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涛
- 作品数:1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射波刀治疗过程中出现E-Stop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4
- 2012年
- 射波刀治疗技术的应用给肿瘤患者带来了又一全新的治疗方法,其对减轻肿瘤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射波刀治疗过程中出现E-Stop(紧急停止)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总结分析患者因素及机器因素所致出现E-Stop的原因,通过及时有效地针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指导呼吸运动训练、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指导等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及针对机器出现E-Stop时采取不同的及时处理方法,可有效地减少射波刀治疗过程中E-Stop发生频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 卢幻真唐阳李拯丞程涛许建刚陈传寿
- 关键词:射波刀
- 脑胶质瘤的普通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对比及预后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对脑胶质瘤的普通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效果和预后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128例,将其按照放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普通放疗组与三维适形放疗组,对两种放疗模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对两种放疗方式的剂量学差异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发现,低级别胶质瘤放疗中,普通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放疗中,三维适形放疗患者3年生存率较普通放疗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颅压、放射性脑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适形放疗组Dmean、CI剂量较普通放疗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胶质瘤实施放疗过程中,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内剂量、适形度相对于普通放疗存在明显优势,针对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可使治疗后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降低放疗不良反应率,安全有效,值得关注。
- 程涛
- 关键词:脑胶质瘤三维适形放疗预后剂量学
- 射波刀治疗IgG4相关性眼病一例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IgG4相关性眼病(immunoglobulin G4 relative ocular disease,IgG4-RO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应用射波刀治疗复发性IgG4-ROD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双侧眼球突出、眼睑肿胀3年余,加重1月余入院。2年前曾在当地医院行左眼眶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示左眼IgG4-ROD,予糖皮质激素、改善循环等治疗,病情仍反复发作。查体:左上眼睑见一长约3 cm的手术瘢痕,双侧眼球突出、眼睑肿胀,面颈部水肿,视力粗测下降。专科检查:右眼视力4.8,左眼视力5.0,双侧眼睑肿胀,右侧眼球突出度23 mm,左侧眼球突出度20 mm。经上级医院会诊,明确诊断为IgG4-ROD、双侧眼眶占位性病变,予糖皮质激素及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右眼处方剂量为25 Gy/5 F,左眼22 Gy/5 F,均为1/d,治疗5 d。治疗后症状好转,专科检查示双眼视力均为5.0,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2个月,病情完全缓解,未见明显放疗毒性反应。结论射波刀治疗IgG4-ROD临床疗效好,未见明显放疗毒性反应。
- 刘秋华卢英梁平程涛唐阳
- 关键词:射波刀放射外科手术
- 介入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癌(>5.0cm)同期对照研究
- 苏庭世梁平程涛卢幻真蒋华艳
- 射波刀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81例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射波刀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1例恶性肿瘤术后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中33例伴腹痛或腰背部疼痛,7例伴一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8例伴单侧或双侧下肢肿胀。采用射波刀立体定向精确放疗,DT33~45Gy分3.6次.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肿瘤客观反应率和放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4周,疼痛、下肢肿胀症状完全缓解,肾积水完全消失;每隔2~3个月行增强CT或MRI复查1次,随访至6个月时,完全缓解率为77%(62/81),部分缓解率为21%(17/81),稳定率为3%(2/81),无进展病例,有效率98%。不良反应主要为肠道损伤,1级16%(13/81),2级9%(7/8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完全缓解率与原发肿瘤类型、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和肠管间距离〉0.5cm、肿瘤生物等效剂量(α/β=10)〉70Gy相关(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肿瘤最大径〉5cm、肿瘤与肠管间距离〈0.5cm相关(P〈0.01)。结论射波刀治疗恶性肿瘤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 练祖平谢有科唐阳程涛罗双白广德
- 术后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研究
- 2016年
- 目的分析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普通直线加速器同步放射治疗加化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分为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射波刀)组16例、普通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同步加化学治疗(普放)组15例。射波刀组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放疔剂量11.3Gy/天,连续3天,总剂量33.9Gy;普放组用调强放疗技术,2Gy/天·次,30次,总剂量60Gy,周一~周五治疗,期间连用替莫唑胺42天。两组均在放疗后用替莫唑胺辅助化疗6个疗程。用Kaplan-Meier法和cOx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随访36~47(中位41)个月,射波刀组和普放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5.55、14.7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6.3%、43.8%、37.5%及53.4%、40.2%、40.2%。两组对比,生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级别胶质瘤术后,采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或者普通直线加速器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后续联合辅助化疗,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别。
- 刘秋华范学政梁平卢幻真程涛唐阳
- 关键词:高级别胶质瘤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 132例小肝癌的临床研究
- 目的 采用射波刀(CyberKnife)特有的实时影像跟踪与同步呼吸追踪模式治疗小肝癌(HCC),评价射波刀治疗小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评价指标为生存率(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次要评价指标为毒副反应及预...
- 苏庭世梁平卢焕贞程涛练祖平侯恩存高颖川周颖黄勇唐敏洋
- 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小肝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小肝癌疾病患者采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技术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肝癌疾病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肝癌疾病症状改善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小肝癌疾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肝癌疾病症状改善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小肝癌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5%,高于对照组的69.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肝癌疾病患者采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技术实施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变发展,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保证患者安全。
- 程涛
- 关键词:小肝癌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介入与单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原发性肝癌(>5cm)的临床同期对照研究
- 目的:回顾性分析立体定向放疗联合或不联合介入治疗局部原发性肝癌及预测预后因子.方法:收集从2011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诊断为肝癌(HCC)并接受立体定向放疗(SBRT)或介入+立体定向放疗(TAE/TACE+S ...
- 苏庭世卢幻真程涛周颖黄勇高颖川唐敏洋梁平
- 护理干预联合射波刀治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舒适度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射波刀治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舒适度的效果影响。方法在干预治疗前对89例接受射波刀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采用0~10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NRS)和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基线评估,通过干预后评估疼痛缓解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疼痛缓解舒适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示干预后患者的疼痛总缓解率为80.9%,其中轻度疼痛缓解率为91.7%,中度疼痛缓解率为83.3%,重度疼痛缓解率为74.3%,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也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在射波刀治疗同时,配合护理干预疗法能使患者的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干预后疼痛患者不再依赖止痛药物就能减轻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 卢幻真李桢丞唐阳程涛许建刚陈传寿刘秋华
- 关键词:护理干预射波刀骨转移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