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耿敬章

耿敬章

作品数:153 被引量:751H指数:15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农业科学
  • 10篇医药卫生
  • 8篇理学
  • 7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8篇黄酒
  • 18篇超声波
  • 17篇食品
  • 16篇饮料
  • 15篇超声波辅助
  • 12篇发酵
  • 11篇橘皮
  • 11篇黄酮
  • 10篇超声波辅助提...
  • 9篇欧姆加热
  • 9篇响应面
  • 8篇化合物
  • 8篇复合饮料
  • 7篇银杏
  • 7篇酮类
  • 7篇酮类化合物
  • 7篇绿茶
  • 7篇类化
  • 7篇类化合物
  • 7篇黄酮类

机构

  • 144篇陕西理工大学
  • 13篇陕西省资源生...
  • 11篇陕西师范大学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成都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国家农产品保...
  • 1篇科学养鱼杂志...
  • 1篇质量检验中心
  • 1篇西藏民族大学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51篇耿敬章
  • 21篇李新生
  • 14篇金文刚
  • 12篇张志健
  • 10篇江海
  • 9篇仇农学
  • 8篇孙海燕
  • 8篇裴金金
  • 7篇梁引库
  • 5篇周芳
  • 5篇刘军海
  • 5篇秦公伟
  • 5篇张卫平
  • 4篇陈志远
  • 4篇徐皓
  • 3篇张玲
  • 3篇曹小勇
  • 3篇卫永华
  • 3篇惠睿
  • 2篇赵冠杰

