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小面积皮肤缺损伴钢板外露
- 2014年
- 目的:研究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用于小面积的皮肤缺损并钢板外露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2年间小面积皮肤缺损伴钢板外露面积患者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4~54岁,平均37岁,皮肤缺损面积分别为9、9、12、16 cm2,其中胫腓骨远端骨折3例,胫腓骨近端骨折1例。除外严重感染和骨髓炎及血供障碍者,接受清创手术后,进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每周更换一次,直至新鲜肉芽覆盖钢板及创面。结果经平均3周(分别为2、2、3、5周)治疗,所有患者创面及钢板均被新鲜肉芽填充,没有感染患者。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可用于小面积皮肤缺损并钢板外露患者,具有治疗简单,避免多次手术的优点。
- 牛云峰王欢许金松
- 关键词: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皮肤缺损钢板外露
- 混合镇痛剂联合不同糖皮质激素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比较混合镇痛剂分别联合醋酸泼尼松和复方倍他米松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9例单侧TKA患者随机分为醋酸泼尼松组(40例)与复方倍他米松组(39例),记录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静息和活动时疼痛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72 h内吗啡的使用量;监测手术前后ESR、CRP变化;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KSS评分以及术后塞来昔布服用持续时间。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12 h静息时VAS评分醋酸泼尼松组较复方倍他米松组低(P <0. 05);两组其余时间点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膝关节活动度、术后72 h吗啡使用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醋酸泼尼松组术后1、3、5 d的CRP以及术后3、5 d的ESR下降迅速,与复方倍他米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各时间点KSS评分、塞来昔布服用持续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混合镇痛剂联合醋酸泼尼松注射于关节周围,在TKA术后早期镇痛效果良好,炎性指标低,且安全性高。
- 李广贤牛云峰刘金榜许金松董方亮王欢
- 关键词:全膝关节成形术糖皮质激素
-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过伸位K线阳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的疗效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比较后纵韧带骨化(OPLL)患者中颈椎标准位K线阴性而颈椎过伸位K线阳性者与标准位K线阳性者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73例OPLL患者。根据K线情况分为标准位K线阳性组(标准位K线阳性,41例)和过伸位K线阳性组(标准位K线阴性而颈椎过伸位K线阳性,32例)。采用JOA评分评价临床功能,并计算神经功能恢复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8~36(23.8±5.5)个月。至末次随访,标准位K线阳性组JOA评分由术前9~13(11.4±1.7)分提高至11~17(14.8±3.6)分(P<0.001),恢复率为46.7%~85.1%(60.8%±18.6%);过伸位K线阳性组JOA评分由术前8~12(10.3±1.6)分提高至11~16(13.4±2.8)分(P<0.001),恢复率为36.2%~76.3%(49.1%±19.7%);两组JOA评分相似(P=0.087),但标准位K线阳性组神经功能恢复率高于过伸位K线阳性组(P=0.011)。结论对于OPLL标准位K线阴性而过伸位K线阳性患者,后路椎板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标准位K线阳性OPLL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优于过伸位K线阳性患者。
- 王欢许金松郜健茗
-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椎板成形术K线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症48例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樊明堂刘金榜郑永宏许金松
- 关节镜微创技术对膝关节骨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膝关节骨创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行关节镜微创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许金松
- 关键词:关节镜微创技术临床疗效
- 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并发症治疗体会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骨外科收治的25例接受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对其进行1年随访。结果:25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冲击治疗后,共有2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96%,包括上消化道出血2例、电解质紊乱3例、感染12例、精神异常1例、血糖升高6例;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所有患者并发症均消失。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采取大剂量激素治疗会引起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再经过一系列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均消失,因此该方法仍然就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 许金松
- 关键词:大剂量并发症
- 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的探讨被引量:4
- 2014年
-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关节外科失血较多的手术之一,如何有效降低TKA围手术期失血一直是关节外科医师研究的重点。目的:通过术中选择性应用止血带及术后适当关闭引流管对TKA失血量的影响,探讨减少TKA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方法。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因膝骨关节炎拟行单膝TKA患者53例,根据术中应用止血带方式及术后引流管开放形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截骨完成后短期应用止血带联合术后早期夹闭4 h引流管;对照组23例,术中全程使用止血带及术后引流管处于自然开放引流状态。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和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Hct),通过Gross方程计算患者的总失血量,进而得出隐性失血量,记录两组术后输血的病例数,并计算平均输血单位,记录术后1、3、5 d的晨起体温,记录出院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总出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输血例数及平均输血单位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围手术期晨起体温、膝关节HSS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截骨完成后短期应用止血带联合术后早期夹闭4 h引流管可明显减少TKA围手术期出血量。
- 牛云峰刘金榜李广贤何雨许金松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止血带引流管出血量
- 针对性选择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疗效探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究不同术式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标准腮腺浅叶切除术)及观察组(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包膜外切除术20例,功能性腮腺浅叶切除术16例,功能性并S切口切除术10例)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面神经破坏条数;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SAS、SDS评分。结果观察组中包膜外切除术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面神经破坏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并耳后隐蔽切口腮腺浅叶切除术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面神经破坏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并S切口切除术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面神经破坏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术式术后SAS、SDS评分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术式均有优点和局限性,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手术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
- 邓娜许金松
- 关键词:腮腺良性肿瘤浅叶切除术部分切除术
-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行平均18个月的随访,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股骨干骨折、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术后有跛行2例,其中1例为双侧髋关节均先天发育不良,骨性关节炎较重,术后双下肢不等长,关节疼痛消失,正常工作生活恢复,满意度良好;另1例为曾行粗隆旋转接骨术,关节置换时头颈均有吸收表现,髋关节粘连严重,肢体短缩。随访髋关节功能均较大程度改善,疼痛呈完全消失显示,关节活动度在一定水平上增加,正常生活和工作得以恢复。结论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可获得较佳的近期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许金松
- 关键词: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 保留小关节囊的改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腰椎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比,研究一种减少剥离范围、保留小关节囊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的技术,以减少腰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损伤.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需行单节段腰椎间盘切除、椎板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1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手术当日日期为单双号,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自正中口剥离至双侧小关节外侧)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PLIF) 100例,B组采用新技术(自正中切口剥离至小关节突内缘,保护小关节囊)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PLIF) 110例,其中A组年龄为48.4±0.7岁,男56例,女44例,B组年龄为47.3±0.9岁,男63例,女47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置钉准确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A组为143±12min,B组为120±13min,B组明显少于A组(P<0.05);术中出血量A组为280±10ml,B组为170±7.5ml,B组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引流量A组为216±10ml,B组为125±8ml,B组明显少于A组(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置钉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平均19个月随访,A组融合率96.0%,B组融合率93.6%,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比,保留小关节囊的改良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对椎旁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引流量少的优点.
- 牛云峰许金松刘金榜邹群邱利杰
- 关键词: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