刘爽李晓康李旭聂雯林旸盛志刚
关键词:粗粒土温度场数值模拟
带横缝拱坝地震破坏机理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通过脆性材料制作的带横缝拱坝模型,采用逐步加大的谐波荷载,考察拱坝的动力破坏机理。通过对模型拱坝整个破坏过程的观测,重点研究不同破坏阶段模型拱坝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一些反应规律。同时,结合试验模型坝体的破坏历程,对拱坝计算专用有限元程序ADADP-88的合理性做进一步验证,为工程实际的破坏计算预估奠定基础。
盛志刚徐艳杰刘海笑
关键词:水工结构振动台试验拱坝地震反应
模型动力试验振动台系统及相关设备更新改进
2004年
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大坝结构抗震性能的一项重要手段,相关的配套设备开发是提高试验水平的关键之一.本文首先介绍更新改进的振动台相关试验设备,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功率放大器和缝隙张开度测定仪器等.然后论述这些设备在动力模型试验中的实际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更新改进的仪器设备在大坝动力模型试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盛志刚张文翠
关键词:大坝抗震性能振动台功率放大器模型试验数据采集
结构抗震的“形而上”“形而下”之思辨及工程意义
2011年
"形而上"、"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范畴之一。古人借此推演出很多指导人们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重要思想,并取得一系列的成功。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曾遥遥领先世界数千年之久——在结构抗震性能上也是如此,这些都与华夏先贤的哲学思维不无关系。本文通过一些实例的对比,重点分析了古今建筑结构抗震哲学思想的一些异同,这些异同可以从"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范畴来进行概括。通过概括对比,我们不难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盛志刚张江李巨文崔洪成
关键词:结构抗震中国古建筑哲学思想形而上形而下
压力拱厚度和地表沉降关系研究
2023年
隧道开挖后无支护条件下,隧道拱顶土体塌落后隧道具有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这与隧道上方土体中产生的压力拱有关。为研究压力拱厚度和地表沉降的关系,以隧道Ⅴ级围岩为试验对象,利用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压力拱内外边界及其厚度随隧道埋深的变化规律,并与理论公式对比验证,证明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研究地表沉降随埋深的变化情况,确定压力拱相对厚度和地表相对沉降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随隧道埋深的增加,土中压力拱相对厚度与对应的相对地表沉降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压力拱起到了承担土体荷载、限制地表沉降的作用。
马啸宇戚承志戚承志盛志刚王泽帆
关键词:地表沉降埋深颗粒流
横缝引起的非整体性对小湾拱坝温度应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通过 1 2种工况的有限元计算 ,本文对小湾拱坝按整体结构和非整体结构分别考虑时 ,在不同的温度变幅下坝体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在目前的温度变幅下 ,小湾拱坝分别按整体结构或非整体结构计算的结果相差不大。但是 ,当温度变幅达到目前变幅的三倍时 ,按整体或非整体结构分别计算所得到的坝体最大拉应力将出现一定的不同。
盛志刚张楚汉王光纶徐艳杰
关键词:水工结构温度应力拱坝横缝
深水系泊新型拖曳锚研发关键技术被引量:4
2009年
作为深海工程应用中一种新型的拖曳嵌入式系泊基础,法向承力锚与目前新型的深水绷紧索系泊方式结合,在深水条件下的优势非常明显。综合比较了新型拖曳锚、吸力锚以及桩锚在施工、性能以及经济性等多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开展新型拖曳锚研发的若干关键技术。在对国外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在构建新型拖曳锚模型实验平台方面取得的成果,涉及模型水槽、拖曳与回收系统、测量系统、模型锚板设计以及拖曳-系泊转换机构等关键技术。
盛志刚张炜刘海笑
关键词:法向承力锚拖曳系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