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喜平

作品数:72 被引量:198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蛋白
  • 15篇细胞
  • 15篇狼疮
  • 14篇阴虚
  • 14篇阴虚内热
  • 14篇内热
  • 12篇阴虚内热证
  • 12篇热证
  • 12篇基因
  • 11篇清热
  • 11篇红斑
  • 11篇红斑狼疮
  • 11篇SLE
  • 11篇表达谱
  • 10篇清热方
  • 10篇滋阴清热方
  • 9篇PBMC
  • 8篇系统性红斑
  • 8篇系统性红斑狼...
  • 8篇线粒体

机构

  • 25篇广州医学院第...
  • 24篇广州医科大学
  • 15篇广东省中医院
  • 10篇佛山市第二人...
  • 9篇广州中医药大...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佛山市中医院
  • 6篇广州医学院第...
  • 6篇佛山市第一人...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广州市第十二...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72篇程喜平
  • 16篇范瑞强
  • 16篇赖梅生
  • 12篇范萍
  • 11篇谭凤明
  • 8篇禤国维
  • 8篇梁康礼
  • 8篇罗文峰
  • 8篇吴元胜
  • 8篇许德清
  • 8篇陈达灿
  • 8篇胡小倩
  • 7篇王继辉
  • 6篇朱晓浚
  • 5篇李红毅
  • 5篇吴晓霞
  • 5篇陈盛强
  • 5篇陈明春
  • 4篇曲永彬
  • 4篇黄咏箐

