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阳波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市卫生局重大医学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老年
  • 4篇动脉
  • 4篇颈动脉
  • 3篇血脂
  • 3篇他汀
  • 3篇伐他汀
  • 3篇阿托
  • 3篇阿托伐他汀
  • 2篇动脉内
  • 2篇动脉内膜
  • 2篇动脉内膜中层...
  • 2篇中层厚度
  • 2篇内膜
  • 2篇内膜中层厚度
  • 2篇颈动脉内
  • 2篇颈动脉内膜
  • 2篇颈动脉内膜中...
  • 2篇老年人
  • 2篇斑块
  • 1篇动脉斑块

机构

  • 5篇成都市老年病...
  • 3篇成都市第五人...

作者

  • 6篇阳波
  • 3篇杨永学
  • 3篇黄远东
  • 3篇张林
  • 2篇赵晓平
  • 2篇熊明
  • 2篇雷建国
  • 1篇邹文淑
  • 1篇李鸿飞
  • 1篇徐圣君
  • 1篇李建红
  • 1篇沈燕
  • 1篇杨大兴
  • 1篇黄晓芳
  • 1篇高玲
  • 1篇张雪萍
  • 1篇罗雪
  • 1篇赵小平

传媒

  • 3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老年人血脂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多种危险因素,同时探讨血脂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5月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139例体检资料,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无斑块组(59例)与有斑块组(80例),将两组的多种危险因素(如年龄、血脂、血压)进行统计学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血脂四项指标绘制ROC曲线评价其对颈动脉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老年人颈动脉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年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脂四项、血糖、血肌肝、血尿酸、BMI、吸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中年龄、血脂、血压之间的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因素,结果年龄及SBP进入回归方程,血脂四项均被排除。血脂四项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小于0.6(P>0.05),对有无斑块形成没有预测价值。结论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主要受年龄及收缩压影响,而血脂四项指标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不确切,血脂对颈动脉有无斑块形成没有预测价值。
杨永学阳波黄晓芳雷建国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血脂老年人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进口与国产阿托伐他汀对伴有粥样硬化斑块的老年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入选210例60~80岁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双盲、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进口10mg组、进口20mg组和国产10mg组,分别给予进口阿托伐他汀10mg、20mg和国产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1次。观察24wk后3组患者的颈动脉IM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胆固醇(TC)水平。结果经治疗24wk后,以上3组的LDL-C和T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进口20mg组降低LDL-C的作用明显优于进口10mg和国产10mg组(P<0.05),进口10mg组与国产10mg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组均能改善患者颈总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IMT(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进口和国产阿托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血脂和改善颈动脉IMT作用。
张林熊明阳波赵晓平黄远东雷建国杨永学高玲李建红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老年人颈动脉血管内膜随机对照试验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危老年患者对睡眠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附140例报告)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每日10mg或20mg对60~80岁血脂异常伴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增厚或斑块形成的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睡眠质量变化采用卡方()分析,IMT变化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40例入选后,每日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或20mg睡前服用,连续用药6个月,分别于用药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汉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睡眠质量;同时测定生化指标及IMT变化。结果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或20mg治疗6个月后,两组组内前后比较PSQ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16,P=0.975;=0.150,P=0.98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04,P=0.824;=1.109,P=0.775);双侧颈总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IMT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改善IMT的同时,未对睡眠产生影响。
赵晓平徐圣君张林阳波黄远东
关键词:他汀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1例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并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尿酸(SUA)、尿素(BUN)、肌酐(S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等生化指标。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IMT≤0.9mm)、颈动脉IMT增厚组(IMT1.0~1.3mm)及颈动脉斑块形成(IMT≥1.3mm)3组,采取统计学方法分析生化指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颈动脉内膜-中层厚(IMT)3组间血尿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血尿酸水平增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应增加,提示尿酸可能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的发展,血尿酸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关性,故对高血压患者常规定期检测颈动脉IMT及血尿酸,可以及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S),预防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早期积极降压达标,控制高尿酸血症,可以延缓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AS,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从而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邹文淑沈燕阳波陈德助罗雪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血尿酸血脂
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阿托伐他汀钙是国内上市的、疗效较好的羟-β-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类抑制剂,主要作用于细胞内TC合成的限速酶,有效降低总TC、LDL水平,从而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率。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及国产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剂量、产地的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脂水平达标的效果。
张林熊明阳波李鸿飞赵小平黄远东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斑块阿托伐他汀钙斑块面积老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脂水平
老年心房纤颤312例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防止房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312例老年人房颤患者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年龄分组,分析老年人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 312例房颤患者中,男162例(51.9%),女150例(48.1%),年龄60~107岁,平均(74.78±8.34)岁。其中60~69岁的患者35例(11.2%),70~79岁的患者130例(41.7%),〉80岁的患者147例(47.1%)。同期全院住院患者5362例,不同年龄组分别为:60~69岁的患者1254例,70~79岁的患者2420例,〉80岁的患者1688例。房颤患者占同年龄组住院患者的比例依次为35例(2.8%)、130例(5.4%)、147例(8.7%);312例房颤患者,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患者分别为74例(23.7%)、33例(10.6%)、205例(65.7%);基础疾病高血压占首位,其次为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慢性肺疾病、糖尿病、退行性钙化瓣膜病等。随年龄的增加房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同时312例房颤患者的左房内径与同年龄组同时期非房颤的302例患者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9 P〈0.05)。而且房颤、心力衰竭、左房内径三者互为因果。结论房颤的发生随增龄而明显增加。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慢性肺疾病、糖尿病、退行性钙化瓣膜病、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心脏病均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应早期预防、控制和治疗,以防止房颤的发生。
杨永学张雪萍阳波杨大兴
关键词:老年心房纤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