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昌杰

作品数:100 被引量:1,274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农业科学
  • 25篇天文地球
  • 11篇生物学
  • 7篇水利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8篇阔叶
  • 24篇松林
  • 24篇阔叶红松
  • 24篇阔叶红松林
  • 24篇红松林
  • 21篇长白山阔叶红...
  • 12篇土壤
  • 7篇水分
  • 6篇蒸散
  • 6篇水文
  • 6篇能量平衡
  • 6篇涡动
  • 6篇涡度
  • 6篇涡度相关
  • 6篇流域
  • 6篇草地
  • 5篇森林蒸散
  • 5篇土壤水
  • 5篇涡动相关法
  • 5篇CO2通量

机构

  • 100篇中国科学院
  • 20篇中国科学院大...
  • 19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河南省气候中...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数...
  • 1篇天津市农业资...

作者

  • 100篇金昌杰
  • 83篇关德新
  • 65篇王安志
  • 57篇吴家兵
  • 34篇袁凤辉
  • 24篇裴铁璠
  • 19篇韩士杰
  • 15篇施婷婷
  • 9篇朱廷曜
  • 8篇张弥
  • 6篇王纪军
  • 6篇渠翠平
  • 6篇刁一伟
  • 6篇倪攀
  • 5篇杨弘
  • 5篇李辉东
  • 4篇刘树华
  • 4篇徐磊磊
  • 4篇蔡研聪
  • 4篇胡乃发

传媒

  • 36篇应用生态学报
  • 15篇生态学杂志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 6篇林业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中国科学(D...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高原气象
  • 2篇第二届辽宁现...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水文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2006年全...
  • 1篇辽宁省民族科...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2007农业...

