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启芳

作品数:68 被引量:665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4篇医药卫生
  • 7篇建筑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9篇固定化
  • 15篇降解
  • 14篇污染
  • 13篇固定化微生物
  • 12篇废水
  • 11篇水处理
  • 9篇硝化
  • 9篇反硝化
  • 9篇废水处理
  • 8篇生物降解
  • 8篇水胺硫磷
  • 8篇硫磷
  • 7篇饮用
  • 7篇饮用水
  • 6篇水污染
  • 6篇污泥
  • 6篇除砷
  • 5篇脱氮
  • 5篇硝酸盐
  • 5篇硝酸盐氮

机构

  • 3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3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兰州医学院
  • 2篇郑州市疾病预...
  • 1篇国家环境保护...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武汉市武昌区...

作者

  • 68篇罗启芳
  • 12篇张小荷
  • 11篇王琳
  • 10篇赵金辉
  • 9篇谭佑铭
  • 8篇袁涛
  • 7篇张述林
  • 4篇周宜开
  • 4篇曾欣
  • 3篇隋少峰
  • 3篇周明浩
  • 3篇陈建伟
  • 3篇王萌
  • 3篇王家玲
  • 3篇陈敏
  • 2篇刘东山
  • 2篇唐非
  • 2篇汪求真
  • 2篇姜朴
  • 2篇王晓云

