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肇庆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气道上皮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的作用
- 2015年
- 目的进一步证实RSV感染的大鼠气道上皮细胞(RTECs)能够通过表达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进而影响髓系树突状细胞(m DCs)的成熟和功能。方法设计合成针对大鼠TSLP基因的siRNA,并对RTECs进行预处理以抑制TSLP表达,随后RSV感染经过si TSLP预处理的RTECs。同时分离、培养扩增大鼠m DCs,采用Transwell系统将RTECs和m DCs共培养。最后m DCs通过Real time 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熟标志物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 TSLP的表达受到抑制后,与感染RSV的气道上皮细胞共培养的m DCs其表面分子CD86和MHCⅡ表达水平受到抑制,而CD80变化不明显;TARC和OX40L的表达受到抑制,TNF-α表达增高。结论 TSLP基因沉默实验的结果证实了源于感染RSV的气道上皮细胞的TSLP对m DCs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RSV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张黎瑛乔建瓯韩肇庆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气道上皮细胞树突状细胞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 柴油废气颗粒对哮喘大鼠气道趋化因子Eotaxin表达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分析空气污染物的柴油废气颗粒(DEP)吸入对哮喘模型大鼠的气道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SD雄性大鼠为实验动物,利用卵白蛋白(OVA)制备哮喘模型,之后再给予雾化吸入DEP各1、2及3周。每只大鼠均于最后一次吸入结束后次日处死,取支气管组织和肺泡灌洗液,ELISA法和定量PCR分别检测CCL11、CCL24、CCL26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DEP吸入时间的延长,CCL24和CCL26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逐渐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CL1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在DEP吸入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柴油DEP吸入加重哮喘大鼠的气道高反应性,与DEP刺激CCL24和CCL26趋化因子表达部分相关。
- 韩肇庆乔建瓯王健
-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哮喘
- 吡美莫司对特异性皮炎合并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吡美莫司(PYM)对特异性皮炎合并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BALB/c小鼠21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特异性皮炎组和吡美莫司治疗组.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计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和皮肤组织炎细胞浸润和组织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33、IL-5和IL-13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观察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的磷酸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Col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特异性皮炎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目、血清IL-33、IL-13和IL-5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皮炎组小鼠肺组织中P38MAPK及MSK1蛋白磷酸化增强(1.50±0.43比0.80±0.43、1.390±0.078比0.620±0.082),Col1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1比3.2±0.59、1.40±0.12比0.16±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美莫司外部涂抹治疗后小鼠BALF中白细胞数目和血清IL-33、IL-5、IL-13水平下降、肺组织中P38MAPK及MSK1蛋白磷酸化减弱(0.10±0.04比0.85±0.05)、Col1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0.61±0.22比0.48±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和皮肤组织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较前减轻.结论吡美莫司通过降低血清IL-33水平,抑制IL-33相关通路的活化,从而缓解小鼠皮肤和气道炎性反应及气道重塑,进而减少哮喘的发病.
- 李雪影王峰韩肇庆乔建瓯
- 关键词:哮喘白细胞介素特异性皮炎吡美莫司
- 在树突状细胞中筛选与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哮喘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s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使用人类全转录组芯片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发哮喘中的树突状细胞(DCs),以筛选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在lncRNAs转录调控层面研究RSV诱发哮喘的机制。方法设立HDC-BEAS+RSV组、HDC-RSV组和HDC-CONTROL组3组,其中HDC-BEAS+RSV组是将RSV感染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和未成熟DCs通过Transwell共培养,HDC-RSV组是将RSV感染未成熟DCs,HDCCONTROL组是将RSV对照液感染未成熟DCs。使用affymatrix的HTA2.0芯片检测3组DCs中基因和lncRNAs的表达差异,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GO分析和Pathway分析。结果筛选出有差异表达的25个基因和29个lncRNAs,其中20个基因表达上调,5个基因表达下调,27个lncRNAs表达上调,2个lncRNAs表达下调。上调的基因主要涉及促炎免疫反应,例如信号转导、趋化因子信号传导途径、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结论我们筛选出了RSV诱发哮喘中差异表达的lncRNAs,为进一步在lncRNA转录调控层面研究RSV诱发哮喘的机制奠定基础。
- 孙淑宁乔建瓯韩肇庆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哮喘树突状细胞长链非编码RNA
- 多巴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多巴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7年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均实施抗感染、吸氧、吸痰、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为69.33%,两组患儿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02,P<0.05);实验组患儿心率、发热、咳嗽、呼吸、肺部干湿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免疫因子水平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患儿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儿较常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 陈贤真韩肇庆乔建瓯
- 关键词:多巴胺免疫功能炎性因子