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佐良

作品数:221 被引量:1,02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2篇下颌
  • 25篇面部
  • 24篇外科
  • 24篇畸形
  • 22篇下颌角
  • 22篇截骨
  • 20篇细胞
  • 19篇血管
  • 18篇手术
  • 18篇缺损
  • 17篇面部轮廓
  • 15篇血管瘤
  • 15篇下颌角截骨
  • 15篇美容
  • 13篇颌骨
  • 13篇下颌骨
  • 12篇血管畸形
  • 12篇面瘫
  • 11篇颌面
  • 8篇年轻化

机构

  • 91篇上海交通大学...
  • 86篇上海第二医科...
  • 19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上海第二医科...
  • 6篇北京协和医学...
  • 5篇复旦大学
  • 5篇上海市第一人...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佳木斯医学院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连云港市第一...
  • 2篇佳木斯市中心...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215篇祁佐良
  • 90篇王炜
  • 47篇林晓曦
  • 43篇戴传昌
  • 30篇方建蔺
  • 27篇董佳生
  • 27篇邹丽剑
  • 20篇曹谊林
  • 19篇韦敏
  • 18篇金羽青
  • 17篇张英
  • 15篇张涤生
  • 13篇胡琼华
  • 12篇张余光
  • 12篇穆雄铮
  • 11篇卢慕峻
  • 11篇李伟
  • 10篇董佳生
  • 10篇郭妤
  • 10篇柴岗