年份

  • 5篇2017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0篇2007
  • 13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2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宁东部山区落叶松人工林林冠降雨截留观测及模拟被引量:20
2010年
利用2005—2008年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林冠降雨截留观测数据,并选取Gash解析模型模拟林冠截留过程.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林内穿透雨量与林外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98),年均穿透雨量占总降雨量的77.64%;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除2007年由于降雨间隔时间短导致模拟截留量大于实测截留量外,模型模拟的林冠截留量均小于实测林冠截留量;模型模拟的绝对误差与林外降水量呈负指数相关,为1.26%~68.96%,平均值为29.09%;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
盛雪娇王曙光关德新金昌杰王安志吴家兵袁凤辉
关键词:人工林落叶松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降雨截留量的估算被引量:23
2006年
林冠截留降雨过程是森林流域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研究多为1次或多次降雨量与截留量的关系,很少考虑雨强和树木特征.文中利用林冠截留降雨半经验半理论模型,以雨强和叶面积指数为模型输入,林冠湿润程度为参数,结合Penman—Monteith公式,有效地模拟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次降雨的截留过程和2004年5—9月的林冠截留总量.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的林冠截留总量为39.96mm,占降雨总量的10.2%,与实测资料吻合.根据模拟结果,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上截留量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截留量与降雨量的相关关系趋于明显.
王安志裴铁璠金昌杰关德新
关键词:截留雨强叶面积指数
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林冠层叶面积指数模拟分析被引量:24
2007年
根据长白山原始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光合有效辐射的连续3年自动观测结果,结合便携式叶面积仪的季节观测,建立了以林冠上下光合有效辐射估算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半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反映叶面积的季节动态.通过3年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比较发现,该森林冠层叶面积的起始生长日期随气温稳定通过0℃的日期延迟而延迟,整个生长季的叶面积动态可划分成上升期、相对稳定期和下降期,每个阶段都与大于0℃的积温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分别用Logistic曲线和线性方程表达.并对叶面积的观测和估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德新吴家兵王安志金昌杰施婷婷韩士杰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红松针阔叶混交林
森林蒸散测算方法的比较:EC、BREB和PM——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例
用涡动相关技术(EC)测定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3~2005年生长季(5~9月)蒸散速率(潜热通量),并根据冠层以上三个高度的气象资料,分别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REB)和Penman-Monteith联合方程(PM)...
施婷婷关德新金昌杰王安志吴家兵韩士杰
关键词:蒸散波文比PENMAN-MONTEITH阔叶红松林
文献传递
长白山地区散射辐射与云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根据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1982—2001年太阳辐射和云的观测资料对散射辐射及散射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散射辐射及散射比的日、季节、年际变化特征以及云量、云状、太阳高度角与散射辐射及散射比的关系。结果表明:1)散射辐射日变化特点是,中午最大,早晚较小;季节变化特点是,7月最大,年初和年末较小;年际变化特点是从1982—2001年呈减少趋势;散射比1d中中午最小,7月达到最大值,年际变化为0.38~0.55;2)散射辐射及散射比均随高云量或低云量增加而呈增加趋势;散射辐射日平均量及散射比与总云量和低云量的日平均值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且与总云量的关系比与低云量的关系更密切;3)不同云相比较,散射辐射和散射比最大的是高积云(Ac),卷云(Ci)次之,较小为对流性积云(积雨云Cb、积云Cu),碧空时散射辐射及散射比最小;4)散射辐射随太阳高度角增加而增大,呈二次函数关系;散射比随太阳高度角增加而减小且呈二次函数关系。
陈妮娜关德新金昌杰王安志吴家兵袁凤辉
关键词:散射辐射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CO_2通量与温度的关系被引量:23
2006年
应用涡度相关法观测的通量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分析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长季温度与CO2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光合有效辐射水平下,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随温度Ta的变化趋势为,在Ta<20℃范围内,NEE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Ta=20℃附近有极大值,随温度的继续增加NEE呈下降的趋势,同时NEE还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7月>6月>8月>9月>5月>4月>10月。(2)应用MichaelisMenten方程计算得出最大光合速率Pmax和生态系统呼吸Re,分析其与温度的关系发现,Pmax随温度的变化呈S型曲线,Re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上升的趋势,曲线为:Re=0.0607exp(0.0666Ta),R2=0.96。夜间生态系统呼吸的Q10为3.15。(3)通过对NEE与环境因子的偏相关分析表明,温度对NEE的偏相关系数在生长季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说明在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升高温度比生长季中期对NEE的影响要大。
赵晓松关德新吴家兵张弥金昌杰韩士杰
关键词:涡度相关法CO2通量温度
浑太流域实际蒸散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4年
基于浑太流域1970—2006年气象、水文资料,采用参数率定后的平流-干旱(AA)模型计算浑太流域蒸散.根据水量平衡法得到的蒸散结果对模型的原始参数进行调整,并在4个子流域进行验证.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平均法、克里金插值、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浑太流域蒸散的时空变化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AA模型经验参数(0.75)在浑太流域上的计算误差为11.4%,表明AA模型在浑太流域上是可行的;浑太流域年均蒸散量为347.4 mm,并以1.58 mm·(10 a)-1的速率略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明显,年内呈单峰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季节变化上,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春季高于秋季;整个流域实际蒸散量呈现从西北至东南逐渐减少的分布特征,但差异不大;净辐射是影响浑太流域蒸散变化的主导因素.
冯雪蔡研聪关德新金昌杰王安志吴家兵袁凤辉
科尔沁沙地沙丘-丘间低地降雨前后土壤水分分布特征被引量:11
2017年
以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丘间低地景观单元为研究对象,在植被生长旺盛期且长时间干旱条件下,对中等降雨(22.6 mm)前后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和降雨补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降雨前后不同部位0~90 cm深度平均土壤水分有显著差异,雨前其大小顺序为丘间低地(10.30%)>沙丘下部(1.18%)>沙丘顶部>(0.98%)>沙丘上部(0.75%);雨后沙丘顶部、上部、下部和丘间低地土壤水分分别增加了2.33、3.50、1.77和0.34个百分点;垂直方向上,降雨前后土壤水分的深度分布与水平位置有关;雨前表层土壤水分均很小,沙丘顶部、上部分别在40~100、20~50和120~200 cm深度有较弱的高值区,沙丘下部和丘间低地土壤水分随深度增大,直至饱和含水量;雨后沙丘顶部、上部、下部、丘间低地土壤储水量增加的深度范围分别是0~110、0~110、0~50和0~90 cm,其储水量增量分别占降雨的12.4%、13.3%、9.7%和14.6%,其中丘间低地0~10 cm土层储水量增量显著高于沙丘顶部和上部,其他深度不同部位储水量增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长时间无降雨条件下,沙丘顶部和上部土壤水分状况趋于恶化,有必要采取一定间伐措施,使土壤水分维持动态平衡,才有利于植被恢复和沙漠化逆转。
周学雅杨婷婷王安志关德新袁凤辉吴家兵金昌杰
关键词: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用拉格朗日反演模型模拟长白山森林蒸散
2005年
该文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以Raupach提出的Localized Near Field(LNF)理论为依据,耦合垂直速度标准差σw(z)和拉格朗日时间尺度TL(z),建立林冠内水汽源/汇强度和平均浓度廓线之间的关系;利用拉格朗日反演模型提出了通过林冠水汽浓度梯度计算林冠内的水汽源/汇强度进而推算森林蒸散的方法.模拟结果与开路涡动相关系统的观测数据比较显示:白天水汽累积通量的模拟精度达到81%,模拟值高出实测值约15%~25%;夜间模拟值比实测值高出2~4倍,其原因尚不清楚.观测期内全天水汽总量模拟值298.91 mm,观测值为240.33 mm.最后,讨论了水汽源/汇强度及其通量随时间和高度的演变过程.
刁一伟王安志金昌杰关德新裴铁璠
关键词:蒸散
用涡动相关技术观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蒸散特征被引量:11
2006年
该文利用开路涡动相关系统测定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3年蒸散量(潜热通量LE),并分析了其日、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观测系统的能量平衡闭合度为86.5%,处于国际同类观测闭合度范围(60%-90%)的中上水平,说明长白山涡动相关法观测数据可信度较高.潜热通量与净辐射(Rn)呈二次曲线关系,与气温(Ta)呈指数关系,模拟出的LE日总量与Rn、Ta经验关系式,可对比缺值进行插补.森林蒸散量日变化特点是白天高于夜间,中午最高,夜间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日)有低估的现象;季节变化特点是7、8月份蒸散量最高,冬季较低,且蒸散量在净辐射中所占的比例为生长季明显高于非生长季.该森林蒸散年总量为1126.99MJ/m^2,相当于450.8mm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538.4mm)的83.7%.
施婷婷关德新吴家兵张弥王安志金昌杰韩士杰
关键词:森林蒸散能量平衡涡动相关法阔叶红松林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