传媒

  • 16篇食品工业
  • 12篇饮料工业
  • 10篇食品工业科技
  • 7篇食品研究与开...
  • 6篇中国食品添加...
  • 5篇食品与发酵工...
  • 5篇食品科学
  • 5篇粮食与油脂
  • 4篇北方园艺
  • 4篇酿酒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农产食品科技
  • 2篇粮油食品科技
  • 2篇中国食物与营...
  • 2篇氨基酸和生物...
  • 2篇食品科技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生物资源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9篇2022
  • 11篇2021
  • 5篇2020
  • 11篇2019
  • 3篇2018
  • 11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12篇2013
  • 14篇2012
  • 8篇2011
  • 1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PLC-MS-MS测定红茶中的茶黄素含量被引量:5
2017年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红茶中4种茶黄素(茶黄素、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茶黄素-3'-没食了酸酯和茶黄素-3,3'-双没食了酸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样品用70%的甲醇水浴提取,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分离,串联四级杆质谱多反应离子监测,外标法定量;色谱系统流速为250μL/min,柱温为30℃,流动相为0.1%甲酸和乙腈,梯度洗脱。结果表明,4种茶黄素在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5,平均回收率在91.95%~105.37%之间,RSD(n=5)在2.37%~4.03%;方法的检出限在13.2~19.1 ng/m L,方法的定量限在39.7~52.6 ng/m L。所测红茶茶黄素含量为3.32 mg/g、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含量为1.96 mg/g、茶黄素-3'-没食了酸酯含量为1.48 mg/g、茶黄素-3,3'-双没食了酸酯0.70 mg/g,茶黄素总量为0.75%。该检测方法能快速检测红茶中的茶黄素含量,能有效分析评价红茶的品质,合理控制红茶生产质量。
孟怡璠杜欢欢江海耿敬章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茶黄素
保健型魔芋珍珠奶茶的研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制作魔芋珍珠奶茶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淀粉用量、魔芋粉用量、海藻酸钠浓度、乳酸钙用量对魔芋珍珠品质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奶液、茶汁、魔芋粉和白砂糖添加量对魔芋珍珠奶茶品质的影响。[结果]魔芋珍珠的最佳配方为淀粉用量10 g,魔芋粉用量4%,海藻酸钠浓度0.4%,乳酸钙用量0.10%;魔芋珍珠奶茶的最佳配方为奶液用量50%、茶汁用量20%、白砂糖用量5%、魔芋粉用量为0.20%。[结论]该研究可为魔芋珍珠奶茶的生产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张芬鹊刘轲罗鹏飞韩凤琪耿敬章
关键词:魔芋珍珠奶茶
汉中市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2013年
调查分析了汉中市食品工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汉中市食品工业的措施与建议。
党娅李新生耿敬章张卫平
关键词:食品工业
橘皮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了橘皮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工艺条件,并探讨了酶解温度、加酶量、料液比、碱液浓度、酶解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L16(45)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膳食纤维提取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料液比,并得出橘皮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酶解温度60℃、加酶量0.4 g、料液比1∶10(g/mL)、碱液浓度0.25%、酶解时间120 min。
丁聪张洋黎祝凤马宓宓张倩耿敬章
关键词:橘皮不溶性膳食纤维
生物碱生理功能及其提取分离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7年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物质,是许多药用植物有效成分之一。该文综述生物碱的分类、提取、分离与鉴别方法及其应用,旨在对生物碱应用提供参考。
耿敬章徐福星
关键词:生物碱生理活性物质药用植物
紫外线对梨清汁中大肠杆菌的杀灭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研究了果汁厚度、辐射距离、辐射时间和杀菌温度4个因素对紫外线杀灭接种在梨清汁中的大肠杆菌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各因素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辐射时间和果汁厚度对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影响最为显著。当果汁厚度为0.5 mm,辐射时间为5 min,辐射距离为10 cm,杀菌温度为30℃时,杀菌率可达99.95%。
耿敬章
关键词:紫外线梨汁大肠杆菌
香樟籽色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探讨香樟果实中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就其色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樟果实色素为脂溶性色素,用丙酮试剂低频超声辅助提取的效果较好;香樟果实色素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为665 nm,且该色素稳定性好,抗氧化还原性强。
耿敬章
关键词:色素稳定性
银杏种皮的银杏酸提取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以银杏的种皮为试验材料,进行银杏酸提取工艺研究,并通过L9(34)正交实验探讨了料液比、提取溶剂浓度、时间、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银杏酸提取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并得出银杏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甲醇浓度90%、时间2.5h、温度60℃,在此条件下分别在242、310nm检测,含量分别为5.946、3.722mg/g。
耿敬章
关键词:银杏酸紫外分光光度计银杏种皮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4
2021年
食品感官评价是现代食品科学中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方法可以为学生后续科研实验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针对食品感官评价实验课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教学方法和课程融合、智能仪器结合等角度提出并分析了课程改革的措施,为下一步课程实践奠定了一定基础。
孙海燕郝丹青张志健耿敬章陈锐
关键词:教学改革
感官评价联合GC-MS与OPLS-DA解析加热温度对椒麻鸡赋味汤料呈香品质影响规律
2024年
为探究不同加热温度对椒麻鸡赋味汤料呈香物质组成及感官属性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描述性感官评价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未加热及100、150℃加热的椒麻鸡赋味汤料的挥发性成分,定量对比感官属性强度,并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变量投影重要性筛选验证不同加热温度的椒麻鸡赋味汤料的关键差异物质。结果表明:加热温度显著改变了椒麻鸡赋味汤料的感官特性,基于GC-MS对椒麻鸡赋味汤料的定性定量分析,检测到烃类、醛类、酯类、醇类、酮类和其他类共6类挥发性物质,并通过OPLS-DA筛选出椒麻鸡赋味汤料中受加热温度影响显著的16种关键呈香差异物质,分别是桉叶油醇、萜品油烯、α-松油醇等萜烯类、醛类和醇类物质。随温度升高,萜烯类(如柠檬烯、罗勒烯等)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与椒麻鸡赋味汤料的清香味和鲜麻味呈正相关;而己醛、E-2-辛烯醛等醛类物质显著增加从而产生脂肪味和金属味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本研究明确了温度是椒麻鸡赋味汤料产业化加工中定向调控风味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结果也为椒麻鸡赋味汤料呈香品质定向优化和工艺改良提供了基础的理论依据。
马雪莲王鹏耿敬章田洪磊颜海燕何婉莺詹萍
关键词:加热温度挥发性风味物质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