传媒

  • 18篇卫生研究
  • 8篇同济医科大学...
  • 7篇环境科学
  • 6篇重庆环境科学
  • 4篇中国卫生工程...
  • 3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第五届全国环...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化工环保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医学院学...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湖北预防医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城市环境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2002年环...
  • 1篇2006年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5篇2002
  • 11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4篇1996
  • 3篇1995
  • 5篇1994
  • 3篇1993
  • 2篇1992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活性炭法处理含环链有机磷农药废水的研究
1992年
前言有机磷农药以其高效低残留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量较大,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很高。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在国内经治理的不足7%特别是含环链结构的某些品种的生产废水尚无成熟的处理方法。本研究拟采用生物活性炭技术对水胺硫磷、甲基异柳磷、增效磷三种含环链有机磷农药生产混合废水的处理进行实验研究。
赵金辉罗启芳张小荷杨朝春
关键词:生物活性炭法混合废水生产废水污染物成分普通活性污泥法
全文增补中
多种载体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优势菌吸附性能的比较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寻求廉价而有效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降解优势菌吸附载体。方法以硅藻土、斜发沸石、丝光沸石和粉煤灰作为备选吸附载体,进行改性处理,分别测定备选材料对一定浓度DBP降解优势菌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强度。结果改性的粉煤灰、斜发沸石、丝光沸石和硅藻土对DBP降解优势菌的吸附能力分别是原状载体的1.66、1.37、1.49和1.16倍。对各改性载体吸附能力的比较试验表明,硅藻土、斜发沸石、丝光沸石、粉煤灰的吸附能力分别为94.4%、84.0%、71.6%和44.2%;吸附强度依次为91.1%、90.1%、90.5%和72.1%;对初浓度为100mgL的DBP试验水样进行降解试验,24小时降解率分别为90.2%、89.9%、76.3%和62.4%。结论硅藻土、斜发沸石、丝光沸石和粉煤灰等吸附载体经过改性对DBP降解优势菌的吸附能力明显提高。各种载体对DBP降解优势菌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硅藻土、斜发沸石、丝光沸石、粉煤灰。
王琳罗启芳
关键词:改性
混凝与低氧-好氧两段活性污泥法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采用混凝与低氧-好氧两段活性污泥法对某造纸厂综合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试验数据表明,实验室研究与现场中间试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环境监测站最终验收监测指出,当进水化学需氧量((CODcr)为6230mg/L时,其总去除率为93.8%,各项指际均达到国家行业标准GB3544—92《造纸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的二级(非木浆)要求。
张述林罗启芳赵金辉张小荷
关键词:造纸工业混凝活性污泥法
臭氧氧化法处理水溶性黄腐酸的研究
1998年
用臭氧(O_3)对低浓度黄腐酸(FA)水样进行氧化试验。结果:当每mgFA投加O_3小于5.0mg时,以吸光度(A)和化学耗氧量(COD_(cr)变化表示的FA去除率几乎成直线上升,其斜率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当每mgFA投加O_3大于5.0mg时,A的减少率仍呈上升趋势,而COD_(cr)去除率几乎不再增加。在相同的O_3投量下,COD_(cr)去除率均低于A的减少率(P<0.01)。接触时间对降低率影响不大。当每mgFA投加4.8 mg O_3时,FA水样的BOD_5/COD_(cr)由0.08提高到0.18。提示:适宜的臭氧氧化条件是每mgFA投加5mg O_3接触时间为10min,臭氧氧化后FA的可生物降解性提高,但不理想。
周明浩罗启芳王家玲
关键词:黄腐酸臭氧氧化法可生物降解性
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与微生物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对水胺硫磷降解的研究被引量:90
1994年
提出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与微生物的固定化技术,给出较好的制备工艺,并对有机磷农药水胺硫磷的降解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固定的微生物对温度、pH值和水样水胺硫磷浓度的适应范围扩大。在3个月连续试验中,若水样初始CODCr浓度为1300—2500mg/L,停留时间24h,在恒温摇床(30℃,150r/min)内降解,其去除率为55%-72%。
陈敏罗启芳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聚乙烯醇有机磷农药
分散式饮水除砷研究
2001年
目的研究分散式饮水除砷技术。方法采用混凝沉淀和涂铁砂粒吸附除砷。若源水中含有三价砷 ,可在混凝沉淀前将其氧化。结果在不调 pH值、人工搅拌和室温条件下 ,如果混凝后进行砂滤 ,当源水五价砷含量小于0.5mg/L和为0.5~1.0、1.0~2.0mg/L时。分别投加硫酸铁20、30、60mg/L ,均可使处理后出水砷含量小于0.05mg/L。若三价砷含量为1.0mg/L ,按有效氯计投加2.5mg/L次氯酸钠预氧化 ,在相同条件下 ,可使三价砷的去除率与五价砷相同。用涂铁砂粒吸附三价与五价砷 ,均可使出水砷含量小于0.01mg/L。结论硫酸铁、硫酸铝及其混合物是较实用的分散式饮水除砷剂 ,次氯酸钠为适宜的三价砷氧化剂。涂铁砂粒能有效地吸附三价与五价砷 。
罗启芳袁涛
关键词:三价砷五价砷除砷饮用水水处理
固定化反硝化菌去除水中硝酸盐氮的研究被引量:43
2001年
目的研究固定化反硝化菌的反硝化特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活性污泥置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反应器中驯化培养后 ,反硝化细菌数量增加约60倍 ,反硝化能力有较大提高。驯化污泥采用聚乙烯醇 (PVA)作为包埋载体 ,添加适量活性炭粉末及海藻酸钠包埋固定后 ,做成固定化小球 ,用于处理不同条件下含一定浓度硝酸盐氮的水样。结果固定化细菌能利用外加有机物 (甲醇 )作为碳源进行反硝化作用 ,脱氮率与碳源的量有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碳源量的增加 ,反硝化作用的启动及平均反硝化速率加快。当水样温度及pH值分别在5~35℃及6.0~9.0之间变化时 ,固定化反硝化菌能保持较高的活性 ,6h内脱氮率达到90 %。当碳氮比 (C/N )为3.5 ,水力停留时间 (HRT )为4h时 ,脱氮率可达95.9 %。结论当外加有机碳源充足时 ,固定化反硝化菌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硝酸盐氮 。
谭佑铭罗启芳
关键词:硝酸盐固定化细菌反硝化聚乙烯醇水污染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及其对水胺硫磷降解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提出聚乙烯醇(PVA)包埋活性炭与微生物的固定化技术,并对有机磷农药水胺硫磷进行了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农药降解率与CODcr(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呈高度正相关,故可用CODcr去除率作为常用活性评价指标。经固定的微生物对温度和pH值的适应范围变宽,且可用于CODcr达20g/L高浓度农药的好氧降解。优势菌为动性球菌属,降解速度与进水CODcr的关系符合Michaelis-Menten公式。采用色谱-质谱联机等分析方法,证实固定化微生物可使水胺硫磷环链断裂。连续试验400d,活性尚无明显降低。所研制的四种反应器,以固定化微生物薄膜式转盘最优,当进水CODcr为3132mg/L时,室温24h去除率为86%,且不需曝气设备。
罗启芳张小荷陈敏王勇赵金辉
关键词:农药废水废水处理水胺硫磷固定化微生物
D湖源水和自来水中三氮变化及迁移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研究了不同时期D湖源水和自来水中“三氮”及总氮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 ,考察了自来水常规生产工艺中氮的去除效果和自然状态下各水体“三氮”迁移规律。结果表明 :D湖源水和自来水中“三氮”污染程度主湖区D水厂高于侧湖区T水厂 ,以内河为水源的Z水厂“三氮”低于D水厂且有与D湖不同的分布规律及变化特点。常规净水工艺虽可转化部分“三氮” ,但其总体去除率不高 (2 0 %左右 )。进一步研究其迁移规律发现 :D水厂源水和管网水随时间变化 ,氨氮可转化为亚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又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氮。除部分转化为气态氮而从水中逸出外 ,大部分硝酸盐氮以稳定形态NO-3
刘东山罗启芳
关键词:自来水
水生腐殖酸净化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2年
腐殖酸是饮用水主要致癌、致突变前体物质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其危害和净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章简要叙述饮水深度处理方法研究的新进展。
张述林罗启芳
关键词:净化技术消毒饮用水氯化光化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