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会明 作品数:12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通心络胶囊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NF-κB,IL-6及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64例于我院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病人,将其随机分为A组(通心络组,82例)和B组(对照组,82例),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2粒每日3次口服。所有病人均于术前及术后14d检测血清NF-κB、IL-6及TNF-α。结果A组有效性较B组更高(P<0.05);B组NF-κB,IL-6及TNF-α表达水平高于A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改善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心绞痛症状;同时可显著抑制NF-κB,IL-6及TNF-α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改善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曹伟 吴桂平 周瀛 张彦红 邓会明 邢俊关键词:通心络胶囊 冠脉支架植入术 核转录因子ΚB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比较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深入研究其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7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及厄贝沙坦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理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83.8%,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59.5%,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临床疗效肯定,既可以控制血压变化也可以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变化,可进一步避免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值得推广应用。 邓会明关键词:厄贝沙坦 氨氯地平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 NF-κB的表达情况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核因子(NF-κB)通路的表达情况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方法 128例行冠脉造影后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依据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病变组(38例)、中度病变组(46例)、重度病变组(44例)。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F-κB,分析IL-6、TNF-α及NF-κB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IL-1、TNF-α及NF-κ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各组IL-6、TNF-α、NF-κ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IL-6、TNF-α、NF-κB水平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血清NF-κB表达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可作为冠心病治疗的新靶点。 吴桂平 曹伟 张彦红 周瀛 邓会明 邢俊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冠状动脉造影术 高敏C反应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脏意外事件的预测价值 2015年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心绞痛患者164例,根据病变性质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两组,其中稳定组85例,不稳定组79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hs-CRP、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 Tn-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不稳定组hs-CRP及h-FABP均高于稳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组c Tn-I及CK-MB均略高于稳定组,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及h-FABP在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脏意外发生方面较传统检测指标c Tn-I、CK-MB更具有预测价值,且h-FABP对早期心绞痛预测概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邓会明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 高敏C反应蛋白 益心舒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IKK-IκBα-NFκB通路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益心舒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IKK-IκBα-NFκB通路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64例同期在本院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每次3粒,每天3次,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14后天检测分别检测IKK、IKB、NF-KB、hs-CRP,IL-6,MMP-1及ICTP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IKK、NF-KB、IL-6,MMP-1及ICT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K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用于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与其有效抑制IKK-IκBα-NFκB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及稳定斑块作用有关。 曹伟 吴桂平 周瀛 张彦红 邓会明 邢俊关键词:IKK IKB ICTP MAPK对RBP4诱导炎性反应的调节机制及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MAPK对视黄醇蛋白4(RBP4)诱导炎性反应的调节机制。方法利用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检测了RBP4对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以及TNF-α的mRNA水平的调节作用,其次,通过PI3K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作用下,检测PI3K的mRNA水平,同时检测RBP4对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以及TNF-α的mRNA水平的调节作用变化。结果 RBP4能够显著上调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以及TNF-α的mRNA水平(P<0.05)。在wortmannin作用下,PI3K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以及TNF-α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在过表达PI3K病毒作用下,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以及TNF-α的mRNA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本实验初步研究得出MAPK对RBP4诱导的炎性反应具有调节作用。 吴桂平 付鑫 张彦红 邹慕蔚 邓会明 晏宁关键词:炎性反应 RBP4 IKK抑制剂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nhibitor of kappa B kinase,IKK)抑制剂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盐水组和药物组,盐水组和药物组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盐水组与假手术组均给予生理盐水注射,药物组给予IKK抑制剂注射,造模成功后15 d,采用HE染色观察血管内皮形成及内膜的增生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IKK、NF-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IκB)的表达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采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检测试剂盒检测MMP-1的含量。结果:假手术组、药物组及盐水组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均逐渐增厚。假手术组和药物组与盐水组内膜面积,NF-κB、IKK、IκB表达水平,及IL-6、TNF-α、MMP-1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假手术组和盐水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KK抑制剂通过抑制IKK-IκB-NF-κB通道所诱导的炎症反应,可以抑制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发生。 吴桂平 曹伟 张彦红 周瀛 邓会明 邢俊关键词:IKK 再狭窄 核转录因子ΚB 高频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析高频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于隐匿型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甄别该类疾病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隐匿型冠心病患者9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隐匿型冠心病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高频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观察组高频心电图敏感度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两种心电图检查敏感度、特异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频心电图应用于隐匿型心脏病诊断时具有较高敏感度,在临床工作中,针对缺乏典型症状、起病速度较快冠心病患者配合常规心电图使用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邓会明关键词:隐匿型冠心病 高频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180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与小剂量倍他乐克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36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显效97例,有效58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显效69例,有效33例,无效78例,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出现6例心动过缓,停止服用倍他乐克后心动过缓症状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小剂量倍他乐克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倍他乐克,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邓会明关键词:冠心病 室性早搏 稳心颗粒 倍他乐克 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CD163)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7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20例CAG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N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患者全血单核细胞表面CD163表达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析CD163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和稳定性的关系。结果:CD163在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分别为(91.18±7.29)mfi、(67.18±6.12)mfi、(39.26±5.37)mfi和(22.78±4.67)mfi;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AMI组CD16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和N组(P<0.001)。UAP组CD16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N组(P<0.001)。SAP组CD16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组(P<0.001)。各组CD163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57,P<0.01)。AMI组、UAP组Ⅱ型斑块的发生率显著高于SAP组,Ⅰ型、Ⅲ型斑块发生率显著低于SAP组(P<0.01)。Ⅱ型斑块易破裂。CD163及hs-CRP水平在Ⅱ型斑块组显著高于Ⅰ型、Ⅲ型斑块组(P<0.01)。结论:随着冠心病病情加重,CD163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它可反映体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炎症程度,Ⅱ型斑块患者CD163表达显著增高,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付鑫 吴桂平 张彦红 邓会明 晏宁关键词: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