传媒

  • 7篇国际免疫学杂...
  • 5篇临床皮肤科杂...
  • 4篇岭南皮肤性病...
  • 4篇皮肤性病诊疗...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国际皮肤性病...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2010年广...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新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3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滋阴清热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阴虚内热证患者PBMC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阴虚内热证患者PBMC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用滋阴清热含药血清孵化阴虚内热型SLE患者的PBMC,提取总RNA,用基因芯片检测孵化后PBMC基因表达谱。结果研究发现滋阴清热方含药血清上调51个基因表达,下调92个基因表达,它们分属于21个基因功能簇,基因编码蛋白分布于细胞的8个部位。含药血清和地塞米松共同上调2个基因表达和下调12个基因表达;但是含药血清还下调12个基因表达和上调9个基因表达,而地塞米松对这21个基因无类似调控作用;同样,地塞米松下调11个基因表达和上调15个基因表达,而含药血清对这26个基因无类似调控作用。结论滋阴清热方对SLE阴虚内热型基因表达谱影响是广泛和复杂的,涉及基因数目较多,基因编码蛋白在细胞中分布广泛,具有上调和下调功能簇内基因表达的作用。
范瑞强程喜平赖梅生吴元胜陈达灿禤国维陈明春朱晓浚许德清
关键词:阴虚内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基因表达谱
滋阴清热方对SLE阴虚内热证患者PBMC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目的:研究滋阴清热方对 SLE 阴虚内热证患者 PBMC 蛋白表达谱的影响。方法:3例 SLF 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含药血清制备、SLE 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分离与孵化、总 RNA 提取、RNA 微量扩增、基因表达...
范瑞强程喜平陈达灿禤国维赖梅生吴元胜朱晓浚陈明春李红毅吴晓霞黄咏箐曲永彬金培志
关键词:滋阴清热方阴虚内热证
文献传递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0年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mt-COX,E.C.1.9.3.1)是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Ⅳ(complex IV),是呼吸链末端的限速酶,参与能量供应、细胞凋亡、新陈代谢、活性氧产生等重要的生理过程。由于哺乳动物中95%的氧是通过mt-COX催化处理后被利用的,mt-COX在能量产生与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细胞色素C氧化酶异常涉及多种疾病,尤其mt-COXI是其核心基团,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邓育琼张穗盈黄杏兰程喜平
滋阴清热方对SLE阴虚内热证患者PBMC蛋白表达谱的影响
目的:研究滋阴清热方对 SLE 阴虚内热证患者 PBMC 蛋白表达谱的影响。方法:10例 SLE 患者纳入研究。通过含药血清制备、SLE 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分离与孵化、总蛋白提取、样品蛋白浓度测定、芯片上样、上...
程喜平范瑞强陈达灿禤国维赖梅生吴元胜朱晓浚陈明春李红毅吴晓霞黄咏箐曲永彬金培志
关键词:滋阴清热方系统性红斑狼疮阴虚内热证
文献传递
大鼠空白血清对阴虚内热型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在蛋白表达谱水平探讨大鼠空白血清作为含药血清空白对照的价值。方法:收集SLE阴虚内热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孵化液量的20%加入大鼠空白血清,对照组按孵化液量的20%加入RPMI 1640培养液,收集孵化后细胞进行PMBC的蛋白表达谱检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外周血单核细胞的32个蛋白峰表达有差异,其中11个蛋白峰表达有统计学差异;建立了质荷比(m/z)为7027、5270、2908、4128、2311Da模式来判别大鼠空白血清和对照之间的差别。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7027Da模式蛋白,可知其对应的蛋白为HLADRB1,相应的基因为HLADRB1。结论:大鼠空白血清本身对SLE阴虚内热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具有明确的调节作用,因此分析含药血清作用时应考虑到此作用。
程喜平范瑞强赖梅生陈明春余捷凯朱晓浚许德清
关键词:外周血单核细胞蛋白表达谱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SLE和GC治疗SLE的基因表达谱研究近况
应用基因芯片研究疾病的基因表达谱可以更全而反映疾病的基因表达整体状况,SLE基因表达谱结果揭示了众多基因参与SLE病理过程,GC治疗SLE的基因表达谱提示GC对SLE病人作用极其复杂,基因表达谱结合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
程喜平范瑞强许德清
文献传递
糖皮质激素副作用所致SLE器官损害中线粒体机制研究进展
2023年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公认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基础药物。但最新研究显示GC副作用可以引起器官损害,其机制不明。GC在细胞质和GC受体结合后,除了转运至细胞核也转运至线粒体,GC通过细胞核通路的基因调控,发挥抗炎功能,目前研究显示GC线粒体途径调控具有促炎作用,与GC治疗红斑狼疮相关器官损害发生机制有契合点。GC既可以抗炎缓解SLE器官损害,也可以慢性蓄积性损害SLE器官,GC对SLE器官损害是双刃剑,且机制不清,文章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黄彩凤程喜平赵晓庆黄杏兰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损害线粒体
SLE基因芯片表达谱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基因表达谱的研究揭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过程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众多基因表达异常,涉及很多基因家族和功能簇,这种细胞全景式基因表达是特定研究条件下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原因和机制均很复杂,需结合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才能加以证实和阐明。
程喜平范瑞强许德清
关键词:基因表达糖皮质激素类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研究近况
@@未分化CTD (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UCTD)的概念是在1980年LeRoy等提出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综合征(undifferentiated conn...
程喜平许德清
关键词: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文献传递
地塞米松对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活性氧及线粒体基因MTCO1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活性氧、线粒体基因MTCO1的影响。方法 动物实验采用BALB/C小鼠利用卵清蛋白诱导生成哮喘模型鼠,21只小鼠分为地塞米松组、哮喘组、空白组;所有实验小鼠检测丙二醛;使用qPCR和WB检测肺组织MTCO1。细胞分为地塞米松组、IL-5组、空白组。荧光检测线粒体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使用qPCR和WB检测线粒体MTCO1。结果 哮喘组和地塞米松组肺组织中丙二醛组较空白组增高(P <0.05),地塞米松组较哮喘组进一步增高(P <0.05);qPCR示哮喘组和地塞米松组肺组织中的MTCO1较空白组降低(P <0.05);地塞米松组MTCO1较哮喘组降低(P <0.05);WB结果与qPCR具有相同的趋势。细胞中IL-5组及地塞米松组的MTCO1对比空白组均降低(P <0.05),地塞米松组较IL5组进一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空白组,IL-5干预组及地塞米松组的线粒体活性氧均增高,地塞米松组线粒体活性氧较IL-5组有增高的趋势;IL-5组、地塞米松组线粒体膜电位较空白组均降低,对比地塞米松组线粒体膜电位较IL-5组,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地塞米松降低哮喘肺组织中已异常下降的MTCO1表达并升高哮喘肺组织中已异常升高的活性氧,不利于哮喘的缓解。糖皮质激素通过线粒体途径调控作用可以增强氧化应激反应,可能是哮喘不定期发作的潜在危险因素,抗氧化可能缓解在糖皮质激素通过线粒体途径调控造成对哮喘的不利影响。
颜鹏邓育琼黄杏兰黄彩凤赵晓庆刘升程喜平刘晓东
关键词:哮喘地塞米松活性氧免疫炎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