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秀华

作品数:46 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子宫
  • 24篇宫内
  • 21篇内膜
  • 21篇宫内膜
  • 20篇子宫内膜
  • 12篇宫腔
  • 12篇宫腔镜
  • 10篇细胞
  • 8篇子宫内膜息肉
  • 8篇息肉
  • 8篇内膜息肉
  • 8篇激素
  • 8篇宫内膜息肉
  • 7篇内膜癌
  • 7篇宫内膜癌
  • 6篇受体
  • 6篇子宫内膜癌
  • 6篇激素受体
  • 5篇蛋白
  • 5篇电切

机构

  • 3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6篇河北医科大学
  • 12篇河北省儿童医...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石家庄医学高...
  • 1篇沧州医学高等...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威县人民医院

作者

  • 46篇范秀华
  • 14篇陈素琴
  • 10篇邢小芬
  • 8篇李晓
  • 6篇刘淳
  • 6篇陈素琴
  • 5篇王惠兰
  • 4篇周英杰
  • 4篇孙秀芝
  • 3篇李晓冬
  • 3篇李向英
  • 3篇杜彦芳
  • 3篇胡建秀
  • 3篇卢雯平
  • 2篇冯卿卿
  • 2篇张君娜
  • 2篇石彬
  • 2篇童重新
  • 2篇李雅钗
  • 2篇阎雪