传媒

  • 18篇组织工程与重...
  • 17篇中华整形外科...
  • 15篇实用美容整形...
  • 13篇中国美容整形...
  • 11篇中国美容医学
  • 7篇中国实用美容...
  • 6篇中华医学美容...
  • 6篇中华医学会整...
  • 5篇中华医学美学...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中华整形烧伤...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2002全国...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佳木斯医学院...
  • 2篇首届全国中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14篇2008
  • 27篇2007
  • 15篇2006
  • 19篇2005
  • 14篇2004
2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中部复合L形截骨缩窄术对上颌窦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探讨面中部复合L形截骨缩窄术开放上颌窦后的手术效果,以及对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67例患者行口内入路上颌骨颧骨颞骨复合体L形截骨缩窄术,其中52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行CT检查,以GE AW 4.1软件做图像分析,并进行临床评估,观察患者上颌窦容积的改变、手术效果及并发症产生的情况.应用SAS 6.12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图像分析显示:术前上颌窦容积左侧为(21 233.96±4 455.04) mm3,右侧为(22 020.64 ±3 663.82) mm3,术后12个月左侧为(17 840.91±4 381.03) mm3,右侧为(18 511.85 ±3 466.24) mm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感染、牙髓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口内入路上颌骨颧骨颞骨复合体L形截骨缩窄术可明显改善患者外观,开放上颌窦后无明显并发症.
赵明衍袁捷张英祁佐良韦敏
关键词:口腔外科手术截骨术L形上颌窦
去细胞异体神经基膜管桥接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2
2001年
目的 探索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的有效替代材料。方法 将异体的预变性神经和正常神经经溶血卵磷脂裂解液处理后 ,得到一种没有细胞及细胞碎片的、空的神经基膜管 ,将其用来修复大鼠 15mm坐骨神经缺损 ,通过一般观察、肌萎缩测量、电生理检测、连续切片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来评价神经再生。结果 化学抽提的预变性神经和正常神经桥接物组均获得了密集的神经再生和良好的神经功能恢复 ,其中前者效果更为优越。
戴传昌王炜曹谊林董佳生祁佐良商庆新钟斌胡晓洁
关键词:周围神经再生周围神经缺损
下颌骨口内牵引成骨术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牵引成骨是指将截断后保留软组织附着并具有血供的两个骨段用牵引器按一定的距离和频率牵开,在间隙中产生新骨,以达到延长骨的目的(1)。50年代Ilizarov发展了骨牵引术,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二战中四肢创伤畸形的伤员(2)。7...
祁佐良
文献传递
数字化成型技术在整形手术前模拟和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数字化成型技术建立临床各种类型病例个体化三维模型,探讨其在颅颌面三维手术前模拟中的应用。方法:自20007.1月到至2007年 12月间,选择84例临床颅面骨畸形病例,其中先天性颅面骨畸形(眶距增宽,Crouz...
柴岗郭妤张艳曹得君韦敏穆雄铮祁佐良曹谊林
文献传递
切开法重睑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0
2001年
目的 探索切开法重睑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 447例切开重睑失败者进行了原因分析 ,介绍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447例重睑者中 ,除 5例需第 3次修复外 ,其余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 切开法重睑术虽较其它的重睑术难以掌握 ,但只要对其形成机理及眼睑的解剖有较深的认识 ,术中注意每一操作细节 ,即不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陈乃理胡琼华祁佐良王炜
关键词:切开法重睑术并发症
面神经瘫痪外科治疗301例回顾被引量:16
1997年
1982年2月至1996年6月,共收治各类面瘫病人301例。其中采用神经、肌肉移植修复157例,筋膜悬吊119例,其他25例。包括:①神经、肌肉移植。Ⅰ期带血管神经肌瓣移植,Ⅱ期带血管、神经肌肉移植;②损伤面神经修复,面神经残端肌肉内种植以及舌下一面神经吻接;③动力性或静力性筋膜悬吊;④其他:面部畸形整形及其他肌肉移植等。认为:早期损伤的面神经吻接,舌下一面神经吻接等是早期外伤性面瘫治疗的最佳选择。Ⅰ期节段性断层背阔肌肌瓣移植是晚期面瘫的最佳选择,68例中66例取得了术后动静态平衡。腹内斜肌肌瓣移植是有前途的术式,Ⅱ期胸小肌移植及筋膜悬吊仍是晚期面瘫治疗中可选择的术式。讨论了手术时机的选择和适应证,着重提出带有靶器官的神经移植的生长不是爬行生长,而是逐步的能量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王炜祁佐良陈守正董佳生林晓曦顾斌张涤生丁祖鑫曹谊林胡鸿泰杨川干季良
关键词:面神经瘫痪外科手术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经验与进展
过去的十年间,人们对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认识有了广泛的提高,即使在中文文献中,更多作者不再使用1863年由细胞病理学之父 Virchow 提出的的分类概念(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并划分了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林晓曦李伟马刚金云波陈辉胡晓洁杨川董佳生祁佐良王炜曹谊林
关键词:先天性血管瘤AVM
文献传递
不同方法治疗后咬肌厚度减少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方法治疗后的咬肌厚度变化,评价不同方法在减少咬肌厚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对13例下面部缩窄整形患者,于术前应用B超检查,术后12周、24周测量咬肌厚度。结果下颌角截骨、下颌角截骨+咬肌部分切除及下颌角截骨+咬肌注射A型肉毒素三种治疗方法,术后24周,咬肌厚度平均减少2.637%、30.286%和36.878%。结论下颌角截骨+咬肌注射A型肉毒素比下颌角截骨+咬肌部分切除或单纯下颌角截骨手术能更有效地减少咬肌厚度。
马晓荣忻舒嘉张英朱国献韦敏王炜祁佐良
关键词:咬肌肥大下颌角
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并发症被引量:4
2003年
金羽青祁佐良王炜
关键词:下颌骨牵引成骨并发症口腔颌面外科颅面
脂肪来源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细胞(adipose-derived cells,ADCs)在体外构建特定形态软骨的可行性。方法脂肪组织由整形外科吸脂术获得。酶消化法分离抽吸物中细胞,体外扩增。以第3代细胞接种PLGA生物支架,在成软骨培养基中体外诱导4周,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测构建组织的成软骨能力。结果大体观察见诱导组能维持圆柱形态,非诱导组失去原有形态,单纯支架组完全塌陷。组织学上诱导组局部检测到软骨陷窝包埋于嗜碱性基质中,Massons’s染色和Safranin’O染色示胶原、蛋白多糖呈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Ⅱ型胶原轻度阳性;非诱导组呈典型的疏松结缔组织结构,组织学特殊染色均呈阴性。结论脂肪来源细胞虽为多种细胞混合群体,但作为构建特定形态软骨的种子细胞,具有可行性。
张英周广东崔磊祁佐良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软骨体外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