传媒

  • 13篇河北医药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国外医学(计...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1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族链球菌表面蛋白FbaA单克隆抗体FbaAmAb2的免疫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侵袭抑制及攻毒试验检测A族链球菌表面蛋白FbaA的单克隆抗体FbaAmAb2的免疫功能,为进一步探索A族链球菌的致病机制和感染后的治疗策略奠定基础。方法通过亚克隆、全菌ELISA方法筛选稳定分泌高效价FbaAmAb2的杂交瘤细胞,并将其接种于小鼠腹腔制备腹水。通过侵袭试验对FbaAmAb2能否阻止H因子与A族链球菌的结合进行研究。而后将获得的腹水倍比稀释为1:1、1:2、1:4、1:8、1:16行试管凝集试验,选定合适的稀释度被动免疫动物后用致死量A族链球菌(FbaA’)标准菌株(7.5×10’个)攻击,连续观察15d计算保护率。结果侵袭试验中FbaAmAb2能够竞争性抑制H因子与A族链球菌表面蛋白FbaA的结合,减少了H因子介导的A族链球菌侵入上皮细胞的数量。与全菌结合的ELISA效价为1:1600,试管凝集效价为1:8。在单抗被动免疫试验中,腹水原液、1:2稀释组的动物保护率高达66.67%,1:4稀释组保护率为50%,经SPSSl0.0统计软件分析各实验组与PBS组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baAmAb2有望用于紧急预防及治疗A族链球菌感染,并为深入研究A族链球菌的致病机制、治疗策略及疫苗预防方面提供新的靶标。
范秀华刘海楠郑艳张玲姚智燕李文建邢艳超宋小天马翠卿
关键词:A族链球菌单克隆抗体补体调节蛋白H因子
超声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04年
范秀华邢盈陈素琴周英杰
关键词:超声检查宫腔镜电切术子宫纵隔
悬吊式与传统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对比悬吊式与传统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子宫肌瘤切除的最佳术式。方法 2006年12月~2012年1月,选择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由同一手术组医师分别采用悬吊式(悬吊组)及传统腹腔镜(传统组)完成挖除子宫肌瘤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情况,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悬吊组与传统组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P<0.05)。悬吊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传统组有2例中转开腹。两组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3~12个月,平均10.5个月,悬吊组无复发,传统组有3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式较传统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挖除术中有独特的优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并发症及复发,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范秀华王康邢艳超田彩陈素琴
关键词:子宫肌瘤切除术悬吊式气腹腹腔镜疗效
置环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局部MMP-9、TIMP-1的表达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置宫内节育器(IUD)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局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MMP-9与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未上环妇女,24例上环正常患者,25例上环出血患者子宫内膜(正常部位、出血部位)MMP-9、TIMP-1、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MMP-9在出血部位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部位及其他两组,TIMP-1在出血部位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部位及其他两组,ER、PR在出血局部间质的表达降低,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局部MMP-9的表达与ER、PR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局部MMP-9的表达升高、TIMP-1表达下降可能是导致IUD异常出血的直接原因,ER与PR在出血局部间质的表达下降可能与IUD出血有关,MMP-9的表达变化不是由ER或PR的变化引起的。
陈素琴张英辉范秀华高立亚孙秀芝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宫腔镜及药物联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探讨宫腔镜及药物联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 对 80例子宫内膜息肉 (EP)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刮宫或电切后 ,给予妇康片治疗 3~ 6个月 ,然后行宫腔镜复查。结果 EP复发 1例 ,全部患者月经基本正常。结论 在宫腔镜准确定位下诊刮或电切后配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疗效显著。
范秀华陈素琴王惠兰尹桂冉尹杏珍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妇康片
宫腔镜在宫颈管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3
2005年
范秀华陈素琴杨素娟殷杏珍
关键词:宫颈管宫腔镜滴虫恶性病变宫颈刮片
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疏肝益肾方对其体内外抑瘤作用的研究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常见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我国学者对中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多年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子宫内膜癌相当于中医...
范秀华
文献传递
联合应用无应激试验等监测胎儿宫内窘迫1000例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无应激试验(NST)、脐动脉血流速度(S/D)值及胎儿血氧饱和度(FSO2)对孕妇联合监测对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0例孕34—43周孕妇用胎心监护仪监护,无反应型者再用脐血流检测仪、胎儿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联合监测;并对胎儿宫内窘迫者的NST、S/D值、FSO2、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和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比较。产后追踪分析其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胎儿预后。结果:各种胎儿监护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缺陷,胎心监护、脐血流测定、胎儿血氧饱和度均正常表示胎儿宫内情况良好,胎心监护、脐血流测定、胎儿血氧饱和度均异常提示胎儿情况危急,需引起足够重视,采取积极的措施。结论:联合胎心监护、脐血流与胎儿血氧饱和度联合应用可弥补单纯胎心监护、脐血流或胎儿血氧饱和度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不足,降低假阳性率及盲目剖宫产率,提高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正确率,能正确预测胎儿宫内安危及胎儿预后的可靠性。
杨新玲郭伟男范秀华
关键词:胎儿监测脐动脉血流速度胎儿血氧饱和度
宫腔镜对未婚阴道斜隔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cogenital vaginal reclined septum syndrome,CVRS)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1例怀疑阴道斜隔的未婚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并在B超检测下对其进行宫腔镜下电切治疗。结果诊断为Ⅰ型斜隔的3例,Ⅱ型斜隔的7例,Ⅲ型斜隔的1例。术后随访4.5年,临床治愈率为100%。结论宫腔镜能直接观察阴道斜隔的类型,及早诊断治疗CVRS,损伤小,诊疗效果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范秀华刘淳邢小芬周英杰陈素琴
关键词:宫腔镜阴道斜隔综合征早期诊断和治疗
AHSG和IL-6基因多态性与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α2-HS-糖蛋白(AHSG)基因和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河北省育龄妇女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50例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评分〉40)及62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照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AHSG基因和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基因的多态性。结果: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中AHSG基因的3种基因型AHSG1*1、AHSG1*2、AHSG2*2各占44%、46%、10%,对照组则分别为71%、25.8%、3.2%。将突变型与杂合型合并与野生型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8.317,P=0.004),其OR为3.111(95%CI为1.422~6.805),携带变异基因的患病风险率高。AHSG1、AHSG2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3,P=0.003),携带AHSG2等位基因的患病危险度高,OR为2.561,(95%CI为1.358-4.831)。在50例试验组与62例对照组中均未发现IL-6突变基因。结论:AHSG2基因可使患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遗传易感性升高,未发现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突变有相关性。
张君娜陈素琴周娜静冯卿卿王江莉杨素娟范秀华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白细胞介素6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